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阅读题类文阅读-27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13:4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枚 金 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      ,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又看见        ,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接着看见了        ,这一次它选择                    。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1.画: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2.牧童   牧童太天真   学者   学者太清高    富翁(主人)  回到富翁的衣袋
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  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  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后来这歌(伴侣  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                                        。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
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1.画去:清晰  轻松  伴侣  
2.例: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
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4 16: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