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09:4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 盐和糖哪儿去了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了解人类对产品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2.1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
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2.2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
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和食用油等。
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18.3工程设计需要考虑用的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教材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的糖或者盐放入水里,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情景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但学生并不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溶解在水里了。本课从观察盐、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中去,逐步发展对溶解、不溶解特征的认识,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第一个活动,观察并比较盐、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及特征,知道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第二个活动,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认识到面粉在水里很难溶解。面粉放入水中是否能溶解是学生前概念中矛盾冲突最大的之一,通过静置、过滤等方法细致观察与比较,建立对“面粉很难溶解在水里”的认识,并对判断溶解现象的特征更加明晰。第三个活动,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学情分析】
本课从观察盐、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中去,逐步发展对溶解、不溶解特征的认识,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但一年级同学刚接触科学不久,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还比较薄弱。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科学探究:
1.能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科学态度:
1.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
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分组材料一:盐、红糖各1份,水2杯,搅拌棒2根,布一块;分组材料二:面粉1份,水1杯,玻璃棒1根;分组材料三:过滤装置2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小动画:播放毛驴过河的动画片段。故事:勤劳的驴子背着几袋沉甸甸的盐,累的呼呼直喘气,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驴子走到河边喝了两口水,一不小心,“扑通”一声摔到了小河里,驴子赶紧站了起来,奇怪,它觉得背上的重量轻了不少,驴子高兴极了,“看来,这河水是有魔力”。河水真的有魔力吗?你能帮驴子找到答案吗?
2.提问: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发现小毛驴背的糖和盐变轻了,那么糖和盐去哪里了?(学生讨论)
3.引导学生聚焦“溶解”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导学生聚焦“溶解”的话题,揭示学生的前概念。]
二、观察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1.(出示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今天给你们准备了盐、红糖、沙子,如果把这三种物质放入水里,会怎么样?到底你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用实验来检验。哪位同学记得刚刚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学生汇报
2.(你观察的真仔细,有当科学家的潜力。)回顾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清楚操作方法。
3.如果想要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还需要你们的耐心——把加了这三种物质的水静置3分钟(PPT出现“静置”二字),哪位同学知道静置的意思?(搅拌一会儿后,放在那儿不动它),这3分钟里,请你仔细观察烧杯里的变化,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写在活动手册的第6页。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盐和糖不见了,沙子在杯底)
6.盐和糖都不见了,它们还在水里吗?你怎么证明?(看颜色,尝味道)
7.提示: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盐和糖是可以食用的,实验器材也是消毒了的,所以可以尝,但平时不了解的物品不能随便尝?
8.轻轻的用小棒蘸一点来尝吧。什么味道?
9.小结:像盐和糖这样放在水里不见了,而水变咸了或变甜了,这种现象叫溶解。盐和糖能溶解于水,而沙子不能溶解于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颜色和平时尝味道的方法,发现盐和糖还在水中。将盐、红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三、观察并比较绿豆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小马驮着绿豆和面粉要过河,那绿豆和面粉会不会也被水溶解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绿豆不会溶解,面粉会溶解在水中。)
2.演示绿豆加入水里,并搅拌,让学生体验绿豆不能溶解在水中。
3.指导学生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 学生汇报。你能不能看到面粉小颗粒?
4.指导学生将盐水和加了面粉的水分别倒在纱布上,进行过滤,并观察,同时思考:面粉有没有溶解在水中?
5.学生汇报实验发现:加了面粉的水倒在布上,布上留下了少量面粉,而将盐水倒在布上,没有留下盐颗粒。因此,面粉很难溶于水中。
6.老师还给大家一杯水,观察一下静置后的加了面粉的水,你有什么发现?
7.学生汇报实验发现:杯底有一些白色沉淀,说明面粉很难溶于水中。
8.引导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静置后观察、过滤后比较等方法,认识到面粉不能在水中溶解。知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
四、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1.生活中还有很多物质,那么它们能融入水中吗?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油、洗衣粉等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2.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研究生活中更多的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质不能溶解。]

【板书设计】
6.盐和糖哪儿去了
盐+水—盐水 (咸)  溶解
糖+水—糖水 (甜)
沙+水—沙+水        不溶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0: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