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8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介绍端午节的作文300字左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0:0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介绍端午节的作文300字左右
响水小桔灯作文培训中心 —新苗(1)班惠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吗?没错,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有人说是纪念曹娥,还有人说是龙的节日,我认为最著名的要数纪念屈原的传说。相传在楚国有一个人叫屈原,他是一个爱国诗人,他原来在楚王身边做官,受到奸臣的嫉妒,楚王听了奸臣的话,就把屈原流放了。在流放中,他听说自己的国家被占领。他十分伤心于是就在五月五日那天在桥上自杀了。百姓们听了屈原死了纷纷来到汨罗江,渔民划船想把他的尸体打捞上来。有一个老人把米团投进汨罗江,把江里的鱼、虾、蛟、蟹吃饱了,让他们不要去破坏屈原的尸体。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0:00:38 | 只看该作者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你们知道这首儿歌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吗?没错,就是端午节啦!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它还叫重五节、龙日、诗人节、小儿节……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纪念伍子胥,有的说是纪念孝女曹娥,有的人说是龙的节日……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纪念屈原这一说法了。相传屈原是春秋期的楚国人,楚王听信奸臣的谗言,将屈原削职流放。不久,屈原听说楚国被敌军攻占,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江自杀。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与“五”这个数字有联系,人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一起,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7-5-29 11:54:35
7yuu uhuhuhuih uh uuhiouhuljkjhuibh gyguygy rse tyrggghiiiiiiiiiiiiiiizvcbkp]\155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8999999999999999999/985854sd84a8e94f6s8a4f98e74f8aw5a4f98e4f a65w40 65e1s 65aw 056e0 5wea6f aw+fw5+fwa 0
wf605 aw5f456a 40a654e wf56wae4 f6ewa0 aw0a  a aw0 0w56e45f4e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6wf
a 66665x1232fgcvcxvcv.v 32 ++8gghffffffffythbfvfvfgffajdakld
回复

使用道具

地板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9-12-18 13:50:30
GSATYGDUYASGYUDGSYTFGUISEGFYUSEHDFVUIGDGHSDIOFGHUIDJGIUHDRUIGJIOSDFHYUJDGIEFBJHIOUHGOIUDFDHIOVHJDFIGHJKEGTKLJDIOFGJOIDGIUERJGUIERHGUHDIUERGHERUOIGHIUERJGOIEJ;SWGIJOI;QGKLKOISAUOJSW8JOIREGIOHDUIGIDHGD
OGJIOUHEDUILRF
回复

使用道具

5#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9-12-18 13:51:11
RTY 89UAoeigUIDDRSR
回复

使用道具

6#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9-12-18 13:53:06
:cu吃屎把你垃圾垃圾垃圾垃圾负事故已发维C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
回复

使用道具

7#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9-12-18 13:54:11
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泥马勒戈壁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08: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