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9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下册教师教学随笔、案例集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趣的拼音课
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 刘会娟
  
拼音教学,历来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孩子觉得枯燥乏味,老师也觉得困难重重。《课程标准》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遵照课标的要求在学习拼音部分,我充分利用课本中提供的情景图,并倡导孩子们创编辅助记忆顺口溜。把学习拼音寓于故事之中,并辅以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下面是我执教“a、o、e”一刻的部分场景。



“小朋友,谁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听讲故事,小孩子的表现欲就被钩上来了,一个个跃跃欲试,小手举过头顶,眼神急不可耐,一副副“非我不可”的架势。我趁势说:“今天可是看图讲故事。”随即转身把放大的挂图贴到黑板上。



一幅美丽的乡村景象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太阳初升,雄鸡高歌,小鹅戏水,花儿轻摇,杨柳拂面,一个小朋友和一个妈妈模样的人在岸边看小鹅戏水……孩子们看着图。有的小孩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放下了手,有的小孩手是高高举过头顶,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情。我叫了最活跃的一个。战洁自豪地站起身,挺起小胸脯,大大方方开了讲:“星期天,我要求妈妈带我出去玩,妈妈带我去了农村姥姥家,姥姥家那里可真美,有杨树,有野花,有池塘,有白鹅,有公鸡……



“不对,不对,老师,战洁讲的不对。”一向伶牙俐齿的刘美没等战洁坐稳,就跳了起来:“不是妈妈,是阿姨。”“阿姨?你怎么知道的?”我佯做不解地问。“他没有看到拼音‘A’,拼音‘A’就是告诉我们那是阿姨,因为我们还不识字,所以不能用汉字,只能用拼音‘A’。”你别说,这番解释还蛮有道理,听得小家伙们连连点头,竟没人能反驳。几十双小眼睛齐刷刷盯着我,等我裁判。



看到孩子们入情入境了,我知道教拼音的时机到了,“对,这个小朋友真聪明,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是想用拼音‘A’,来告诉我们这是一位阿姨。那什么是拼音呢?拼音是学汉字的工具,是为以后学汉字准备的……接下来顺口溜也派上了用场:阿姨的A,嘴巴张大A,A,A……大白鹅,e,e,e……大公鸡,嘴巴圆圆o,o,o……”孩子们兴致盎然,一遍一遍的跟读,自读,互读,竟没有丝毫枯燥的意思,语音也很快掌握。



最后,我还让孩子用橡皮泥捏了拼音的模样,孩子们兴致盎然。



原来,学生可以在看图画,讲故事,读儿歌,捏一捏中学会拼音,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培养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拼音教学,能让孩子走多远
──例谈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 余乐平
  何为有效性?通俗而言,就是完成某件事情后所达成好的效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就是看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目标达成如何,学生学习效果怎么样。看看我们身边的随堂课:有准备不够充分的,结果教学流程混乱;也有课堂结构安排不合理的,结果未到站就停车;还有对教材“吃”得不够的,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很明显,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算不上有效。最近听了一堂一年级的拼音课(《j q x》),很受启发,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十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步步提升,课堂多次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最后在学生动情的歌唱中愉快结束。看着这些入学不到一个月的孩子们,就能这么认认真真地听讲,专专心心地书写,还满有疑问的产生新问题新发现,真是了不起。


  课后,我久久不能回神,脑海里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刚入学的孩子,我们的拼音教学,到底能带他们走多远?



  1.创设情景,活化教材



  片段1:声母“q”的教学



  师: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生:气球。(板书:qì)



  师:数一数,老师手里一共有几个气球?



  生:(数)一共有七个。(板书:qī)



  师:老师想把这七个气球送给大家,想不想要?



  生:想!



  师:不过,孩子们能读了,才能送给你们,我们来学习“气”和“七”的声母。(板书:q)



  生:(试读)



  师:(正音,教发音方法)



  生:(指名读、小组读)



  师:为了表扬孩子们读得这么好,老师来表演吹气球的节目。



  (吹气球)



  生:(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老师在吹气球。



  师:老师在哪里吹气球?要吹多少个?



