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教案教学设计有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12: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源预览如下,如需下载打印请到二楼下载附件!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教具准备
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
探究点  测量平均速度
(一)实验原理

1、测量刘翔110m栏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2、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测量工具?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汇报实验原理。结合实验原理汇报实验中所需要的两种测量工具。
(二)设计实验

1、你能否结合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实验的过程中,斜面的坡度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
3、金属片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能使测量的时间更准确?
学生结合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交流讨论实验步骤。思考并讨论斜面坡度对实验所带来的影响。思考并讨论金属片的作用,明确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在正式试验前练习测量几次。
(三)进行实验
1.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S2,填在表格内。
2、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1、t2,填在表格内。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 1=            t1=        v1=
s 2=        t2=        v2=
小组分组实验
1、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指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巡回指导。
2、注意事项: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时,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选两个优秀小组展示汇报。
学生在正式测量前,练习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最后展示汇报实验过程。
(四)分析论证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不同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1、组织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
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并归纳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平均速度关系。
(五)交流与评估
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不充分以及不完善之处吗?
2、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你们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值得别人借鉴的经验?
3、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评估,提出各小组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宝贵经验,分析实验误差。
教学反思:
三、板书设计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原理:v=s/t  
三、实验器材:轨道斜面、玻璃球、垫块、刻度尺、停表、挡板。
四、实验步骤:
五、收集数据的表格: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12:32:18 | 只看该作者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zip (300.62 KB, 下载次数: 518)


获取解压密码请打开微信扫描下面图片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发送
如果已关注并遗忘密码,请扫码进入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6: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