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21·世纪*教育网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www-2-1-cnjy-com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2-1-c-n-j-y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21·cn·jy·com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2·1·c·n·j·y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三)、山顶洞人 投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山顶洞人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21cnjy.com 1.结合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指出,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2.识“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说明山顶洞人在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技术?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 21*cnjy*com 3.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获取火种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会人工取火) 4.识“山顶洞人的生活”图,说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怎样形成的?(按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学生阅读课文自由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归纳总结,填写图表。 【合作探究】 1、结合下列有关材料和图片,思考北京人为何要过群居生活?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2、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什么意义?想像一下,北京人是怎么样取得天然火的?【来源:21cnj*y.co*m】 大家的想象很丰富,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自然火。那么,我们再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21教育网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同学们应该从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人工取火、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比较。【出处:21教育名师】 【小结提升】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依据板书图表提问、巩固强化。【版权所有:21教育】 【巩固练习】 1、下列那一项属于山顶洞人的生活 ()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会使用骨针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C.能否使用天然火 D.懂不懂磨制石器 3、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过着群居生活 4、材料解析题 上古之世……民食果爪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什么现象? (2)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学反思: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使学生知道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21·世纪*教育网 ②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 2学情分析 本课所讲授的对象是初一学生,初一历史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第一步,初一学生可能对历史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中传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热爱历史这门学科。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教学难点:理解农业的发展标志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1.新课导入 复习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生活情况。 教师设计问题: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依赖于何方?单纯依靠自然界提供食物有何不足?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导语:远古居民慢慢学会了种植和饲养,人类文明进入农耕时代。 设计思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判断,不仅使问题变得简单,学生很容易参与课题教学,而且使他们认识到历史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大大提高他们学史的兴趣。21教育网 2.讲授新课 一、新课学习准备: 学生小组活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解答下列问题 问题1:你认为远古居民可能怎么学会种植的?可能种植哪些植物? 问题2:你认为远古居民可能怎么学会驯养动物的?可能种驯养哪些动物? 问题3:有了农耕和动物驯养,远古居民的社会群体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的生活方式又可能发生什么变化?21cnjy.com 问题4:你认为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哪些地方可信,哪些地方不可信,为什么? 设计思路:问题1、2学生已储备的知识完全可以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问题3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提高了一点,学生从火的使用联想到农耕和驯养是人类适应自然的又一大进步,问题4是使学生明白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区别,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信息。四个问题总体设计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平稳中受到一点挑战,激起他们更大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21·cn·jy·com 过渡:同学们的分析判断是否与我国农耕时代的考古发现相一致呢?我们一起详细学习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农耕成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河姆渡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两个子目,独立完成两支居民基本情况简表: 氏族名称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距今时间 生活地区 房屋类型 主要农作物 家畜种类 生产工具 手工业 学生小组内交流及校对 小组合作探究一:根据上述表格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1: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有什么共同点? 问题2: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有哪些明显差异? 问题3:在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中,采集狩猎活动是否还存在?如何佐证你的观点? 问题4:河姆渡人、半坡人农耕特点的差异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问题5:这说明人类与自然的什么关系? 设计思路:五个问题呈现不同的思维要求:问题1、2、3较简单,学生稍作分析即可得出,问题4难度有一点点提高,半坡人农具比河姆渡人先进体现了社会生产的进步性,问题5是提高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4总结出人类主动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2·1·c·n·j·y 小组合作探究二: 问题1: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提示:从劳动工具、生活方式、生产种类、手工业等方面比较) 问题2:从北京人、山顶洞人到河姆渡人、半坡人说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设计思路:此探究问题带有小结提高特点,问题1是具体表现,问题2是根据问题1概括出的规律性结论: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原始农业的发展信息。 1.表现 2.兴起区域 3.标志 4.意义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根据本课所学,列举中国农耕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总体把握知识要点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时间、生活、位置、农业、畜牧业、工具、手工业、建筑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时间、生活、位置、农业、畜牧业、工具、手工业、建筑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教学反思: 远古的时代 1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炎黄联盟及黄帝的贡献,学生较清楚地了解黄帝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史实。 2.