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把固体放到水里》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7:0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把固体放到水里


《把固体放到水里》是三年级下册的一堂科学课,主要是认识固体的性质,了解固体在水中沉浮现象。回顾前后教学,觉得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地方处理的还算成功。


一、教学设计理念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
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在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时,原来只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觉得这一步让每个学生参与设计证明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周密性。结果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很多种能证明是否是盐水的方法,包括让这杯水放到太阳地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等。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设计实验方法,在做这一步时原来只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每组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老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并根据组内分工演示,下面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是否合理提出建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又能让下面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如果汇报时只让学生说,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二、要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
教材安排自制盐水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得出的“马铃薯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安排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学生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由此,我让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学生看得很清楚。从上教学,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三、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
在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的猜测是油浮力最大,在猜测基础上,我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认知发生了冲突,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看起来成粘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他们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油倒入水中,证明学生的猜测正确,整个过程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学生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本课教学,我发现科学课上蕴涵无限乐趣,以前知识的多处空白点在教学相长的公论中感悟更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7:09:24 | 只看该作者
2、把 固 体 放 到 水 里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把固体放到水中》。
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用言语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知道哪些固体可沉浮,哪些固体可溶解。
      3、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对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固体在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教学准备:
学生:①草莓、鸡蛋、乒乓球、黄豆、蜡笔、泡沫、回形针、瓶盖、小棒、硬币、橡皮、方糖、玻璃水槽。
    ②高锰酸钾、土壤、玻璃棒、烧杯2只、培养皿1只。
教师:① 学生实验器材一份。
    ② 米(带稻壳)、芝麻和盐、筛子各8份。
    ③彩色树枝1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潘冬子。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他的有关故事。
2、简介故事:在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把红军围困在山上,不让老百姓把盐和粮食等物品送上山,面对这一情况,潘冬子是怎样做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
3、潘冬子把盐水倒在了棉袄上,这不是白白把盐浪费掉了吗?可宋爷爷为什么还夸他是个好孩子呢?他还有没有办法得到盐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4、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固体放到水里,进一步来研究它的性质。(板书课题:把固体放到水里)
二、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1、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固体,谁来说说都有哪些固体?请同学们先预测一下,把它们放到水里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预测。
3、下面请大家把这些固体都放到水里,观察是否和大家的预测结果一致?
4、学生实验、汇报。
5、同学们看到黄豆、硬币、回形针、橡皮、方糖在水中是沉的(板书:沉),草莓、乒乓球、蜡笔、泡沫、瓶盖、小棒是浮的(板书:浮)。看来固体在水中确实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
6、下面请大家把这些固体从水里取出来,(学生取固体),与原来相比,这些固体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7、它怎么会变软变小呢?看来固体在水里除了会沉浮外,还有其他的性质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三、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认识溶解现象
(1)老师这里还有这样一个固体(出示),它叫高锰酸钾,如果把它放入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下面请1号同学从课桌里拿出高锰酸钾和1根玻璃棒,然后把高锰酸钾倒入水里,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看哪个同学观察得最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搅拌一下)
(2)学生观察。
(3)谁来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4)像这样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板书:溶解)像刚才的方糖会变软、变小,实际上是方糖在慢慢的溶解。而如果是像草莓、乒乓球、蜡笔、泡沫、瓶盖、小棒等浮在水面上,或像黄豆、硬币、回形针、橡皮、方糖等沉在水底,那说明这些固体在水中不溶解。(板书:不溶解)
(5)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固体在水中也能溶解?(学生举例)
(6)那么又有哪些固体在水中是不溶解的呢?(学生举例)
2、探究土壤在水中会不会溶解
(1)   那么土壤在水中会不会溶解?为什么?
(2)    土壤到底会不会溶解,让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
(3)请2号同学从课桌里拿出土壤倒入烧杯中,搅拌一下,然后让学生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4)谁愿意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讲给大家听?
(5)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6)归纳:
在《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土壤是由腐殖质、黏土、沙子三部分构成的,把土壤放到水中,其中的腐殖质就会溶解到水中,而黏土和沙子就会慢慢地沉淀下来,所以土壤在水中是部分溶解。
(6)总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把固体放入水中,有的会溶解,有的不会溶解,在不溶解的物体中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利用固体在水中的这些性质,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
(7)例如刚出生的婴儿生病了,他不会吃药片,我们可以把药片溶解在水里,制成药水就便于婴儿吞咽。
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也是像这样把固体与水混合在一起的?
(8)学生举例。
(9)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要把固体和水混合在一起的例子还有很多。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固体放到水里来研究它的性质,通过研究你知道了什么?我们知道了固体在水中有的会溶解,有的不会溶解,有的会沉,有的会浮。
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几个问题吗?
五、 应用
1、分离米和稻壳,芝麻和盐。
(1)前几天张老师从粮店买了一些米,拿回家一看,发现里面有许多稻壳,(出示),另外我这里还有一些芝麻和盐混在了一起(出示),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个办法,很快地把米和芝麻从这些混合物中分出来吗?
(2)请每一小组任选其中一组混合物,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样来分?需要哪些器材?讨论好以后请组长上来领取混合物,老师这里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器材,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拿下去。我们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把米或芝麻分出来,好吗?
(3)学生领取器材。
(4)汇报: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现在米和水混在一起,如果要把它们分开怎么办?
(5)同学们利用这四种固体在水中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有的会溶解、有的不会溶解的性质,把它们分离开了。你们真聪明!
(6)刚才你们把盐溶解在了水里,那么如果我要再得到这些盐该怎么办呢?我们吃的盐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的。
2、解答课前提出的问题
(1)学到这里,你知不知道宋爷爷为什么要夸潘冬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了?那么你认为他们回用什么方法得到盐呢?
(2)同学们说的办法都可行,那我们来看看潘冬子是怎么来解决这件事的。(继续观看电影)。原来他们是用火烧的方法使水分蒸发掉得到盐的。
3、制作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研究的很认真,老师有一样礼物要送给大家(出示)它美吗?它是利用了固体能在热水中溶解,降温后又能与水分离的性质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制作这样一枝美丽的树枝?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来制作的。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8页,自己看一下制作彩色树枝的方法。
(3)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4)这一美丽的树枝请同学们课后去完成,制作好了,我们用它来布置我们的教室,好吗?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2 22: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