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成长故事——原来人人都能当“名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07: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出来工作时,我曾严重怀疑自己不适合教学。课堂上,好不容易讲完知识点,发现学生还是一脸懵逼。做练习,学生打闹开小差,课室像个菜市场,我却只能站在后面的角落,假装没看见。大型考试,成绩还没出来,我就料到自己班级的排名,如果发现没有垫底,我会怀疑成绩是否出错了。
为了跟上大队,我努力地学习周围同事的做法。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大神,为了向她学习,我调整自己的课表去听她的课,听一节,然后模仿着上一节,就这样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跌跌撞撞了两年,我渐渐地发现,自己的班级也可以挤进年级前列,甚至还能排到第一,而且是这学期开始连续两次考试第一!

这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是,教学可以不用拼颜值,也可以不用拼体力,而是可以拼技能的提升。

既然教学技能可以提升,那如何提升更科学呢?听课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技能是一种认知技能,它的核心是有效思考。如果把大脑看作电脑,我们的记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作记忆,相当于“内存”;另一部分是长期记忆,相当于“硬盘”。如果把周围的环境看作U盘的话,思考就是把“U盘”的文件和“硬盘”的文件放到“内存”中打开,重新整合以后,把结果存入“硬盘”的过程。
教学也符合这一个框架。
首先,教学对“内存”的要求很高。我们不光要记得每个班级的课程进度,还要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常规检查,总之,需要同时兼顾的事情相当多,一不留神就把自己搞得一团乱麻。
其次,教学对“硬盘”的要求也很高。“硬盘”里面储存着两类知识,一类是事实性知识,相当于各种文档;另一类是过程性知识,相当于各种软件。
对教学很重要的事实性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学科知识。有数据显示,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更有可能出色,尤其是中学数学(表示躺枪)。另一种是教学方法的知识。作为数学老师,你懂概率很好,but,能帮助学生也弄懂概率,才算你的本事。数学好不等于数学教得好。想想也是,否则最好的数学老师应该是数学家才对。教学还需要大量的过程性知识。有的过程处理简单的任务,比如收发试卷、批改作业、带领学生背书,等等。有的过程处理复杂的任务,比如解释概率的概念,解决学生之间的冲突,等等。
由此可得,提高教学技能的核心,在于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要想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就需要往“硬盘”增加大量正确的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法,就是练习。练习是一种活动,比如切菜、投篮、打游戏等等。一个活动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称为练习。
1.有主动提高的意识

只有参与,没有主动提高的意识的活动,只能算是经验。我们经常把经验和练习混为一谈,但是经验明显不如练习靠谱。比如打羽毛球,在高中的时候,我就从只会拿拍,到能赢上几场球,也就是一个学期的时间。这提高还是相当明显的。可是从那时到现在,尽管也算有五六年的球龄,但是水平也就高中时候的水平,因为在打球的时候,我再也没有试着怎么打得更好,只是单纯作为业余爱好。
教学也是一样。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标准,有数据表明,刚走上岗位的教师,头五年的教学水平提高的特别快。五年之后,水平开始趋于平坦,甚至偶尔下滑。随着时间推移,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可能和十多年的教师的平均水平相差无几。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多数教师在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不再主动地提高自己,而是靠过去的经验来教学。是他们不想提高的原因吗?不一定是,因为练习本身不好玩,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还要照顾自家小孩,关心柴米油盐的教师来讲,依赖经验似乎是更接地气的选择。
2.寻求反馈

既然有意识主动提高,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确是在提高呢?答案是寻求反馈,反馈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与目标的距离,从而分析自己是否有在进步。对于教师来讲,一种办法是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另一种办法是请别人观察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关于反馈的建议,下文还会继续说。
3.完成额外的辅助性任务

假如你在练习下棋,有了提高的意识,也找到了反馈的方式,那是不是只要不断地下棋,就能够坐等提高了?不是,一味地下棋,对棋艺的提高很有限。高手除了下棋,还会花很多时间学习开局,以及分析其他专业选手的棋局。类似的,跑步运动员也不是一味地赛跑,而是会经常通过负重练习和心肺功能训练来积累体能。
教学也是一样。就拿上课来说,你既要会讲知识点,又要能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还要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里面的每一项,都值得你去专门的训练。辅助性任务的价值,在于完善教学技能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推动技能的提升。
了解了练习的三个条件,我们可以怎样正确地开展练习呢?
1.用执行计划代替提高的意识

有的人觉得主动提高的意识很简单,不就是在上课前对自己说一句:“我想提高,来吧!”这样做的话,坚持几节课还可以,之后可能就没下文了。你想想看,多少人在新年办的健身卡,除了自己下定决心的几天刷一下,剩下的时光不还是爱干嘛干嘛!