通过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先民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初步培养学生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的重大贡献,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和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意识。21*cnjy*com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聪明活泼,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比较感兴趣,有很强的好奇心,但他们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弱,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注意课堂教学要生动直观,充分利用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具,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易于接受。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黄帝对华夏族的贡献。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禅让”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远古的传说 学习了前两课后,伴随着考古发掘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推断,我们了解了一些史前社会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然而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们还没有创造文字,当时的人们还不能以文字来记录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讲述着他们前辈的故事,就慢慢地形成了传说故事。今天,我们进入第3课的学习,从历史传说中进一步了解史前社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远古的传说 下面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课前自学部分,填完以下空格。 知识点1炎黄联盟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氏族__部落联盟_____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同时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其中,黄帝和炎帝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在___阪泉_____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史称___阪泉大战_____,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涿鹿______激战。那么传说中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在涿鹿大战中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布下百里大雾,三天三夜不散,致使士兵们辨不清方向,而黄帝部落最终运用了能辨明方向的____指南车____,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__黄帝______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___炎帝_____和____黄帝____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_______炎黄子孙___”自称。www.21-cn-jy.com 下面咱们阅读P13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提示:华夏民族,并非通过单一民族形成,而是各族交错而居,从而在这过程当中促进了各民族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渐渐地就形成一族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民族。 知识点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好,接下来根据同学们刚刚自主完成的填空,我们来分小组做个连线比赛,还是两个大组。每一个大组派俩人,一人负责连线,一人负责当另一小组的裁判,裁判交换,明白吧?【出处:21教育名师】 炎帝种植五谷 建造宫室 制作陶器 黄帝制造船只 学会煮盐 教民通商 炎帝种植五谷 建造宫室 制作陶器 黄帝制造船只 学会煮盐 教民通商 很好,同学们完成很棒!那么对传说中炎黄帝的发明这一内容有疑问吗? 分组讨论探究2:你认为这些神话传说有哪些可信?哪些又带有神化色彩?从中我们能看出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www-2-1-cnjy-com 提示:那时能制造陶器、制作衣裳,挖水井,编制乐谱等等,有没有可信的一面?因为咱们回忆下前节课的内容,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已经证实了生活在距今7000到6000年时间的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已经学会制造乐器、制造陶器等等了对吗?所以这部分传说还是可信的吧?但是把所有的发明都说成是炎黄帝等几个人的发明,是不是就带有神化的色彩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对,传说是虚构的,历史事实是可靠的。那么联系是什么?对,虽然远古传说带有些神化、虚构的成分,但其中也蕴藏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吧?那靠什么方式来印证传说中的这些史实呢?对,考古发掘。通过考古发掘出的遗物、遗存、遗迹等来进行辅助、佐证这些传说吧?哎,很好。 知识点3尧舜禹的禅让 好,接下来咱们在时间轴上继续往前走。传说继黄帝以后,我国黄河流域主要有___陶唐氏____、_有虞氏_______、___夏后氏_____。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_禹______领导成功人民治理水患。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___舜____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__禹______。这种通过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禅让制_”__(图解禅让制)那尧舜禹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才能被推举为首领,也就是这个禅位的条件、前提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他们仨其中一个人大禹治水的故事。有谁想要说说? 提示:在位时黄河曾发大水,为解决水患,曾派鲧,也就是禹的爸爸主持治理水患,但没有成功。父亲死后,禹就接过此重任,最终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在这治水的过程中,居外十三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从禹的故事中我们概括下尧舜禹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德才兼备、关心人民百姓、克己奉公等等) 传说继黄帝以后,我国黄河流域主要有___陶唐氏____、_有虞氏_______、___夏后氏_____。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_禹______领导人民治理水患,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__13______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___舜____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__禹______。这种通过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禅让制__________”21·cn·jy·com 好,我们在第一节课就先解决了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个问题,因为历史有大用对吧?那现在现学现用,我们今天所讲“禅让制”对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人才选拔方面有何借鉴意义?(要选举贤能、重用人才)【来源:21cnj*y.co*m】 结语:那么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了解炎黄帝及他们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以及弄清楚了尧舜禹的“禅让”是怎么一回事。重点内容在于理解“禅让制”含义。好,接下来,咱们进入小试牛刀环节,现学现卖。 活动3【活动】远古的传说 接下来根据同学们刚刚自主完成的填空,我们来分小组做个连线比赛,还是两个大组。每一个大组派俩人,一人负责连线,一人负责当另一小组的裁判,裁判交换,明白吧? 炎帝种植五谷 建造宫室 制作陶器 黄帝制造船只 学会煮盐 教民通商 活动4【练习】远古的传说 基础过关 知识点1炎黄联盟 1.小刚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次传说时代的战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次战役是( ) 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D.巨鹿之战 知识点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2.“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A.炎帝B.黄帝 C.伶伦D.嫘祖 3.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联合神农氏,打败了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蚩尤。这里的轩辕氏是课本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 A.伶伦B.炎帝 C.黄帝D.大禹 知识点3尧舜禹的禅让 4.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于贤德之人的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B.