  生:老师在讲台上要吹七个气球。



  师:(引出拼音“qi”)



  ……



  反思:“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老师有了一眼泉,才能给学生用之不竭的水,老师应该不断地去挖掘语文教学中的那“一眼泉”,善于挖掘文本,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一年级教材安排了许多优美的情景图,老师在教学时,结合一年级教材和孩子的特点营造一个生活中的片段:吹气球。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教给学生“q”的发音方法,并根据情景训练学生初步说话,为学习“qi”以及它的四声创造条件,利于学生掌握,也利于记忆。



  2.关注学生,以导引学



  片段2:声母x的教学



  师:老师手里有一张图片,想不想看?(课文中的情景图)



  生:想(齐说)



  师:我最喜欢给坐好的孩子欣赏!



  生:(全体坐好)



  师:(拿出图片)这是什么?



  生:是西瓜!



  师:(板书:xi)哪些孩子喜欢吃西瓜?



  生:我、我、我──



  师:那我就请喜欢吃西瓜的孩子们仔细看看,(看图)你能从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了西瓜被切成四块,像英语字母“x”。



  生:像作业本上的大叉。



  生:像美术学具中的剪刀。



  生:就是声母“x”。



  师:(板书:x),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位新声母朋友。(教发音方法:牙齿对齐,留一小缝发音)



  师:哪些聪明的孩子能编顺口溜记住x?



  生:西瓜西瓜x x x,四块西瓜x x x,像把大叉x x x,像把剪刀x x x。



  师:你们编了这么多顺口溜,真棒!那你们能用小手来做一个“x”的造型吗?



  生:(学生动手做!)



  师:我们刚才还学了j和q,也能用手做吗?



  生:(动手做)



  ……



  反思:“关注学生是上好新课程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我们更应该从小培养他们课堂的参与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课上,老师随处关注着学生,借助情景图片,学生主动出击,老师逐层引导,根据学生的状态谋出新招,充分利用学生本身的资源,为声母编顺口溜,做声母形状,这些设计符合学生的口味,还能发挥他们动口、动手的能力。循着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从“死”到“活”、从理解到应用的顺序进行,最终让学生乐在其中。



  3.循序渐进,达成目标



  片段3:j q x的书写教学



  师:能用口诀再来记记这三个声母吗?



  生:(编顺口溜)



  师:在写之前,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生:要注意写字的姿势。



  生:要注意笔顺和四线格的位置。



  生:还要注意看老师在黑板上的范写。



  师:对了,待会儿你们一定要记住。



  师:声母“j”占的哪几格?



  生:(上中下格)



  师:(范写,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



  师:(依次教学q和x)



  生:(描红、书写)



  师:同桌交换看一看,比一比谁写得好!



  师:(巡视检查,个别指导。把写得好的给大家欣赏。)



  ……



  反思:有了目标才有前行的动力,在我们的每一堂课中,首先就要明确你要教什么。能正确书写j q x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老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能让孩子能在四线格中写好j q x。那怎么教才算有效呢?在一年级起步阶段中,为打好写字的基础,老师根据书写的基本规律,写前就提出书写要求,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还具体地指导了基本笔顺和笔顺规则,做到边指导,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学生也能很好地把握住书写时的注意事项,从而潜心学习,达到好的效果。



  拼音教学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为了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老师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活化教材,关注学生,优化教学目标等等,都是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服务的。当然,老师在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调控也都能为拼音教学保驾护航,使学生能欣赏到更远处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说故事,记“候”“猴”
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 费奎飞
“候”与“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四单元中分别要求掌握的两个“四会字”。这两个宇,学生是很容易混淆的,不是“候”字中间少了竖,就是“猴”字中间多了竖。教学这两个字,如果只是单纯地说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引 领学生采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法巧妙又牢固地记住了这两个字。

