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招,本是一次普通的考试,不知为何,家有中招生的我竟被裹协着焦虑的不能自持。虽然望子成龙心情可以理解,可真要把一次考试看的这么重吗?特书此文,戏说中招,缓解压力,静待结果。
不管是盼望,还是惧怕,中招又已经走近了,它的脚步声像鼓点一样越来越急,惹得学生、老师、家长的心跳也都随着它的鼓点焦燥起来。
老师唯恐自己讲的难度不够,练习的类型不足。课堂上深讲细讲,课堂下卷子连连。家长唯恐孩子眼界太窄,都四处打听,哪里有好的辅导班?哪里有好的老师?排排孩子的时间表,哪里还能再加上一节课?孩子们被大人们的焦虑感染着,头也不抬的刷卷子,刷卷子,刷卷子……
看着孩子被课程表支使的没有片刻功夫,家长们喘口气,又把心思用到了别处。听说某校去年的一本率是92%,某校的一本率只有88%,某校的一本率上升了,某校每一年都在下降……在大数据时代,家长们交换着从不同渠道得来的数据,精准地做出近年各校高考成绩统计图,专业地分析着各校的优劣。而好学校毕竟是稀缺的,好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是不含糊地,看着那接近满分的分数线,家长不由又气馁起来,把目光下移,一所一所的扫视,讨论着、对比着、掂量着……
中招的脚步越来越近,鼓点也越敲越急,焦虑变成了传染病,在家长群中传递,在学生群中蔓延。“如果你考不上……中学,你就考不上……大学,你的起点就比别人低,你将来交往的朋友,你到社会上……,你就……你就……”因中招去向而引发的联想越来越长远,仿佛考不进报考的那个学校,明天就会变了颜色一样。孩子们被大人念经一般的话语惹的也焦虑起来,上课、刷卷子、上课、刷卷子、上课、刷卷子……只有把自己的时间占满,只有把休息的时间拿出来,才能平衡家长的心理,才能让自己获得短暂的平静。
当然在中招的大军中也有一些“另类”学生,他们随意的在班里听听课,随手写两笔作业,老师、家长也不对他们做过多的要求,因为家长看他们前期的成绩实在不理想,已经为他们办好出国读高中的手续,只等着过完暑假去上学就行了。是呀,听说国外的学生负担很轻,大学很好上,何必让孩子在国内“受罪”呢?而且,国外的大学名气也够大,不比上什么“清华、北大”强?
在中招时,最让家长揪心的是上不了高中。看看三年的初中成绩,看看做在教室里神游的孩子,那分数分明那个学校也考不上,偏偏这些孩子是不知道忧虑的,他们的心都在游戏、玩乐上,才不担心有没有学上,而家长看着那稚嫩的脸,才十五岁,不上学,把他们安置在哪里呢?
不管多焦虑、多着急,中招总会过去。考的好的,短暂的兴奋后,再次开始埋头苦读,冲刺高考。考的不好的选校、求人,再进学校,继续神游。出国的潇洒挥手,开心地不想回头……然后,是新一届的学生、老师、家长走上前台:再次经历,再次拼搏,再次选择……
正是:年年岁岁中招时,岁岁年年盼优质。何时高中真均衡?真学习,不应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