禅让制 C.民主制D.分封制 5.下列我国古代部落俩年可能首领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尧舜禹B.禹尧舜 C.舜尧禹D.尧禹舜 6.“禅让制”曾是原始社会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对这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挑选的是有才有德的人②新首领都受百姓的爱戴 ③新首领必须有权有势④新首领的产生,都是民主推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 活动5【测试】远古的传说 第3课远古的传说 单项选择题。 1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2下列关于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教民开垦耕种②种植五谷③制作乐器琴瑟 ④建造宫室 ⑤制造船只 ⑥创造文字 3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分别叫尧、舜、禹,在他们生活的时期实行了一种特殊的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把这种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办法称为( ) 21*cnjy*com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4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 A黄帝 B舜 C禹 D炎帝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右边图1反映的是( ) 图1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7“通大川,决壅(yōng)塞,……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历史人物是( )2-1-c-n-j-y 黄帝 B.尧 C.舜 D.禹 8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的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 9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额部落联盟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他发明养蚕缫丝 A(1)(2)(3) B(1)(2)(4) C(2)(3)(4) D(3)(4) 10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华夏儿女政通人和俱兴奔腾三江六川,炎黄子孙国强民盛两旺驰骋五湖四海。”这副对联中暗示华夏族的主体是( )21cnjy.com ①炎帝部落②蚩尤部落③黄帝部落④尧部落 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12“战争十分激烈,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材料描写的是涿鹿之战②这次战争的交战双方是炎帝、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③材料的叙述带有神话色彩④材料的叙述是真实的历史写照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今年立春以来,长沙地区阴雨不断,省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哪一人物最早治理过黄河( ) A.禹 B.李冰 C.王景 D.郦道元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图片: A.历山的舜王坪B.芮城的大禹渡C.临汾的尧庙 请回答: 请你按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对以上景点进行排序,并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对三位人物作出准确的评价。21教育网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位人物在品质方面有何共同点? (3)当时实行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图中三位人物有关,这种制度叫什么?这种制度的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BBDAADDBAABAA 11)C、A、B。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2·1·c·n·j·y 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华。 (3)“禅让”。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这些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版权所有:21教育】 活动6【作业】远古的传说 根据课本材料分析:黄帝和炎帝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参考答案:炎黄部落在逐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后。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以及世袭制、分封制的建立情况。 (2)通过学生的阅读和分组讨论,理解更替的规律,感悟朝代兴衰的原因以及重大制度建立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时间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讨论、讲述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夏、商、西周的兴亡充分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作为后来者应吸取经验及教训,从中汲取营养,真正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21教育网 (2)通过学习早期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从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以及西周的分封制,了解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社会制度的变革也促进了国家制度逐步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夏、商、西周的更替,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四块内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彼此之间是以历史事件的时间为序,反映了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和更替,是历史的渐进发展过程,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21cnjy.com 夏、商、西周是我国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也开始了以世袭继承王位为特征的“家天下”。从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可知,夏都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它反映了夏朝统治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但最终,桀的残暴统治引起民众的反抗,被商汤所灭。汤建立了商朝。商朝通过设置监狱、制定酷刑来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以巩固统治,但纣的残暴统治也同样激起人民反抗。经过武王伐纣战争,商朝被周武王灭亡。西周建立。西周为了巩固统治,确立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衰亡。周平王迁洛邑,开始了东周的统治。21·cn·jy·com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 | | 导入新课 | “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他们是哪部电视剧的人物?你知道电视剧《封神榜》是取材于历史上哪一个事件吗? | | | 探究新知 (授新课) |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请学生概括夏朝的基本情况。 (2)世袭制 材料研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问题: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3)国家机构的设置 ①指导学生看《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指出阳城的地理位置,夏朝的统治中心,国家统治机器——修筑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制定了历法。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②动脑筋: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4)二里头文化 假如你是二里头遗址的讲解员,请你为大家简单讲解二里头文化。 (5)夏朝灭亡 展示图片:《桀把人当作坐骑》。 问题:夏桀的残暴统治体现哪些方面? | (1)概括夏朝的基本情况。 (2)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①理解夏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含义和国家机器的作用。 ②讨论思考并作答。 (4)学生讲解二里头遗址文化。 (5)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 让学生理解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为下一步内容的理解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 2.商汤灭夏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出问题: (1)为什么商汤能够灭夏? (2)后世为什么把商朝称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 (3)展示材料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历史信息? | 自由讨论并作答。 (1)夏桀追求个人享乐,荒废了朝政,压迫百姓,失去民心。