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解读文本 挖掘价值 ——《白鹅》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11-13 16:08
标题:
解读文本 挖掘价值 ——《白鹅》教学反思
《白鹅》这篇文章是丰子恺先生1946年夏天内迁重庆时,住在郊外的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基于文章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文本解读便成了首要问题。
文章在丰子恺先生“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之下突出对白鹅的喜爱,让学生深刻领会这点实属不易。首先对于文章基调的把握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文章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描写白鹅,脉络很清晰,但对白鹅的喜爱却渗透在文章的各处,需要老师带着学生深入的挖掘。首先文章开篇“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一个‘抱’字初露喜爱的端倪。“鹅的叫声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虽是鹅却有着看家护院的功用,实属可喜,作者表露出对这位大鹅的尊敬、喜爱之意。“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鹅的庄重、从容让它在的平庸的家禽群中显得格外有气场。作者对鹅的喜爱略加一筹。“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关于鹅吃饭的描写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有原则、有主见,不为外界所动的鹅老爷跃然纸上,又与刚才的从容稳重行成了反差萌态,从最后“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主仆的身份地位颠倒让鹅的地位在作者心中又上升了一步,而且作者侍候鹅老爷没有一丝不愿,都是心甘情愿。这时的鹅已经不自觉中成为作者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最后把鹅送走,其间作者有多少不舍。细细来看作者对鹅的喜爱无处不在,因此“明贬实褒”也自然托出。
老师通过对文章细致的把握,其间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文章作者的倾向。适当运用背景渗入、情境带入、动作再现、反复咏叹……让学生切身的去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对于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文章,文本的解读是文章讲解之前老师要做的首先功课,老师指引的方向决定了学生前进的方向。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