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子路与孔子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18:3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有走投无路的时候

孔子被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接连七天不能烧火作饭,用野菜做的汤里面连一个米粒也没有,脸色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仍然在屋里抚琴唱歌。

弟子颜渊正在择野菜,但听到子路、子贡一起说着话:“老师两次被从鲁国驱逐出来,隐退到了卫国,后来到宋国讲学,又被人砍倒了大树,差一点丢了性命。还曾经在周地遭受困顿,现在又被围困在这里了。要杀害咱们老师的人竟然没有罪过,欺凌咱们老师的也没有人来禁止。可是,咱们的老师还是抚琴唱歌,君子难道就这样不把羞耻当回事?”言下之意,对孔子的做法有些不理解,甚至有些不满。

颜渊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就进去对孔子说。孔子把琴推到一边,长叹了一声说:“仲由(子路)和端木赐(子贡),都是看问题看得太短浅了。你去把他们叫进来,我跟他们说说。”

子路和子贡进来了。子路有些愤愤不平地说:“像我们这样在天下传道,却遭受这样的困境,可以说就是走投无路了!”

孔子说:“怎么能这么说呢?君子能够通达道义就叫做‘通(左右逢源)’,不能通达道义才叫做‘穷(走投无路)’。现在,我孔丘虽然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遇到忧患,但是,这是因为坚持仁义之道所致。如果因为遇到忧患就放弃仁义之,还能算君子吗?既然有君子之道,就不能说是走投无路啊。”

子路和子贡认真地听着,两人互相用眼睛余光扫了对方一下。颜渊默默地听着。

孔子接着说:“既然要推行君子之道,就要在心中永远坚持道义,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违背道义,就要坚持道德原则,即使遇到灾难也不失去道德原则。你们看到那些松树和柏树了吗?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霜雪多么凌厉,都是常青不谢。现在我们在陈蔡之间遇到了阻碍,从而可以考验自己是否能坚持住道德仁义,这是一种幸运啊。”

说完,孔子又把琴拿过来,继续抚琴,唱起歌来。子路高兴地拿起盾牌随着节拍跳起舞来。

子贡感慨地说:“原来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有道义才能上薄云天,有修养才能承载一切啊!”

颜渊早已把孔子的话牢牢记在心上,琢磨着如何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去。(《庄子8226;让王》)

送别之言

孔子的弟子子路要远行,前来向孔子告别。

孔子说:“我是赠送给你一辆车呢,还是赠送给你一段话呢?”

子路说:“请夫子送给弟子一段话吧。”

孔子说:“不能自强不息,不可能达到远大的目标;不勤劳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有功效;不发自真心而有分寸地去对待他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亲近;自己不讲信用,不可能使别人对自己讲信用;不拿出诚心而谦逊地对待他人,不可能符合礼义。如果能够慎重地从这五个方面去做人做事,就能够做得长久。”

子路拜受领教而去。

(《说苑8226;杂言》)

待人的三种情况

子路、子贡、颜子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

子路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用不善待他。”

孔子评价道:“这是没有道德礼义的夷狄之间的做法。”

子贡说:“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就引导他向善。”


孔子评价道:“这是朋友之间应该有的做法。”

颜子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

孔子评价道:“这是亲属之间应该有的做法。”(《韩诗外传》九)

自以为了不起的是小人

有一天,子路穿着华丽的衣服来见孔子。

孔子看到之后说:“仲由啊,你穿得这么华丽是为了什么呢?在长江水从汶山刚刚流出来的时候,连一个酒杯都无法漂起来;到了长江渡口的时候,两条船要并列航行都很困难,而且不避风都无法渡过。”

子路问:“敢问夫子说的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长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的水势一开始并不大,后来因为逐渐地接纳众多的水流,这才成为一条大河的啊!你现在穿的衣服这个华丽,华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天下人之中还有谁能够再给你增添点什么呢?”

子路以为孔子对他所穿的衣服太华丽而说出这样的话来,所以,急忙小步地跑到外面,换了一身衣服才进来,并且对孔子表现出很恭敬有礼的样子。

孔子看到子路还不是很明白他所说的道理,就接着说:“仲由啊,你要记住,我告诉你:说话谨慎的人不会虚夸浮华,行为谨慎的人不会把功劳据为己有,表面上很聪明而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必然是小人。所以,君子应该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是说话的要领;能够做到的事就说能做到,没有能力做到的就说没有能力做到,这是做事的要领。说话的时候能够简明扼要,是智慧的体现;做事不生枝节而简练,是仁德的体现。如果能够既能智慧,又能仁德,还有什么问题可说呢?”(《韩诗外传》三)

如何守住?