教学“候”前,我故意这样说:“这个字呀,三年级的哥哥姐姐中有30多个人曾经写错过。我们二(4)班的小朋友有什么高招来记住这个字呀,而且要保证以后也不会再写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一个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我们讲个故事,大家就能记住字。十月一日放假的时候,一位姓‘矢’的小朋友到外婆家去做客。他头戴紧箍咒,手拿金箍棒,高高兴兴地来到候车室等候上车。”我一听,来不及拍手叫好,连忙一边重复故事,一边按故事描述的顺序描了描“候”字的各个部件:矢、亻、ュ、│。学生们看着我如此描了一番后,恍然大悟地鼓起掌来,有的还兴奋地念叨着:“‘矢’小朋友手拿金箍棒,哈哈……”那个发言的小朋友见状欣喜地补充说:“我的故事里还有三个带‘候’的词语呢──时候、候车、等候。”“对极了!”大家一边频频点头,一边又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

过了些天,课上学写“猴”字。我在黑板上范写了一个,然后有意地提高嗓门说:“哎,齐天大圣孙猴子的金箍棒哪里去了呀?”学生们一愣后,说:“噢,被候车的小朋友拿走了呗!”“那就请大家一边念‘孙猴子的金箍棒不见了’,一边把‘猴’字写两次吧!”就这样,在轻松的氛围里,在欢快的笑声中,大家牢牢记住了“猴”与“候”的区别。

自从学写了这两个字,到现在没有一个学生出现过一次书写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58:00 | 只看该作者
巧激兴趣乐中学字
海勃湾区第四小学 孟艳英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教学又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常的做法是: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实践证明,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笔者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幻灯、录象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实物、图画导入。在教学中笔者在教“蛋”字时,先出示鸡蛋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才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

(2)听音导入。在教学“呱、哇、哗”等表示声音的字时,我先让学生听音辨别动物的叫声,进而出示生字,让其模仿动物叫声,然后才学习生字。

(3)看录象导入。在学习归类识字三的第1课时,我又让学生通过录象观看动物世界,进而认识各种动物及其名称。这样,通过看图、听音、观看录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的学习作好铺垫。

3.多表扬鼓励。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级高教师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我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于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会”学

兴趣是学习之师。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和做事没耐性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笔者应用各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正确识记字词的方法,归纳了如下

1.易生为师法。

传统教学往往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识字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先出示某个字,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哪边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因为他并没有经过主观的努力。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授之以鱼,只供他餐;授之以渔,终生受益”。因此,我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法,先扶后放,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一个个“小老师”都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字的写法,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诸如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笔画错误,形近字和同音字相混淆所产生的错误等。“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2.掌握规律法。

我国心理学家艾伟早就指出,用“六书”去解释生字能建立牢固的音、形的联系。汉字中的形声字约占七成,苏教版小语教材的2500个常用字中,形声字就占了2100个,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形声字有以下几种最常见的类型:

左形右声:“请”“跑”“棋”“呀”“理”

右形左声:“放”“期”“故”“郊”“领”

上形下声:“芽”“草”“爸”“究”“苞”

下形上声:“惹”“婆”“照”“盲”“忘”

此外,还有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形占一角、声占一角等。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形声字已不能明显地分出它的形旁和声旁了,但毕竟这是少数。当然,对低年级学生用不着说什么术语,只需让学生初步体会就行了,如《雨点》一课中的“洋”字,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字形,学生都知道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左边是“羊”。让学生分别读“羊”和“洋”字,知道“羊”就代表整个字的读音。再询问学生“洋”字为什么是“氵”(因为和水有关)。遇到类似情况都采用此方法,学生便能有所领悟。我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和“换法”,使他们加深了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从而大大提高了识记生字的效率。

3.形象记忆法。

识记生字的过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前不久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介绍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先生教“纸”字后,很多学生会多加一点,并且屡教不改,于是有一天,那位先生带来一张白纸,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上面狠狠点了一下,纸上马上出现了一片污迹。先生说:“现在这张纸已有了‘污点’,是废纸一张,没用了。”随手一团,扔进了废纸篓。从那以后,学生没犯过此类错误,并且也给作者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这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形象记忆的方法当然还有游戏、猜谜、多媒体演示等,只要运用得恰当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借助色彩进行识字教学,课堂上笔者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

还有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形近字“晴、睛、精”时,笔者利用幻灯,将这些字偏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在遇到难、易错的字时,借助顺口溜教学,可使课堂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总结记录法。

