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如何思维》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也是去武汉参加培训时买的一本书。买这本书的原因是:我虽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但是,我越来越感受到在语文的教学中也是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改作文的时候,经常会感受到学生的叙述事物杂乱无章,既无条理又无深度。所以,语文的教学中也要教学生如果思维。
阅读这类理论探究方面的书籍,初读的我感受到如在大雾中行走,要边阅读边去梳理,直至今天,也只是对于这本书了解个大概。写出我的感受,以此来加强我对这本书的思想认识。
这本书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思维训练的问题”,说明什么是思维以及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逻辑的探讨”论述了逻辑上概念判断、推理、具体与抽象思维、经验与科学思维等方法;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讨论了如何从活动、语言、观察、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儿童的好奇心、形象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
我最感兴趣的是“思维训练”这部分。杜威指出:首先,教师有垄断连贯叙述的习惯。学生的谈话也常常限于简短的词语或单一的不连贯的句子回答问题。详述和解释,都由教师包办,这样,零星的、不连续的叙述习惯就必然导致理智的瓦解。其次,讲课时琐细的“分析性提问”打乱了教材意义的完整性,学生得到的是孤立的残渣碎片。最后,强调避免错误,而不注重获得能力,这种倾向也阻碍了学生连贯的叙述和连贯的思维。学生学习时不是把精力用到积极思维上而是专用于避免错误上,甚至,学生会用消极的沉默来作为减少错误的最好方法。以上三点,结合我们的教学日常,感觉到尖锐而准确。课堂上,教师的滔滔不绝,是想增加课堂的容量,让孩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却斩断了孩子的思维连贯性,从而影响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讲课中琐细的分析,主要是害怕学生学不会,而导致学生不想听;教师再三的强调避免错误的所谓的要点,其实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的确,我们所谓的提高课堂的效率,实际上是有些急功近利了!
这本书很多的地方给了我启发和思考。我要继续细读,并结合实际教学去深刻的反思,以获得更多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