孔子来到周的太庙,看到太庙里有一个叫“欹器”的东西,就向守庙的人询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器具?”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是放在自己座位的重要位置的,用来时刻提醒自己的器具。”

孔子说:“听人说这种器具有种特性,就是说如果装水装满了就会歪倒,把水全洒掉;器具里面没有水,就会倾斜不正;器具里的水恰倒好处,才能保持器具端正。是这样吗?”

守庙的人点头道:“是的。”

孔子让弟子子路去拿水来试一试,确实如此。

孔子感叹道:“唉!天下哪里有装得太满了却不歪倒而全部失去的东西啊!”

子路说:“夫子的意思是说,人们常常像这个欹器装满了水的时候一样,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最正确的,所以就一意孤行,结果却因此而导致失败,是这样吧?那么,敢问夫子,如何解决这种自大自满的问题呢?”

孔子说:“要解决这种自大自满的问题,需要自己知道节制自己,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的空间。”

子路又问:“要想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的空间,用什么办法做到呢?”

孔子说:“道德修养很高的人,都需要恭敬地对待别人,用来守住自己的道德修养;土地广大众多的人,都需要保持住节俭的习惯,用来守住所拥有的土地;俸禄很多、地位很尊贵的人,都需要谦卑地对待别人,用来守主自己的俸禄和地位;人口众多、兵力强大的人,都需要谨慎小心地说话做事,用来守住已有的人口和兵力;拥有聪明智慧的人,都需要像一个愚笨的人一样不自以为是,用来守住自己的聪明智慧;见多识广的人,都需要一直提醒自己还很浅薄,用来守住自己本性。这就是节制自己,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的空间的办法。”(《韩诗外传》三)

用什么守护自己?

子路每天都佩带着剑,孔子看到之后问道:“仲由,你要用剑来做事吗?”

子路说:“对于善于按古道而行的人,当然要用善意对待;对于不善于按古道而行的人,当然可以用来自我保护。”

孔子说:“君子把忠诚作为根本原则,用仁德来自我保护,这样,不必出门,就可以名声传到千里之外。对于不善的人,要用忠诚来感化;对于寇仇暴徒,要用仁德来守护自己,何必整天佩带着一把剑呢?”

子路说:“仲由今后愿意恭敬地提着衣襟跟随先生了。”(《说苑8226;贵德》)

孔子之道错了吗?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终究没有任何一位国君能够完全接受并推行王道仁政,孔子及其弟子还多次受困。孔子看到弟子们心中有忧愁疑虑,便叫来弟子询问。

子路前来,孔子问道:“《诗经》中说:‘既非犀牛亦非虎,遵道而行在旷野。’我所倡行的道莫非错了吗?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处境呢?”

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吧?所以人们还不信任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慧还不够吧?所以人们不去推行我们倡行的道。”




孔子说:“真的是这样吗?仲由啊,如果说仁德的人就一定会被人们信任,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那样的饿死在首阳山上的事呢?如果说有智慧了就一定能畅行无阻,怎么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的事呢?”

子路出去了,子贡进来见孔子。


孔子问道:“端木赐啊,《诗经》中说:‘既非犀牛亦非虎,遵道而行在旷野。’我所倡行的道莫非错了吗?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处境呢?”

子贡说:“夫子之道达到了最高、最理想的境界,所以天下没有地方能容纳夫子。夫子是不是应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

孔子说:“端木赐啊,好农夫能够种庄稼却不能说必然能得到收获,好工匠能够心灵手巧却不一定顺所有人的爱好。君子能够修养正道,可以提出纲领而且有条不紊,可以统筹安排一切而且可以治理好天下,却不能说让天下必然能采纳施行。如今你不修你的正道却去考虑怎样被天下所采纳,赐啊,你的志向不够远大呀。”

子贡出去了,颜子进来见孔子。

孔子问道:“颜回呀,《诗经》中说:‘既非犀牛亦非虎,遵道而行在旷野。’我所倡行的道莫非错了吗?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处境呢?”