许多老师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同一个字写错,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写错的原因,也没有去想以后该注意什么。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本子,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每次作业中写错的字整理下来,自己分析字形,并写出注意点,还要经常复习,一来二去学生便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5.演练巩固法。

学生的禀赋各不相同,一堂课下来对于生字词有的只需读过或抄过一遍便能很好地记住了,而有的则需反复地练习以加深记忆。不过当时学得再好,时间一长,如果不去再现的话,也会逐渐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行过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组织学生适时选择好的方法复习便显得至关重要。好动又是学生的天性,我们要想让学生乐学,就得在教学中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样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复习巩固生字时,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1)猜字谜。如“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

(2)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很多,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找朋友”──若干个音节放到若干个生字中去,各自找出自己的伙伴;“换衣服”──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其余同学分别读其音、释其义,讲其用(造句);“捉敌人”──即一群 字词到另一群字词中找各自的“对手”(反义词);“当医生”──成组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诊治其“病”。

(3)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总而言之,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便能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和巩固知识,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而教师也乐得轻松、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58:00 | 只看该作者
“减负”与写字教学
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写字教学方面,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课本的练习中,特意设置了田字格的写字练习,从看到摹再到临写,体现了写字能力的的渐进性,较好地遵循了人类的认识规律。这种设计,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和良苦用心。本人以为,这样的设计已进一步将小学的写字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再也不可等闲视之了!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在对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教学上,有了点滴体会。现将它阐述出来,与各位同仁商讨,也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写字教学中,本人曾走过一段弯路。拿到新教材,刚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我只让学生在教科书的田字格内写字,然后又让学生在田字格练习本上,每个字写一行(8-10个)或两行(16-20个)。虽然在课堂上,我也花心思对每个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指导,但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的字,依然还是很难看。特别是在当天学的生字比较多的情况下,结果更是糟糕,最差时,全班写字的合格率竟在20%以下,优秀率几乎为零。

起初,我还以为学生是刚入学,各个方面均处于起步阶段,且写字又属于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巧能力,此时学生的字写得差,当属情理之中,在所难免。可是,半个学期过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竟是毫无起色。虽然本人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或辅导,用尽心机,嗓子喊得发痛,但受效仍是微乎其微,事倍功半。受师德之谴,本人开始在这方面警觉起来了。察看书法专业的指导书籍,了解书法家成长的故事,但那些东西似乎与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全体学生,还有许多距离,好像有许多“高高在上”、“格格不入”的地方。在这一条路上,“久行”不得要领之后,我不得不从自身的教学方法上来找缺点、想办法。经过反复的钻研教材上的设置和琢磨编者的意图之后,我终于受到了启发。教科书上的写字练习,浅看起来,总觉得有点儿“份量”不够(写字的专门练习,一般每个字只让学生写两个)。出于好奇,我将一部分学生的教科书收上来看看。出乎意料之外,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横平竖直,像模像样的字!虽然笔力上还有显得稚嫩,间架结构上也还有不少的欠缺,但与他们练习本上写的字却是大相径庭,判若两人。对于一个入学不到半年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字,写得已经够好的了。难道在写字教学上也要给学生“减负”?受此启发,我就试着在学生写字练习的数量上,给学生进行“减负”。我一改写字练习让学生每个字最少也要写八个以上的做法,一下子将写字练习的数量减到了每个字四到五个,并且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所谓“万事易做,一诀难求”,这句话的道理,在我的写字教学中,立刻显现出来了。在经过不到二十次的练习以后,本班学生的写字能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写字的合格率,一下子升到了85%以上,优秀率竟接近30%。看到这样的结果,本人虽谈不上欣喜若狂,但说喜不自胜那可是一点儿也不过分。为了进一步探明究竟,我及时地对部分在这方面进步较快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家长们普遍反映,子女在做作业上有了同一种变化:原来是先做完其他的作业,接着是痛痛快快地玩一顿,等到了上学的“临界点”,再万般无奈地拿起语文作业,一阵胡乱的“涂鸦”之后,语文作业数量上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但质量上却是如前所述,写字能力的提高与否,那是更谈不上了。现在,则是调了个头。放学后,一有空就是正儿八经,认认真真地先将语文作业做好,然后再完成其他的作业。这样,我的语文作业,就在学生所有的作业当中,占尽了“先机”。相对来说,其质量当然也要好得多了。通过家访,我明白了:学生写字进步快的原因,除了我在数量上给减了“负”以外,还与由此带来的学生主观上的主动,心理上的耐心,有很大的关系。我也明白了不少的书法家以“宁静可以致远”作为座右铭的真谛了。同时,我还明白了,通过“减负”,学生写字能力提高“神速”,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了。因此,我也得出了一个结论:“精雕细刻”一个字,比胡乱“涂鸦”一百个字,进步都要快得多呀。如此看来,在对学生进行写字教学或写字能力训练时,“减负”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58:00 | 只看该作者
写字教学应留给学生什么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 贺蕾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写字教学一向不太被人们所重视。进入素质教育的新时期,电脑逐渐普及了,练字似乎显得更加没有必要了。然而,新出台的课标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了对写字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因为新一轮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课程功能,即要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迁移到写字的教学上,令它的教学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写字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写写字了。那么写字教学到底应留给学生什么呢?

