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个意思,直接说出来别人可能难以接受,委婉一点儿就能达到目的。恰当使用称呼语,对别人保持敬意,对自己适度谦虚,既有助于交流顺畅进行,又体现出个人的内在修养。这实际上就是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1. 说话注意语言美。语言美,要求说话要尽量得体、有礼貌,不说粗俗的话。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职务等情况,选择恰当的称呼,比如对一位老年人,称呼“老爷爷”或“老大爷”是有礼貌的,称呼“老头”则是不尊重。还要注意使用敬语,像“您”“请”“请允许”“劳驾”“打扰您”等。
2. 表明观点宜直言。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很快,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发表意见、表明态度,不应该绕弯子,吞吞吐吐,最好直截了当。否则既浪费别人时间,又不能使对方了解你的真实观点,还易引起误解。
3. 提出批评要委婉。汉语中,同样一个意思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向别人提出批评,应该尽量用委婉的话语,避免刺伤对方的自尊心。比如,批评一个不守纪律的同学,可以有以下四种说法。你觉得哪一种更好呢?
4. 意见不同先肯定。不同意别人的意见,当然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其意见的不足之处,但对方的观点难道毫无价值吗?恐怕大多数情况未必如此。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可取的地方,说话时不妨先肯定一下对方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再指出其不足,这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
5. 谈到自己要谦虚。在交谈中谈到自己,可以采用谦虚一点儿的说法。比如,把自己的意见说成“不成熟的意见”,把自己的成绩说成“我取得的这点儿小成绩”,等等。
说话练习
一 阅读下面两则小故事,看看面对挑衅或抱怨,说话人是如何巧妙应对的。这给你怎样的启发?
1. 有一次,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容一个人通过的小道上,他遇到了一位自负傲慢的批评家。批评家先开口道:“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歌德回应说:“我却正好相反!”说完,笑着退到路旁。
2. 一个青年画家去拜访阿道夫 · 门采尔(19 世纪德国著名画家),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了。”
二 某报登载了这样一个事件:一位老人被撞倒在地,路过的一位青年扶起老人,反遭老人诬陷为撞人者。于是网络、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展开了讨论,许多网友表示,这件事显示出人与人之间诚信的缺失,为了保护自己,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再也不会伸出援手了。随后某地又发生了另一件事:一位老人因为心脏病发作摔倒在地,许多路人围观,却没有人施以援手,最终老人撒手人间。
请以“到底该不该向摔倒的老人施以援手”为话题,举行一次讨论会。讨论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