商汤任用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是商汤成就伟业的得力助手;商汤联合周围小国部落,讨伐夏桀,顺应民心。 (2)因为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叫殷朝。战乱、洪水、政局动荡、占卜迷信、外族入侵、自然环境的恶化等。 (3)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历史思维;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 3.武王伐纣 周部落是如何强大起来? 武王伐纣为什么取得胜利?得到什么样启示? | 学生回答问题。 胜利的原因:商汤和周武王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启示:昏君误国。统治者要勤于政事,任用贤者,爱惜民力。 | 进一步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 4.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 ①提出问题:西周统治者怎么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②展示《分封制示意图》,讲述分封制的内容和目的。 ③展示动画《周初形势图》,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和作用。 (2)播放“周厉王暴政”的视频,展示图片《烽火戏诸侯》,让学生理解西周灭亡的原因。 | (1)①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分封制。 ②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目的。 ③观看动画和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2)观看视频,感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意义。 |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进一步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 课堂总结 | | | | 巩固练习 | 1.将夏朝作为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开端,根本原因是( ) A.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 B.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 C.夏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朝代 D.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史书上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这表明( ) A.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人心 B.商国的制度比夏国民主 C.夏国的奴隶制远比商国残酷 D.商汤伐夏是反压迫的正义战争 3.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 ) A.周天子的亲属 B.功臣 C.先代的贵族 D.归附的部落首领 参考答案: 1.B 2.A 3.B | | | 中考链接 | 1. (2014年山东德州卷)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2.(2014年山东东营卷)“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参考答案: 1.C 2.B | | | 课后作业 | “助纣为虐”这个成语说的是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纣,生前宠爱一个名叫妲己的妃子,对她言听计从。因此,后人往往将商朝灭亡,归咎于纣王宠幸女色。历史上因此也将所谓妲己“助纣为虐”作为“女人是祸水”说法的例子之一。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商朝灭亡原因的看法。 | | |
[板书设计]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反思: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掌握甲骨文字体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理解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21教育网 (2)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历史。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全面发展,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2)感悟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通过合作学习等形式,学会互相帮助,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 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目内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第一目与第二、第三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青铜器与甲骨文;第二与第三目之间也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三目内容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辉煌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构成了本课的主干知识。21cnjy.com 青铜制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司母戊鼎是高超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代表。甲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1·cn·jy·com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 | | 导入新课 | 播放《司母戊鼎》视频,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世界上已出土的最大青铜器是什么? | | 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 | 探究新知 (授新课) |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第一段,概括出青铜器在夏商周的发展历史。 (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①引导学生做游戏“猜猜看”。猜一猜,图中的青铜器的实用性是什么? 学生抢答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完善答案:鼎——烹饪器;觚——盛酒器;簋——盛饭器;甗——蒸饭器;盨——盛饭器;爵——饮酒器。 ②总结:青铜不仅仅用于制造生活用具,还广泛用于礼器、乐器、兵器、农具等工具,分布于社会各方面。提出问题:青铜制造业有哪些特点? ③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礼记·礼器》 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3)青铜器的制造 展示图片《司母戊鼎》。讲述: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业具有极高水平。想一想,青铜器用什么材料铸造? 你们见过一模一样的青铜器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 (1)概括回答: ①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②夏朝:种类增多。 ③商朝:灿烂时期。 ④西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2)①自由回答。 ②青铜制造业的特点: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 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悟青铜器的辉煌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青铜器的制造的工艺。 理解青铜器制作方法。 | 2.甲骨文记事 过渡:假如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件青铜器,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出青铜器的文字,从而进入甲骨文的学习。 故事会 由学生讲甲骨文被发现的故事。 活动与探究 活动要求:对甲骨文有疑问的同学提出问题,由其他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 | |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
|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活动与探究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什么样的关系?(游戏:将事先准备好的5个甲骨文和5个对应的现代汉字制成的10张小卡片,分发给10个同学,请他们分别找到各自对应的同学。)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他们的配对是否正确?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教师总结: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而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所以说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 | 通过游戏,使学生理解掌握我国文字的构造方法,训练辨认甲骨文的能力。 | 课堂总结 | | 归纳、梳理知识点。 | | 巩固练习 | 1.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2.学者们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是因为它( ) A.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 B.已经出土十五万片以上 C.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构字形式 D.已识读出单字一千多个 3.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 参考答案: 1.B 2.C 3.A | | | 中考链接 | (2014年云南卷)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甲骨文 参考答案:D | | | 课后作业 | 青铜是古代劳动人民有意识地将铜与锡或铅配合而熔铸成的合金,因为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青铜作为合金,熔点较纯铜低,是古人容易控制的。就硬度来说,青铜比纯铜高,古人可以根据器类对硬度的不同要求,适当的调整铜锡比例,造出各种实用的器物。熔化的青铜流动性好,浇铸时无孔不入,在冷凝时体积略有增大,凝成满范,气孔少,容易得出锋利的刃口。而且,青铜具有化学的稳定性,不易生锈。 请回答: (1)了解了青铜的这些特点,你认为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有哪些优点? (2)它对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 | |