一、写字教学应留给学生多种能力发展的空间

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其实,写字教学的过程中,始终都在培养和发展着这三种能力。比如,在新教材的写字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横的基本写法后,为了丰富字的表现手法,教师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化横与基本横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怎样表达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纵观写字教学的过程就是“观察——分析——书写” 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必定会得到发展。

二、写字教学应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通过写字教学,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为什么写字可以使人变得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呢?因为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须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久而久之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极有益处的。在小学阶段,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三、写字教学应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为汉字是由线条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块文字。写字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运笔的疾缓来抒发情感和描写意境的。当然,作为一个小学生,一下子要求他们站在这个层面上去理解、欣赏美是有难度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去培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按正确的笔顺去写,注意笔画间呼应的规律,力求先将字写正确、规范、整洁,再是美观。进而,通过名贴欣赏和书法技能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怎样才能更美。最后,用美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追求美、创设美的欲望。

四、写字教学应留给学生一个健康的创新个性

通过写字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课程标准主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这一目标,写字教学园地将是一块滋润百花齐放的沃土。因为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在这一领域向来都有接纳各种美的雅量,不会有人不喜欢隶书而否认隶书之美。在学着去欣赏、接纳别人心目中的美的同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取长补短来滋长你心目中的美。其次,在这一领域一直推崇创新,追求个性化的东西。有位画家曾经说过:“对待传统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又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打进去,是去学别人的,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上,待到打出来时将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一切的创新都始于模仿。所以,书法中的临摹只是学习和继承的手段,这种继承与借鉴就是为了创新。通过临摹,我们在大脑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材料,为今后的创作做量的铺垫。每一次创作都是由量到质的飞跃。不管这次创作成功与否,多多少少都隐蕴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在写字教学中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模仿走向了创新。

五、写字教学应留给学生民族文化的熏陶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汉字只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其实,汉字也是一种文化。因此,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睿智和精华。如,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口耳目》一课,告诉我们汉字的来源及其演变。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的潜能,力求以教材为基点,和学生一起去探究古人的造字方法。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还可穿插几个名家练字的故事,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中国文字不仅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因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更是一种凝聚力。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了解、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和民族的情感,更要了解、体验一种民族精神。

六、写字教学应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

只要留心观察、仔细思考,不难发现新教材中写字的编写有三个特点:1.在重视基本笔画教学的同时,将引申笔画的教学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写字教师应该知道,小学生写字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缺少变化。因为是他们的脑海中,“横”永远都只有一种写法。目前的编排可能对缓解这一弊端有利。2.重视写字的方法,即笔顺。笔顺的对错将影响写字的美观和速度。3.渗透识字方法。比如,“十、木、禾” 的教学,我们将“十” 当作字根,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记住“木”;在“木” 的基础上再记住“禾”。又如,“口、日、中” 的教学,我们将“口”作为字根,中间加一横是“日”;中间加一竖是“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口”在不同字中的形状变化。由于教材的编排暗蕴这一意图,所以通过写字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悟一些识字的方法。

