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第7课《美丽的园林》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0:4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美丽的园林        作者       
类型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本课内容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课标指出:“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移步换景,充满诗情画意,追求含蓄自然之美,它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精华;西方古典主义园林,讲究轴线对称,分行列队,有序规整,显示了人对自然的改造,表现出西方文化高度的理性。通过对中西方园林的欣赏和评述,能让学生感受园林之美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美感,从而培养学生珍惜世界文化遗产与民族艺术的情感。
学生情况:
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比、分析等方式,发现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不同之处,感受中西方园林各自体现出的美感。并能自主小结出中西方园林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式、手段:
用情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园林的特点;用观察、欣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园林的美感;用对比、探究等方法发现中外园林的不同之处和各自具有的不同美感。通过讨论、欣赏等方法能小结中外园林的造园特征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出园林不同的美感。  
教师准备:中西方园林局部特写照片、整体照片。
学生准备:炭笔、彩色画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情境体验、欣赏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感受中国园林可游可居的特点,同时能通过对比的方法感受中西园林的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植被和水的造型特点,并能绘制园林一角或全景的草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园林特点,从而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的不同审美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珍惜世界文化遗产与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造园特点,以及中西方园林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通过简单的描绘园林一角体会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美,以及可游可居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唤起回忆
1.模拟“曲径”,进行体验。
(1)请一名同学从教室后门走到前面。
(2)铺设一条“曲径”,这条路和刚才那条有什么不同?(弯曲)
(3)再请这名同学沿着老师铺设的弯曲路线走一走。
(4)说说走时前后有什么变化?(时间延长了,每转一次弯,看到的人和物都不一样。)
2.你走过这样的路吗?在哪里走过?(小区、公园等)
3.下面,我们就沿着这样的小路,一起来游览一座经典的中国园林。
(1)播放“拙政园”视频。学生欣赏。
(2)如果这时下雨了,我们还能继续游玩吗?可以在哪里玩?(亭子、长廊等)
(3)提问:说说拙政园给你的第一印象。
(4)你记住了园里的什么?在纸片上写下来。教师将纸片放在黑板上。
(5)知道我们游览的这座园林的名字吗?它是苏州的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今天,我们就从拙政园开始,一起来了解美丽的园林。
(6)出示课题——美丽的园林。
二、探访园林,感受特征
1.现在,我国的古典园林都是开放的旅游景点。其实,在古时候,园林是家宅的一部分,人们在这里生活。大人在这里会客、聊天、小憩,孩子在这里嬉戏、玩耍。园林的主人在设计园林时,都经过了精心的思考,会和当时的大文学家、画家一起商讨园林的布局。园子里的山石水池、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极有讲究的。(出示狮子林全景图)可以说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板书:建筑、山水、花木)
2. 中国有园林,西方有没有?有,而且西方的古典园林也有它独特的美丽之处,中西方的著名园林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宝。(出示西方古典园林全景图)
3. 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有何相似之处?(都有建筑、山石、花木)
4.下面,班同学将分为三组,深入园林中去仔细观察研究。一组负责亭台楼阁、一组负责山石水池,一组负责花草树木。发现研究主体的造型特点,在园林布局里的作用以及给人带来的美感。
5.汇报交流结果:中西园林对比欣赏。
(1)建筑。
中:(出示建筑图片配文字)
园子里的建筑讲究高低错落,亭台楼阁巧妙安排,变化多端。花间隐榭,水边安亭,长廊云墙,曲桥漏窗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增大、层次分明。多为曲线造型,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常说,花园虽小,游来却曲折有致。
园子里的围墙不高,为的就是将墙外的景物借进园中,增加园里景色的层次。让园中的游览者仰视、俯视都有景。墙上的花窗、又有什么作用呢?
现在想想,刚才我们走的“曲径”有什么作用呢?园中的曲桥、曲径、曲廊左右都有景,随着小桥、小路、走廊曲折一下,使参观者左顾右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离延长,趣味加深。小路曲折,再加上拱门的烘托,更有曲径通幽的感觉。
感觉:小巧、雅致。
西: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多为直线造型。
感觉:宏伟、规则。
(2)山水。
中:我国的古典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园林中的假山虽是人工堆砌,却给攀登者“身在山间”的感觉。“立峰”,就是单独欣赏的石头。这些石头的姿态可以“入画”,才能与园林相配。
(出示颐和园图片)不仅可以在园内造山石之景,还可以“借景”。颐和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昆明湖与万寿山,但是当我们在游玩的时候,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仿佛也都被纳入园中。
感觉:人工雕琢,模拟自然。
西:西方古典园林中一般没有矗立的山石,园中的石头也多为雕塑。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局人物塑像和喷泉。
感觉:讲究科学、图案之美。
(3)花木。
中: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更要具有“画意”,讲究树木的姿态,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园里古老的藤萝和盘区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西: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
(4)小结:通过前面的欣赏比较,说说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特征和西方古典园林的总体特征。
教师小结:中国古典园林虽是人工建造,却像自然天成,通过建筑、山水、花木的巧妙搭配,产生移步换景,充满画意诗情的效果,引用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追求素雅、宁静,表现中国文人亲近自然的追求。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西方古典园林讲求形状、色彩和气派,园中的植物几何形图案讲求对称美、秩序美,人为修饰因素很多,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给人恢弘大气之感。
三、表现园林
1.学生作业:画出你最欣赏的园林一角,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或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画出园林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特点。
2.点评作业:是否体现出相关园林特点;是否利用线条的粗细、深浅不同画出了建筑、树木、山水的坚硬、柔和与疏密的特点了。
3.(出示世界文化遗产标志)我们经常会听到“世界文化遗产”这几个字,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标志。而我们今天所研究的中西方古典园林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说明,这些园林有文化的积淀和深厚的底蕴,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国园林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昆仑山瑶池玄圃、东海神山仙岛的古老神话传说。


四、城市山林,美好愿景
这节课,我们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园林,我们镇江有园林吗?有,在我们镇江,也有美丽的园林。我在一本介绍园林的书中,读到一段介绍焦山顶上的“别峰庵”,你注意过吗?双休日,我们可以拿着相机,当一回小拍客,到焦山寻找一下这个别致的小园林。在我们镇江,有山有水,还有许多值得大家去游、去看的美景,作为家乡的小主人,你如何向大家介绍镇江的美景,如何让镇江成为一座可游可居、风景如画的大花园呢?课后可以用你的画笔描绘一下城市山林的美好愿景。
作业要求
这是一节欣赏课,因此学生在欣赏过后,用铅笔或炭笔在16K作业纸上描绘园林一角,感受中西式园林的造园特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以园林为主题进行创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9: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