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周,我们班小朋友准备开展一次社会活动《拼搭图形》,需要家长配合制作两份七巧板,第二天上课时准备用。
然后我将制作方法和图解张贴在通知栏内,想着明天孩子们应该可以拼得很开心,没想到第二天......
薇薇的爷爷一早就来了,看到我连忙诉苦:“吴老师,你看我这套七巧板做的是否符合要求啊?”我一看,原本要求用硬纸板裁剪的,可是薇薇的爷爷只用一张普通白纸代替了,而且做出来的七巧板也不是十分符合要求。
“薇薇爷爷,这个需要硬纸板这样的材料来做,这个纸实在是太软了,孩子玩不了几次,就容易破损,要不您再帮宝宝重新做一份吧!”
“这个七巧板在市场上能买到吗?”
“文具店应该有的卖。”
“那就干脆让家长统一交钱,幼儿园帮我们一起买好不就行了吗?”
“是这样的,这个月我们的教育内容是要让宝宝们认识图形,通过这些图形可以拼搭出更多造型各异的物体,让孩子和家长亲手制作并且共同完成会更有意义!”
爷爷有些抱怨:“孩子的爸爸妈妈工作忙,平时也就是我们老两口照顾孩子,班里有时候要求家长准备的东西,我们老两口多半是没办法解决的。”
的确,我们班几乎有好些家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作为教师期望家长能和孩子之间通过准备活动材料增进相互间交流的机会。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更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可是存在的这些现象却造成了一定的脱节。
然而这种现象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家园共育需要咱们更多适当的想法和解决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