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四年级语文试题有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21: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套2020新人教部编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单元、期中、期末总复习题试题免费下载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小学教育部审定新编教材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试卷内容预览:




2019-2020 学年度上期期中素质测试四年级语文试题
( 时间:8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44 分)
(一)结合句子,读拼音,写词语。(7 分)

(二)选择题。(28 分,第 3、4 小题各 8 分,其余的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昂.首(yáng)        归巢.(cháo)        屋檐.(yán)        搜.索(sōu)
B.怀.抱(huái)        洋溢.(yì)        枯萎.(wěi)        熄.灭(xī)
C.霸占.(zhān)        手绢.(juàn)        避.开(bì)        凶恶.(è)
D.哲.学(zhé)        弯曲.(qǔ)        饶恕.(shù)        倒塌.(tà)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淘气        滚动        牵手        响彻云霄
B.澳秘        跳跃        劳累        锣鼓喧天
C.比较        血液        驾驶        悄无声息
D.苍蝇        探索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野兽        精卫填海
A.奔流不息        B.随遇而安        C.腾云驾雾        D.风平浪静
(1)今天是个航行的好天气,海面上(        )。
(2)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        )。
(3)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进取,正如滔滔江水(        )。
(4)孙悟空会(        ),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
4.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设问        D.反问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2)原始森林就像一个性格粗犷剽悍的山野大汉。(        )
(3)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
(4)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5.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是一个人取得学问、成就事业的必经之途。正如古人所说        )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文结合和做表格都是观察记录的方法。
B.从“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以看出法布尔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很仔细。
C.《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D.《女娲补天》中女娲的精神和《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的精神相近。
(三)课文内容回顾。(9 分)
1.梅须逊雪三分白,        。
2.,把扇丢。
3.,碧海青天夜夜心。
” 让我感受到了秋天傍晚的美好。
“        ,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懂得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5.潮来时,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过了一会儿 , 响声越来越大。最后 , 那声音如同得        。
二、阅读与感受。(26 分) (一)课内阅读我最棒。(11 分)
蟋蟀的住宅(节选)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 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3 分)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写蟋蟀的住宅的。(2 分)
3.选文中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2 分)
4.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想?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4 分)
蟋蟀的住宅很        ,很        ,还很        。我觉得蟋蟀真        !
(二)课外阅读我能行。(15 分)
外婆家的小屋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到了外婆家,这不由得勾起了我对那座小屋的回忆。
屋子前面是一个小院。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丛丛,一片片,把这朴素的院子装点成花园似的。成群的蜜蜂从墙外飞来,盘旋在花上,不住地唱着歌儿。
屋子后面,是一个大竹园。一丛丛翠竹不时发出飒飒的声音,仿佛在亲切地交谈着。当我们走进竹林的时候,脚踏着那永远照不着阳光的泥土,软软的,比踏着地毯还舒服。夏天,我们常常摊下一张席子, 带着一壶凉茶,躺在那里听外婆讲故事。
墙外搭着瓜棚、豆架。秋天到了,晚上月光如水,棚架上的绿叶丛中,不断送来虫子的歌声,很容易地把我带进了甜蜜的梦中。
冬天是最寂寞的,但是,在这屋里的火炉边,我常和表姐妹们烤山芋吃;在屋外的雪地上,我们曾经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好美的一个梦啊!让我又一次回到了外婆家,回到了那座伴我度过童年的小屋。
1.最能概括第 2 自然段画线部分所写内容的成语是(        )(3 分)
A.生机勃勃        B.万紫千红        C.桃红柳绿        D.花好月圆
2.作者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3 分)
A.时间        B.地点变换 C.事情发展 D.空间
3.夏天,我们在竹园里感受到怎样的快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外婆家的哪一个季节?请简要写明原因。(5 分) 季节: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30 分)
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山河,有浩瀚的大海,有古老的森林,还有悠久的古迹……你都去过祖国哪些美丽的地方?请以《这里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选择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写出它最吸引你的地方;要做到详略得当,400 字左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21:16:54 | 只看该作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期中测试卷6(含答案).zip (91.22 KB, 下载次数: 1222)


获取解压密码请打开微信扫描下面图片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发送
如果已关注并遗忘密码,请扫码进入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21:17:07 | 只看该作者
答案:
一、(一)庄稼 收获 舒适 鹅卵 缓缓 茂密 成熟
(二)1.B 2.B 3.(1)D        (2)B        (3)A        (4)C 4.(1)A        (2)B        (3)D        (4)C
5.C
6.B
(三)1.雪却输梅一段香
2.立了秋
3.嫦娥应悔偷灵药
4.露似真珠月似弓 不识庐山真面目
5.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颤动起来
二、(一)1.示例:即使明天下雨,我们也要按时到校。
2.外 内
3.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4.示例:简朴 清洁、干燥 卫生 了不起
(二)1.B 2.A
3.在竹林里听到飒飒的声音,踩着软软的泥土,躺在席子上喝凉茶,听故事。
4.示例:春天 这个季节的景色最美丽。
三、习作指导:1.用一定的顺序介绍出该处风景的特点,如方位顺序、游览顺序等。2.要抒发出对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1: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