颜子说:“夫子之道达到了最高、最理想的境界,所以天下没有地方能容纳夫子。虽然如此,夫子尽心尽力去推行,不被天下人所采纳,对夫子之道有何伤害呢?正因为不被天下所采纳而仍然坚守正道不动摇,这才显示出君子的修养吧。不修养正道,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修养正道了,却不被天下所应用,那是掌管国家的人之耻辱。正因为不被天下所采纳而仍然坚守正道不动摇,这才显示出君子的修养啊。”




孔子高兴地笑着说:“颜氏之子竟然有这样的见识,太好了!假如你财富多了,我就去给你做管理者。”(《史记8226;孔子世家》)

养活父母不等于孝敬

子路问孔子说:“这里有一个人,夙兴夜寐,又是耕耘,又是种植树木庄稼,手脚都磨起了茧子,用来养活他的双亲,但是,却没有人说他孝敬,为什么呢?”

孔子说:“想来大概是他对父母没有敬意吧?跟父母说话的时候粗声大气的,表情也不温和吧?古人有句话说:‘给我衣服穿,给我粮食吃,却不一定是能依赖的人。’对父母没有敬意,对父母说话直言顶撞,对父母表情冷漠,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怎么能算做是孝敬呢?”

子路恭敬称是。

孔子接着说:“仲由啊,我告诉你的话,请你记住。即使你的力量是全国第一,也不能自己举起自己的身体,并非没有力量,而是必然会如此。所以,在家里却不修养自己的德行,这是自己的罪过;自己修养修好了,出门在外却名声不能远扬,那是朋友的过错。所以,君子平时的时候就要脚踏实地地修养德行,出门在外的时候就与贤人为友,这样还会被人认为不孝吗?”(《荀子8226;子道》)

管仲是怎样的人?

子路问孔子:“管仲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是个大人。”

子路说:“当初,管子曾经劝说齐襄公,襄公却没有听从他的劝说,这是言辞不好;想要立公子纠为国君却没有成功,这是能力不够;家人在齐国被残害却没有任何忧苦的表示,这是不够仁慈;被关押在囚车之中却没有惭愧的表情,这是不知道愧疚;在当初曾经要由自己亲手射死的国君之下做事,这是缺乏贞节;召(shao4)忽这个人能为国君而死,管仲却不为此而死,这是缺乏仁德。这样说来,夫子为什么还会认为他是大人呢?”

孔子说:“管仲劝说齐襄公,襄公却没有听从他的劝说,这不是言辞不好,而是襄公不理解管仲所说的道理;想要立公子纠为国君却没有成功,这是不能力不够,而是因为没有适当的时机;家人在齐国被残害却没有任何忧苦的表示,这不是不够仁慈,而是知道天命无法违抗;被关押在囚车之中却没有惭愧的表情,这不是不知道愧疚,而是自我责备;在当初曾经要由自己亲手射死的国君之下做事,这不是缺乏贞节,而是知道守住道义而且能变通;召忽这个人能为国君而死,管仲却不为此而死,这不是缺乏仁德。召忽这个人,是个臣子之材,如果不为之而死,就会成为三军的俘虏;为此而死,则会贞节之名传闻于天下,为什么会不为此而死呢?管子这个人,是可以辅佐天子的人,是可以指导诸侯的人,假如他轻易地死了,也不过是成为阴沟之中的污泥一样;不轻易而死,他的功绩还可以对天下人有益,为什么要他就这么死去呢?仲由啊,你不了解这些啊。”(《说苑8226;善说》)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赵简子想要称霸于天下,对他的宰相说:“晋国有个叫泽鸣的人,赵国有个叫犊犨(chou1)的人,鲁国有个叫孔.丘的人,如果我能把这三个人杀掉,就可以称霸于天下了。”

于是,他就把泽鸣和犊犨请来,任用他们做官,最终杀掉了他们,然后派人去到鲁国邀请孔子。

孔子来到黄河边,看着滔滔的黄河水道:“多么盛大美好的河水啊!我却不能渡过这黄河去让天下实现王道,这大概是命运吧!”

子路快步来到孔子跟前说:“敢问夫子的话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泽鸣和犊犨,这两个人是晋国和赵国的两位贤德的大夫啊,赵简子在还没有得志的时候,跟他们所闻所见没有什么不同,等到他得志之后,却杀掉了他们而自己从政了。我曾经听说过,如果有人剖人之腹而杀掉婴儿,放火烧掉刚刚开始生长的草木,那么,麒麟就不会到那里去了;有人把湖水抽干而要得到全部的鱼,蛟龙就不会到那里的水中游动了;有人把鸟的巢穴弄下来,连其中的鸟卵也毁坏,凤凰就不会飞到那个地方去了。我听说,君子对于同类的人受到伤害会非常沉痛的。”(《说苑8226;权谋》)

孔子来到蒲地

子路治理蒲这个地方,三年之后,孔子经过这里。

进入蒲地境内之后,孔子肯定地说:“仲由能够恭敬的对待百姓而且使百姓信任他了。”

进入到城里,又说:“好啊!仲由能够忠信地对待百姓而且很宽容了。”

来到子路的院子里,说道:“很好!仲由可以明察秋毫地审判案子了。”

子贡手抓着缰绳问道:“夫子还没有见到仲由,就三次说好,夫子能说说为什么吗?”

