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优质课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08: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过完春节不久,来,我们来分享一下过春节的感受。

2、想了解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这节课,我们走进我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老舍先生描绘的北京的春节。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1)认识生字词语;(2)了解课文大意。

2.把握文眼。可谓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各地的春节风俗各具特色,那么,北京春节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同学把我们带进老北京的春节,我们一边听读一边用心感受,找出文中反映北京春节特点的一个句子。3.质疑导读: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快速浏览课文,标出时间词,看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哪些重要的日子?各有什么活动?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渗透读书指导:读书的过程是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再把厚书读薄,就是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过程。)还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吗?

4.小结:课文以时间为线,把老北京春节的各种民俗活动如串珍珠般地连接起来,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突出老北京春节民俗的独特之处,使人印象深刻。






5.指导散文学法。把握全文线索——春节的全过程,体会老北京春节的与众不同,用心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老北京春节民俗特点的。

6.朗读课文,熟读课文,指导难读的语句。

三、学习“春节前的准备”,渗透学习方法。

1.自读课文1至6自然段,如果让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几个自然段,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质疑引读: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这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啊? 3.汇报交流,师生互动,相机引导。

(1)自由读“过腊八”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腊八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感受到人们此时的心情了吗?哪句话最引起你的注意?从“熬”字,你感受到什么?

“腊八蒜”:(“色味双美”“忍不住”“家家”)(想象人们沾着醋大吃饺子那酣畅淋漓的动人情景)

师:还有什么比拌着色味双美的腊八蒜,放开肚皮吃饺子更令人快乐和满足的呢!读着读着,我们不禁受到感染,过年真好!——齐读句子,感受那温暖的感觉、欢乐的气氛。

(2)“准备过年”句。你有什么发现?

(3)“过小年”句。

① 反复读文段,一边读一边感受,那个词语让你尝到了甜美的味道?

② 小孩子天生是爱吃糖的,当大人们忙着春节彩排的时候,小孩子们早就拥上了街头,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各形各色的糖块……发挥你的想象力,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孩子,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快乐?

③ 满口甜美,糖丝如须,哦,牙齿被粘住了,这个时候,你心里充满怎样的感觉?用你的读,表达那满心欢喜的感觉。


4.小结: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作者用俗白而又充满画面感的语言,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分外热闹!

5.引导视角:作者是从谁的角度观察这一切的?

6.过渡:当一切都准备妥当,人们又是如何团聚在一起过年的呢?下一节课,我们与老北京人共渡那美好的时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08:13:0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阅读了课文,了解到课文以时间为线,把老北京春节的各种民俗活动如串珍珠般地连接起来,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突出老北京春节民俗的独特之处,使人印象深刻。老北京春节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北京的春节。读好课题,通过你的读,让别人清楚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也通过读课题,感受到北京春节习俗的独特魅力。

3.北京的春节过得分外热闹!让我们读读下面词语,感受那热闹隆重、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氛。把词串读出节奏。

色味双美  又甜又黏  万象更新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有声有光  各形各色

二、感知想象,品读感悟

(一)走进“除夕”,感受“热闹”的独特内涵。

1.认识除夕。我们一起走进老北京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除夕。(出示课件)根据你对春节的认识,“除夕”是个什么样的日子?

2.感受除夕。结合书中的插图,自由读“除夕”片段,一边读一边展开画面想象。你感受到除夕特有的气氛了吗?(真热闹)       热闹(鼓励添词,板书:家家热闹)






① 老北京春节的除夕,真热闹!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除夕的“热闹”?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观察力了。(展开你的想象:从香味、色彩、声音等三个方面体会……)(“面”)

② 师生互动,全情品悟。(“点”)

★ 互动之一:姑娘(小伙子),现在正是除夕,你家里热闹吗?家里人都在忙些什么呢?

★ 指导朗读:假如你是记者,请你为大家报道一下家家热闹过除夕的盛况,如何?我们大家都来感受一下这一盛况。

★ 互动之二:吃过年夜饭,蜡烛或油灯点起来了,一家人围坐炉旁,共聚家常,满怀欢喜地等待那辞旧迎新的时刻……老爷爷,您这么晚了也不睡觉,是在守岁吗?您为何守岁?小伙子,你为什么也守岁?

③ 探究:同学们知道“守岁”习俗的来历吗?(补充课外资料,促进学生品悟)

④ 创设情境,朗读品味:在这阖家团圆的除夕之夜,我们不能忘记了这些人——出示句子“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 把握关键词,体会心情:反复读读句子,感觉到哪个词语触动了你的心?

想看看他们吗?(出示)在拥挤的车站里……在寒风呼啸的码头边……在大雪纷飞的公路上……师:你看到了谁?

★ 激情朗读句子。(出示图片)他们是何等的归心似箭!(指名读)读出你的感受。

⑥ 小结: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啊!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亲情和团圆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春节亘古不变的主题。相信同学们对春节这个家家团圆的日子,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理解,对“一家人”剪不断、割不舍的亲情会倍加珍惜!

(2)过渡:与家家热闹的除夕相比,正月初一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二)走进“初一”,感悟休闲中的热闹

1. 什么叫“光景”?自由朗读,结合你过春节的经历,体会正月初一“全城都在休息”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2. 学生自由读,想象品味;

3.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4. 小组汇报:(随机引导:写了那几种人的活动?有什么感受?男人、女人、小孩……)(引导学生寻找恰当的关键词,板书:人人休闲)


5. 对比感悟写法:

对比除夕的热闹,正月初一则是另一番光景,这与“分外热闹”是否矛盾?

6. 相机引思:既然是比赛,为什么不赛个谁第一第二呢?

(三)走进“元宵”,读写体验情景。

1. 读中体验:元宵上市,老北京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让我们用读的方法走进老北京的元宵灯市。自由读。

★ 互动之三:当我们合上书本,灯市的热闹景象留在你脑海中了吗?你留下了什么?你呢?(方法同上——板书:处处红火)

3. 写中体验:(出示花灯图片):看着处处张灯结彩的火红而美丽的北京城,看着一盏盏有声有光、各形各色,新奇有趣的花灯,你一定有身临其境之感!动笔写出你此刻的快乐体验吧。

我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                                             

④小结:这红火而美丽的元宵,真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三、总结全文,对比感悟表达方法

1.老舍先生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给我们展现了老北京春节的全景图,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作者的用心和用情。

(1)浏览课文,思考发现:你特别欣赏作者什么呢?

提示:(可以选一个角度交流)

构思:                              语言:                        

视角:                              情感:                        

(2)小结写法,回环审题,升华情感。正是这样,老舍先生写出了老北京春节民俗的独特之处。让我们再次读题,通过我们的读,传达出这种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对比阅读,启发习作:同样是写春节,不同的人会写出不同的感受。请同学们对比阅读梁实秋先生的《过年》、斯妤的《除夕》,你从中会得到什么启发?

四、作业

1.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地关于春节的习俗、传说,增长见识;2.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写出你眼中的春节。3.设想:明年的春节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五、结束语

隆重热闹的春节过去了,但留给人们的是多少欢乐温馨的回忆和幸福美好的祝福。让我们带着这些回忆与祝福,走进万象更新的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8: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