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1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21.长相思》优秀PPT课件和教案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1:4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2019年最新更新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册)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21.长相思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1:40:39 | 只看该作者

21.长相思.rar (2.95 MB, 下载次数: 5551)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1:40:5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更”。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在读中感悟《长相思》这首诗描绘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通过想象画面、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4.初步了解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古代经典诗词的方法。
    5.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片导入,营造诗境。
教师口述:出示图片,请学生说出插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

总结导题:同学们说得真精彩,这样美妙、壮观的画面写成诗词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板书:《长相思》)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利用形象直观的课文插图导入课题,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补充资料
1.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纳兰性德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词人、学者。权臣明珠之子。纳兰氏,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1676年(康熙十五年)进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为一等。著有《通志堂集》,词作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三百五十首左右。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文人词选中著名之本。纳兰性德性情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族子弟。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为清词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京师中家的思念,写下了这首词。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榆关 那畔 风一更 聒碎
(重点指导生字前鼻音“畔”,后鼻音“更”,整体认读音节“榆”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更(gēng gèng)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gēng 改变,改换,如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经历,如少(shào)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如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gèng 愈加,再,如更加、更好、更上一层楼。
②读一读:为了让同学们更(gèng)好地学习,学校为我们更(gēng)换了教室。
(3)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程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更        词牌名。
长相思    道程,路程。
程        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榆关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那畔      军营的帐篷,千帐指军营之多。
帐        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千帐灯    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        故乡,这里指北京。
故园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此声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四、学习“会写字”
榆  畔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愉—榆”“胖—畔”
加一加:“田+半=畔”“木+俞=榆”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学生练写。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五、借助注释,理解词意
1.课件出示: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六、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学习上阙: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同学们,这是词的上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谁能帮他解决?谁能简单说说它的意思。
2.全班交流。
(1)“山一程,水一程”,写出了什么?(写出了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2)“山一程,水一程”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3)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读懂了什么?(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身向榆关那畔行”描写了军队的动态。)
(4)我们可以用那些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5)“夜深千帐灯”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夜深千帐灯”渲染了什么样的场景?(“夜深千帐灯” 的景物描写 使一幅壮观的军队驻扎图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看似是壮伟景观,实乃内心哀苦之写,白日行军、跋山涉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
(6)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作者由描写白天的人声鼎沸、骏马嘶鸣转入对“夜深千帐灯”的静态描写。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7)“夜深千帐灯”一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夜深千帐灯”一句由动到静,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阙的意思。(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4.指导朗读。
(二)学习下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自己读读下阕想一想,为什么会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谁来说说下阕的意思。(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3.联系上阙进行思考,你觉得“风一更,雪一更”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荒寒的塞外,一整夜风雪交加。是对环境的动态描写。)连用两个“ 更”起什么作用?(连用两个“ 一更”突出塞外狂风卷地、 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不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作者辗转难眠的状态,风雪之夜思乡更烈,这是以哀景衬伤情的作用。)
4.从“聒碎乡心梦不成”能感受到什么?(“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阙“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
5. 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走进营帐、走进纳兰性德,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风一更,雪一更”的动态与“故园无此声”的静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进一步体现了故园的温馨、宁静、祥和。让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6.同学们想象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
方法指导:静态与动态描写
1.概念:静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景物之描写。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之描写。
2.方法:静态描写:就是准确、真实、生动、形象、具体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它能给人以安适甜美,或引人以遐思联想,或激人以哀伤思恋,或为下文渲染铺垫。  
3.动态描写:就在于它是按照时间将景物的活动、变化、姿态、声响描绘出来,它适用于表现紧张、热烈、欢快、烦躁、不安等气氛与情调之描写。
4.运用:《山居秋暝》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这句是静态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把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体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特点。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把山村的自然的静态美和村民们生活的动态美结合起来了。
7.指导朗读。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中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八、学习写作方法:动静结合
1.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再写文中的时候,如果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动静相对,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2.举例:比如王维《山居秋暝》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3.练一练:读王维的《鸟鸣涧》怎么能体会到动静结合的方法?
示例:《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描绘了春山月夜幽静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写了花落、山空、月出、鸟鸣等动景,衬托出春涧幽静的自然景色。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写的是一种静谧恬美的意境:静寂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好似空无一物。而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则是另一种情境: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全诗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九、课堂小结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十、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一、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1:41:02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我既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朗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深化情感。
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在朗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在理解中积累方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在教学中,不但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而且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例如,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在指导学生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朗读感受诗的内容,引导学生读中领悟诗人的情感。
不足之处:教学中对课外资料的搜集和运用较少。学习课文前教师应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相思》的有关资料,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边塞军旅途、纳兰性德故园的情景等有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是人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08: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