孔子说:“进入他管辖的境内,田地整理得很好,杂草都被除掉了,这是因为能够恭敬而得到百姓的信任,所以百姓能够尽力。进入城里,房屋和墙壁都很整齐,树木很茂盛,这是因为能够忠信而且宽容,所以百姓能够勤劳而不偷懒。进入院子里,给人一重清闲的感觉,这是因为能够明察秋毫地审判案件,所以百姓不会前来打扰了。”(《韩诗外传》六)

超越爱的界限也是侵夺

季孙氏担任鲁国的宰相,子路担任郈(hou4)这个地方的地方长官。鲁国在五月份的时候招集众人来修筑河道。这时,孔子的弟子子路觉得他们做工很辛苦,就拿出自己的俸禄粮食做和饭,邀请修筑河道的人在路边来吃。

孔子听说此事,就让子贡前去阻止。

子贡把饭倒掉了,并且毁坏了做饭、吃饭的器具,说:“鲁国国君所拥有的百姓,为什么你自己做了饭给他们吃?”

子路不服,非常愤怒,拉着子贡的胳膊就来到了孔子那里,说道:“夫子难道痛恨仲由行仁义吗?仲由从先生这里所学的就是要行仁义。所谓仁义,就是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跟天下人共同享受利益。现在,仲由用自己的俸禄粮食做了饭让百姓吃,夫子却认为不行,究竟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仲由你还是太缺少见识啊。我本来认为你已经知道什么叫做礼了,你却并没有真正懂得,莫非你确实就这样不知道礼吗?你给百姓做了饭,是出于爱他们的意思。但是,按礼来说,天子需要爱天下的百姓,诸侯需要爱境内的百姓,大夫需要爱自己的官职,士子需要爱自己的家庭。超过了这种爱的界限就叫做侵夺。如今,鲁国的百姓是鲁国国君所需要仁爱的人,而你却擅自来表现自己的仁爱之心,是你在侵夺国君爱百姓的权限,这难道不是在欺骗国君吗?你认为前来做工的人饥饿,为什么不高度国君,然后让国君从国家粮仓里拿出粮食了给百姓吃,却要用你自己的名义私自馈赠给他们呢?这说明你不知道使人得到国君的恩惠,却只是表现出了你自己的道德仁义啊。快快停止还可能无事,否则,你的罪过恐怕就就临头了。”

孔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季孙氏的使者就来了。季孙氏名叫肥,于是,责备孔子道:“肥招集百姓而前来修筑河道,先生却让弟子停止他们的工作吃饭,难道是想要把我肥的百姓拉拢过去吗?”

孔子驾车离开了鲁国。(《韩非子8226;外储说右上》、《说苑8226;臣术》)

不尊贤、不远不肖都会怨

子路向孔子询问道:“治理国家应该怎么办?”

孔子说:“在于对贤德的人尊敬,让不肖的人处于卑贱的地位。”

子路说:“范中行氏就是这么做的,为什么结果灭亡了呢?”

孔子说:“范中行氏虽然好像是对贤德的人很尊敬,但是,他并不任用贤德的人;虽然让不肖的人处于卑贱的地位,却不能让不肖的人远离自己。贤德的人因为范中行氏不任用自己而怨恨他,不肖得人因为范中行氏让他们处于卑贱的地位而仇恨他。贤德的人怨恨他,不肖的人仇恨他,这种怨恨再加上仇恨,范中行氏如果想不灭亡,怎么可能呢?”(《说苑8226;尊贤》)

既不可谄上,也不可媚下

孔子弟子子路要去担任卫国蒲城的大夫,来向孔子辞别。

孔子说:“蒲城的勇武之士众多,又难以治理,但是,我跟你说一下原则:自己的言行恭敬谨慎,可以用来驾驭勇武之士;自己能够宽容端正,可以用来使众人亲近;恭敬端正而不为名利得失动心,可以用来报答上级。”(《史记8226;仲尼弟子列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1: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