思考对大脑是一件苦力活,大脑是能躲就躲,他最喜欢的是记忆。因此,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动脑子的,动脑筋不如靠经验来得轻松。
教学也一样,许多老师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就开始变得自动化了。上课拿起课本就走,也不用备,过去怎么上就怎么上。作业收上来就改,过去怎么改就怎么改,没做好的就罚,过去怎么罚还是怎么罚。

有时经验的确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面对变化的学生,提高教学技能是长远之计。既然想提高,我们就需要控制对经验的依赖,调动大脑来思考。要做到这一步,光靠自我提醒是不够的,更好的办法,是制定执行计划。

执行计划可以由一系列的行动指令组成,每个指令的基本句式是:“如果……就……”。比如,如果上课预备铃响,就让科代表提醒大家开始课前小测;如果有学生过来提问,就耐心给他解答,等等。

执行计划有两个好处。第一,每个行动指令都是经过思考后得出的最优方案,你只需要关注计划是否落实就行。第二,落到纸面上的执行计划,既能帮助大脑记忆,又能降低大脑思考的成本。你还可以对计划进行补充和修改,比如你觉得默写知识点比课前小测的效果更好,就可以调整指令:“如果上课预备铃响,就让科代表提醒大家默写知识点”。
2.用量化思维寻求反馈

量化思维的好处,是让我们寻找的反馈更加客观清晰。比较两个反馈,一个是“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会求概率了”,另一个是“班上40个学生,有35个会求概率了”。前者很笼统,后者不仅清晰,还能让你更容易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
量化思维有两个要点。
第一是描述行为,而不是对行为的评价。比如,“小明怎么学都不会列方程”,这个是对行为的评价;而“小明不知道如何在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就是对行为的描述。
第二是寻找合适的指标辅助分析。比如,要想了解学生的成绩水平,你会怎么做?我会借助一个指标,就是学生所有测验成绩的平均分,即历史平均。如果一个学生的历史平均是83分,那他下一次测验大概率是80分水平;如果他的历史平均是50分,你就不能太过指望他能冲上及格。
上文说过,反馈的来源有学生和其他教师两种。
如果你想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你就需要观察学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音乐、游戏还是八卦?他们对未来有什么计划?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学习?他们之间是如何沟通的?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他们在课外的表现一样吗?......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你会有许多过去没有留意的发现。
如果你想从其他教师那里得到反馈,你就需要找机会和他们讨论。一般来说,每个星期的集体备课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样的集体备课至少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大家可以互相发发牢骚,也可以分享教学经验,从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另一个是针对某一个教学难题,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还可以一起观摩其他人的课堂,从中讨论更好的教学策略。
3.写教学日志迭代升级
如果你只是一味地上课、改作业和测验,你的教学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为你不可能在教学的同时,还能思考自己的教学,所以思考教学只能寻找额外的时间。
写教学日志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迭代方式。一方面,文字可以充当工作记忆的角色,让大脑可以更加安心地专注于思考;另一方面,思考的过程通过文字沉淀,可以让我们用长期的眼光来看到自己的成长。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来写教学日志。你也可以用下列三个核心问题,作为每一篇教学日志的框架:
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这么想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我应该怎么想才对?
写教学日记最难的地方,不是写一篇,而是每天坚持写一篇。有三个小技巧可以帮助你,一个是固定写教学日志的时间,比如每天上完自己的最后一节课,就马上动笔写,用习惯来避免遗忘;另一个是每次坚持至少写一点,比如你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些的,就干脆写一句“今天上的每一节课都爽翻了!”;还有一个是不要追求完美和整洁,你可以写文字,也可以涂鸦,还可以贴贴纸,只要自己喜欢,都没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6: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