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28 20:2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本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一)教育主题:有创意地生活

  二年级下册教材在前几册“适应与习惯”“共在与共有”的基础上,针对时代对人们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要求,设立了“有创意地生活”的核心教育主题。这里的创造性,重在引导学生有不断改进与创新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养成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意识,使创新意识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遵循学生生活的细节,本册教材聚焦四个主题:日常生活、游戏、环保和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在具体的生活事件中进行创新尝试,培育全方位的创新意识,以实现在创新中成就学生成长的目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每件事都力求创新,则学生有望过上全新的生活,能够获得不断的成长。

  本册的学习主题,针对二年级下学期一些学生习得性无力感的初次出现而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克服自己当前学习中的困难,通过坚定自信、寻找方法、持之以恒、不气馁、不放弃,实现一种内在精神的提升,而不只是局限于技艺性的、方法性的、策略性的锤炼与更新。

  (二)以儿童活动形式为主要栏目

  本册教材主要设计了以下栏目。

  1.活动栏目。本课程是一门活动性课程,旨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技能,提高价值判断的能力和对道德原则的领悟能力。特别是对小学低段的学生而言,活动对其道德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活动并非简单的某项技能的展示或某种体验,而是指向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智慧的获得。

  例如,本册教材第1课中的《我们一起来挑战》栏目,就是一个活动栏目,包含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个层次是学习挑战的方法。前面的环节已经辨析过挑战的内容(哪些事要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着可以试?),在此基础上,本环节首先关注挑战的方法,但教材并不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让学生相互帮助,互为老师,分享应对挑战的技巧与方法。学习挑战的方法与技能是看得见的教学活动,而深层次的教学目的,还包含着同学共进的成长观念的

  养成。第二个层次是现场挑战的体验。小学生对一些没有做过,特别是在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做的事,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要克服“尝试第一次”的畏难情绪。所以,这一层次的重点,在于让小学生增强敢于挑战的勇气,体验挑战带来的成长,在内心深处生发“没那么可怕”的感受,避免日后遇事畏缩。所以说,活动栏目不能停留在为活动而活动上,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获得生活认知、相互帮助的成长方式和乐于参与群体生活的态度,形成有生活根基的道德情感、意义领悟以及价值认同。

  依据活动形式,本册的活动栏目可以分为展示活动、观察与调查活动和实践活动三种。

  (1)展示活动

  这类活动一般要求学生提前作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例如,第4课中的《我们的收获》栏目,就是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画的画、种植的实物、写的种植日记等方式分享自己种植的收获。学生通过自己和同学的展示,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从大家的收获与教训中,总结出种植不仅需要有爱心、肯付出,还要懂得相关的科学常识。第12课中的《展示我的环保搭档》栏目也是一个展示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环保帮手。在这里展示的可能是环保的物品,也可能是环保的习惯和做事方式。

  (2)观察与调查活动

  这是本册的主体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调查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通过简单的观察与调查,深入了解自己生活世界的能力。观察与调查是当代学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观察与调查的目标、任务,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表、调查表等。

  例如,第6课中的《传统游戏知多少》栏目,其中对长辈的采访就是一种通过与当事人对话交流的方式进行的调查。第10课中的《我身边的空气好吗》栏目中的《一周空气质量记录》,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对身边的空气质量进行体验式观察。第11课中的《你找到我了吗》栏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纸的作用。

  (3)实践活动

  这是提倡学生“做”的活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实践深化对生活的体

  会,如第1课中的《我们一起来挑战》、第4课中的《我也来种一粒籽》和第5课中的《选个游戏玩一玩》栏目。另一类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学生改善生活的愿望,让他们体验到自己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是教材设计的“回到生活中去”的环节。如第8课中的《我是安全警示员》和《我们的安全提示牌》栏目、第11课中的《我们来做草稿本》以及第15课中的《一起来,试一试》栏目。

  2.辨析栏目。辨别是非、知道对错,不仅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辨析道德行为,进行道德实践,也有利于建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形成基本的法治思维。对此,本册教材特别设置了一些辨析栏目和辨析课,如第5课中的《游戏诊断会》、第8课中的《在这里玩安全吗》和第11课中《我的苦与乐》栏目。

  同时,本册教材也出现了另一种对生活细节的辨识与体察,可以称为广义的辨析,即明辨、体察生活的细节。例如,第1课中的《我还想试……》栏目,从标题上看没有辨析的意味,但小主持人的提问:“哪些事要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着可以试?”就清楚地提示了这一栏目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辨析生活中可以和不可以尝试的事。这是一种分类式辨析,不完全是简单的对与错的辨析。而第3课中的《这时我要怎么办》栏目,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细致体察自己周围的人与事,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这种将体察情境与选择行为相结合的辨析,是二年级的学生需要发展的能力。在本册教材中,即使是对与错的专门辨析,思考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例如,第2课中的《快乐门诊部》栏目,引导学生将快乐的体验进行辨析,知道不是所有的快乐都是对的(哪个快乐没道理),也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要回避或者能回避(哪个不快乐要挺住),这就与以往教材中简单而直观的对与错的辨析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涉及获得快乐的正当性这样的基本伦理问题了。

  3.讨论栏目。本册教材的讨论栏目,主要指向的是小组讨论。这些讨论栏目虽在标题上没有明确的表示,但教材中的插图都有所暗示,如插图为小组讨论场景的,都可以视为讨论栏目。与一年级上册的讨论栏目相比,一年级下册讨论栏目的范例有了更详细的描述,开始注意教材细节与学生内在体验的挖掘,而二年级教材中的讨论栏目,不仅详细地描述过程,而且更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同时也提示学生对讨论的话题进行辨别与分类。例如,第3课中的《这时我要怎么办》栏目,从体察情境中的细节与人物的需要切入,提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应该如何做才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感受。第10课中的《我身边的空气好吗》栏目,引导学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结合相关科学知识,判断自己身边的空气质量。

  4.儿歌童谣。儿歌童谣,简明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其功能多数是总结、提炼、讨论、辨析或者提示活动的要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材体裁走向多元化,本册教材只保留了少量的儿歌童谣。这些学习材料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多数是栏目的要点或总结。例如:第9课中的儿歌是整个栏目的导语,同时点明该栏目的重点;第3课中的儿歌,是对此栏目的内容进行总结;第12课中的儿歌则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说明环保行为对未来的影响。

  5.记叙文。随着学生识字和阅读水平的提高,本册增加了几处记叙文体的学习材料,主要以叙述的方式展现教材里的学生的日常生活片段、生活事件等,以便跟教室里的学生形成同龄伙伴间的对话关系。本册的记叙文有这样几种形式:类似日记体的儿童自我记录的文字,如第4课中的种植日记,记录学生种植的过程与体验;讲述式的文字,如第12课中以学生的口吻讲述了制作环保搭档的故事;以学生见闻的方式出现的文字,如第6课中描述的爷爷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和第8课中讲述的儿童在玩捉迷藏时遭遇危险的故事。

  6.绘本故事。绘本表达是本教材的一种重要呈现方式,贯穿在教材的所有设计中。图文并茂、以图为叙事主体的绘本,可以降低低年段学生阅读学习材料的难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0: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