[板书设计]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二、甲骨文记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学反思: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研读教材有关材料,理解东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与后果。 (3)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了解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理解争霸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设置典型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2)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理解春秋时期争霸的基本状况,理解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21教育网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的诸侯纷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21cnjy.com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诸侯争霸。 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引起春秋时期一系列的变化。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三个内容是因果相连的递进关系。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讲生产力发展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变化,后两者主要讲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变化在政治局面上影响的两个突出表现:一方面是王室衰微,另一方面是诸侯争霸。运用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能科学地阐释和理解这一现象。21·cn·jy·com 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发展,首先体现在铁犁牛耕出现的这一技术革新上,这是人类自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工具时代——铁器时代。这种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得在原来公田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为了多征赋税,增加国家财富,国君不得不进行改革,向私田征税,从而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和土地的私有权。在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变化的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随之变化。一是分封制的瓦解,不仅周天子无法控制天下土地,实行分封;一些诸侯国对于新夺取的土地也不实行分封,而是设置由中央派官管理的郡和县,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二是宗法制受到挑战,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服从关系出现紊乱,周王作为天下共主不受诸侯尊崇,诸侯各自为政,势力强大的诸侯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在各诸侯国内,一些卿大夫势力崛起,又出现卿大夫专权的局面。www.21-cn-jy.com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学生:自学教材,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 | | 导入新课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战国因何得名?请同学画出春秋战国分期的时间轴。 | |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春秋战国的分期。 | 探究新知 (授新课) |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铁农具较快推广 展示图片:《石器》《骨耜》《青铜器》《铁农具》,提出问题: ①这些农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 ②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耕种,你会选用下列哪种农具?为什么? 展示“人类生产工具变化比较表”,让学生归纳铁农具较快推广的原因。 (2)牛耕的使用 展示文字材料,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小孩能拉动牛,而大力士却不行? ②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牛耕?什么时候牛耕进一步推广? ③牛耕使用的意义 动脑筋: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位农民,请问你会选择下列的那一种耕作方式来提高你的劳动效率?为什么?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意义? 动脑筋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原因有哪些? | (1)观看图片,概括回答: ①石器、骨、青铜器、铁器。 ②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铁农具较快推广的原因:质地坚硬、锋利,提高生产效益。冶铁业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2)①小孩掌握了牛的习性,能控制牛。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掌握了牛的生理特性和习性。 ②春秋末年开始使用,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③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的意义: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 回顾以前所学内容和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激发兴趣,了解铁农具的优越性。 看史料,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理解了牛耕推广的原因,同时得出了人类不断进步的认识。 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2.王室衰微 材料研读 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 动脑筋 下列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一 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材料二 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春秋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 |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 3.诸侯争霸 故事会 课前学生搜集诸侯争霸的故事,开展诸侯争霸的故事会。 展示《春秋争霸的形势图》,让一位学生总结诸侯争霸的情况。 动脑筋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
学生搜集诸侯争霸的故事,分享故事。 学生代表总结诸侯争霸的情况。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 课堂总结 | | 归纳、梳理知识点。 | 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 巩固练习 | 1.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 ) A.任用管仲为相 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C.召集葵丘会盟 D.与楚国争霸 2.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参考答案 1.D 2.B | | | 中考链接 | (2014年安徽卷)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参考答案:C | | | 课后作业 | 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时期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 | | |
[板书设计]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2.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二、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三、诸侯争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