总之,新课程让写字教学的内涵不断得到延伸,写字教学的方法也不断得到完善。写字能释古通今,陶冶情操,好似知识大都市中的一派田园风光,自然、质朴、宁静,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7:59:0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原来并不难
──习作《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学有感
九江市长虹小学 袁卫红
  






  新课程理念提倡“放开手脚,大胆表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合理的设计与精心的指导,习作能力的提高就很难落到实处,“大胆表达”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基于这种现状,作文教学既要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又要注重示范引导,逐步提高习作能力。



  一、兴趣激发──进入习作的情境



  语文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有点“谈文色变”,一听说写作文,就有畏难情绪。教学初,教师播放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动物世界》,既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又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了本次习作的情境中,即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拉近了习作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学片段:



  1.播放录像《动物世界》



  师:这是《动物世界》的片头,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吗?通过观看节目,你认识了哪些动物?



  生:我认识了河马、犀牛、非洲猎豹……



  师:刚才大家说得都是一些在电视节目或书上认识的动物,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在熟悉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些?把它最有特点或最好玩的地方向大家介绍介绍。



  二、句式引路──降低习作的难度



  小学中高段的作文目标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把内容写具体”,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却是是语文老师的一大困惑。在充分进行口头交流的情况下,适时出示句式,就如同给了孩子一根帮助行走的“拐杖”。让孩子借助句式知道如何把简单的短句子写长,如何把包含了几方面内容的一句话分成几句话来写,降低了习作的难度。但又不拘泥于现有的句式,在借助句式的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介绍,给了优生发展的空间。



  教学片段:



  出示范文1:它很漂亮,身子胖胖的,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尾巴大大的,眼睛圆圆的。



  师:读一读,猜一猜,它是谁?



  生:公鸡、孔雀、蝴蝶……



  师:为什么这么多答案?



  生:因为句子中没写清楚这个动物独有的特点,身子胖胖的,尾巴大大的,眼睛圆圆的,有很多颜色的动物有很多。



  师:请看答案!(出示图片:金鱼)说说你看到的金鱼的样子。



  生面露难色。



  师:老师教你一招,把一句话分成几句,把短句子写长,小金鱼的特点就介绍清楚了,请看句式:



  金鱼长得很漂亮。它的眼睛圆圆的,____________________,身子胖胖的,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尾巴大大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



  参照句式,生补充改写片断。



  三、范例展示──明确习作的方向



  中年级学生的习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大部分学生不仅内容篇幅短小,而且语言比较苍白,表达方式比较单一。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学生没有素材可写,而是有素材不知道该怎么写生动。作文指导课中,教师适当出示范例,就给学生指明了习作的方向,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什么样的文章才把事物写活了,让人喜欢看。范文可以是教师本人的下水文,也可以是摘录的精彩片断。



  教学片段:



  出示范文2:它很调皮,也很爱玩,线团是它最好的玩具。它一看见线团就会振作精神:两只耳朵高高竖起,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个线团,身子向后弓起,前爪紧紧地按住地面,随时准备冲上去。



  师:读一读,猜一猜,它是谁?



  生齐说答案:猫



  师:为什么这么容易猜中?



  生:因为这段话抓住了猫的特点来写,写出了猫玩线团时调皮、可爱的样子。



  师:读一读,品一品,哪儿写得好?



  生:(大声朗读)猫的动作写得好。



  师:找出描写小猫的动作词。



  交流,读出小猫的调皮、可爱。



  师:这一段描写的是小猫贪玩的生活习性,准确地抓住了它的动作来写,写得具体、生动,体现了小猫的调皮、可爱。我们在写动物时,也要注意观察,抓住它独有的动作,神态等特征来写,才能写得栩栩如生。



  四、多元评价──激发习作的热情



  评价在作文指导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能否保持学生习作热情的关键因素。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倡导评价主体多元性,引导孩子开展评价与自我评价,通过教师范改,学生自改,小组互改等方式促进习作能力的持续发展。



  教学片段:



  1.师生共同修改一篇习作。(展示台)



  2.自读自改。(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



  3.小组改。(一人读,大家帮助改,写得好的“~~~~”标出,需要修改的,提出建议)



  4.小组推荐:进步较大的(对比说说修改前后的变化;优秀片断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5: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