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巴抬一点,头再往右偏一点点,对对对,就是这样……”“咔嚓”一声,今天的一张照片又拍好了。我的爸爸是一名摄影师,22年前,爸爸在我们镇上的老街开了一家照相馆。在这个小镇上,这也是唯一的一家照相馆,所以每天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这么多年过去了,眼见着旁边的店铺换了一家又一家,老街两旁的马路修了一次又一次,镇里学生的毕业照拍了一届又一届,唯独不变的是老街的照相馆。她不仅仅是一家照相馆,也是老街的记号,人们如果要出行相约在这里集合,有时候这里也作为大家物品放取的中转站。老街的照相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个周末,我正坐在照相馆门口看书,门前一对八十多岁的老人向照相馆徐徐走来。他们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两双手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挪动着步子。我和妈妈马上小跑着过去一左一右地搀扶着老人进门。询问后得知,原来这对老人今天想补拍一张结婚照留作纪念。我们一听马上忙活开了,妈妈拿了梳子、湿巾给老人们梳理、擦脸,爸爸开始调试相机,我帮着爸爸布置场景、打下手。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搀扶着老人坐在相机前,他们帮对方理了理衣服,老奶奶细心地帮老伴儿拉了拉衣角、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然后试图把自己弯的像虾一样的背挺直。他们面对着镜头,头挨着头和蔼地微笑时,四只手依然不忘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看着镜头笑,我们看着他们笑!
看呐!老街的照相馆一直以她优美的姿势驻立在这个小镇上,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