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7课《奇妙的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0:4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奇妙的图形        作者          
类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学习的内容是比较典型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造型游戏,它也是整套教材中“联想造型”一条横向隐线的延续(如“形的组合”“分分合合”“实物的联想”等)。但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即在本课的创作行为中,不需要事先设定某类形象,学生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造型,并从中获得快乐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设计、创作简练、好玩、奇妙的图形,体验设计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愿望。
学情情况: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富于幻想,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这之前已有一定的设计图形的基础。学生对事物联想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深入。学生对奇妙的图形本身的喜爱是相通的,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将好的构思表达出来。让学生对奇妙的图形的喜爱延伸至对生活中美的发现与创造中。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范例作品、课件等。
学生准备:彩色水笔、铅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奇妙的图形,了解图形的奇妙之处及其用途,同时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掌握几种创意图形的方法,学会设计、创作简练、好玩、奇怪的图形,体验图形设计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创意图形上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体验图形设计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欣赏中掌握奇妙的图形的独特之处和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的图形简练、好玩,既独具匠心又一目了然,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美感。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小游戏开发智力。
(1)先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小的游戏,在白纸上先画一些方向不同的小三角形。


(2)然后大胆想象,添上几笔变成另外一个物体,你能试一试吗?
                        
(3)比一比谁的创意好,谁的速度快,然后互相评价一下。(让几位学生上台画,然后讲讲。)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进行联想热身,进行简单图形的联想。设计元素本身源于生活,把简单的几何形三角形变为新图形。从图形外在的造型角度去探索图形, 通过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激发灵感,打开学生思维。
二、发展阶段
1. 猜谜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美的享受。老师这里有一张特别的图形。
   
我是近视眼,请同学们帮帮忙,数数大象有几条腿?仔细看一看图上的大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是啊,如果我们数腿的话就有四条,数脚的话却有五只,这真是一幅奇妙的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奇妙的图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数大象腿”情境,初步感受了解奇妙的图形的奇怪之处,激发学生对奇妙的图形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明白本次学习的目的,形成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2. 欣赏中挖掘智力。
刚才的游戏是不是开动了你的脑筋呢?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些更加奇妙的图形。
(1)你能看出这幅图形的奇妙之处吗?(这幅图中如果看白色,那它就是杯子,如果看黑色却是两个面对面的侧面的人头,简单的几笔却表现了两样物体,杯子和人头,多么奇妙的组合啊。)


(2)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能给设计师带来灵感,看图片上的人物,他的头和身体穿过了桌子,你们看了一定会惊叹图形展现的奇怪效果吧?难道画家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中用针补衣服?


    (3)你看到过这样的猫吗?它的头被换了,换成什么了?居然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鸟,你能想象一下生活中真出现了这样的猫会怎么样?


                             
(4)刚才的奇妙的图形,你觉得哪一幅图最奇妙?说出你的理由。你能比较出他们设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
(5)老师小结:这些奇妙的图形它们设计的方法不一样,有的是几个物体相互借用,互相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共同生成了奇妙的图形;有的是让一个事物穿透另一个事物;还有的是把不同的事物拼在一起,或进行替换等等。它们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奇妙。设计的图形简练、概括、幽默、想象奇特。(板书)
    设计意图:大量图片都传递着各种奇妙的图形设计,引导着学生从多角度欣赏、评价、比较自己感觉最奇妙的图形。在赏析中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挖掘了创造潜能,享受了快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巧妙地得到了解决。
3. 比较中巩固智力。
这些奇妙的图形,被广泛用于广告、招贴画和插图中。
(1)广告中经常用到奇妙的图形:这样的电影招贴画和电影广告是不是更加引人注意呢?(画面饱满简洁)
            
(2)有的插图也用上了奇妙的图形:鞋子变成了头,脑袋里还有人在办公。德国的幽默故事插图你看了之后会不会捧腹大笑呢?这个是书籍插图(线条流畅具有细节):
            
(3)还有化妆品广告和杯子。(结合产品特点进行联想设计)
         
(4)还有这些名片,猜猜他们是什么职业?(简洁概括)
         
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作者超人的想象力。
    设计意图:了解奇妙的图形的学习方法后,再欣赏生活中奇妙的图形的应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次进行了巩固,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演示阶段
看了这么多作品,有的同学心里会想:这些作品很好看,但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别的同学是怎样做的?
1. 这位同学最喜欢的是猫鸟合成的这幅作品,她也想创作一幅类似于这样的奇怪图形,于是她先构思然后画了几张草图,随后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一张,进行加工、上色。最后作品完成了,她是多么高兴啊!
   
   
你能讲讲你的看法吗?
老师也想来讲讲自己的看法。现在我来改一改,你能总结出这种图形创作的方法吗?大家再一起谈谈。


这种方法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物体巧妙地合并起来,但要简练、巧妙。看下面的图形:认识它吗?


大家讲讲可以怎样来组合?老师用植物替换天鹅的身体,看看是什么效果。当然还可以用其他物体进行替换。


2. 有的同学喜欢这一类黑白图形,我们把这幅图形改一改。会是什么效果呢?


    第一幅先把脸拉一拉,就出现了不一样的脸,当然,杯子的样子也改变了。再把颜色也反过来,效果就不一样了。第二幅杯子里还有冰块,脸型也有变化。第三幅像被两边啃掉的苹果,第四幅更奇妙,变成了四个人,看出来了吗?
   
   当然方法还有很多,看我们用手来变戏法,左手,右手,双手各不同!


  
我们上一届的同学画出的羚羊和心形的黑白稿是不是也很美呢?


看到这个心形我们还可以用工具(榔头)来变,看到榔头我们再来变!你能来讲讲吗?
   
3. 有的同学喜欢这种方法,那就更简单了,你能总结一下这种图形创作的方法吗?


我们来欣赏几幅这类图形,加深印象。
         


4. 还有的同学乐于助人,帮助别人设计名片。
         
用废旧材料做出来的奇妙的图形也别具一格。


当然,创造奇妙的图形方法很多。大家可以在作业时自己创造。
    设计意图:掌握奇妙的图形的设计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难点。怎样设计一个奇妙的图形呢?让学生观察别的小朋友的构思,自主探究。他们从同龄人那里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实践阶段
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一个独特而耐人寻味的奇妙图形,也可以用奇妙的图形为自己或他人做名片。
要求:简练、巧妙。
1. 先构思画一些草图,和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2. 选自己满意的草图,加工成正式作品;
3. 可以画黑白稿,也可以用色彩来表现。
边作业边欣赏其他图形。
五、评析阶段
评价建议:
1. 你觉得你的作品称得上是奇妙的图形吗?
2. 你的作品画得是否简练,构思是否巧妙?表现出新奇的创意了吗?
3. 你能否用简单的语言或文字来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作扼要的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对作品进行点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判断、概括能力。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既能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学生的评述能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凭着自己的感觉,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出一个个奇妙的图形,这与平时的作业感觉是不一样的。老师从你们的设计中感到你们都是一些小小的设计师,我相信在艺术的殿堂里,因为有你们的加入,我们奇妙的图形世界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业要求
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一个独特而耐人寻味的奇妙图形,也可以用奇妙的图形为自己或他人做名片。
要求:简练、巧妙。
1. 先构思画一些草图,和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2. 选自己满意的草图,加工成正式作品;
3. 可以画黑白稿,也可以用色彩来表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20: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