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的师德师风论文 师德的“苛求”与压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08:3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倡导良好师德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师德思想与教师职业活动相伴而生,历史悠久。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到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都是教育家们在教育实践中倡导的师德思想,对后世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次随时代变迁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新形势下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完整准确、精辟深刻的概括和表述。

在人类道德史上,教师职业道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教师被视为道德家,教师要适应时代给予的高要求、高标准。韩愈在《师说》中提到“道(伦理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即教师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其超拔之长、卓越之德可承续往圣伦理之道。我们也常说教师是社会良心,在这种崇高的道德光环下,教师不免觉得师德是对教师的苛求。但其实师德本身并不是“苛求”,只不过是教师在各界影响下对师德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与实践。

那么为什么高要求、高标准的师德不是苛求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道德是通过自省、社会舆论、传统习惯起作用的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主要起到评价、教育、师范、指导的调节作用。师德是教师行为对于道德的反映,是作为教师应当遵守的,具有非强制性约束机制,属于自律的范围。

二、师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继承性。教师工作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所服务对象,工作方式、利益观等相对稳定,师德核心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教师观古切今,比较好把握师德的理念与标准。

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示范的方式以自身作为教育手段直接影响着被教育对象的发展,尤其是道德发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是成为教师的逻辑前提,对教师提出道德品质的高要求实质上是教育专业的内在要求。师生教育交往中师德能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影响是一种客观事实,但教师不用必须做到以高尚道德引领学生发展。教师要对自身有基本的道德要求,首先是一个追求道德完善的常人,不在学生面前暴露为一般人所不能接受的道德瑕疵,其次在注重身教同时,不过度强调道德示范,不将道德观念强加于学生,削弱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四、师德具有实践性,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职业道德的水平。道德始终不止于言说,它需要行动证实。师德建设回归教育职场,使教师在职场中、在追求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成为师德实践的积极主体,实现教师道德的自主发展。但师德不只是外在的、客观的伦理规则与秩序,教师师德形成也不是一个道德理想规约、模造的外塑过程,它本质是教师自我实践的探索,是教师专业实践的内在需求,解除了教师的实践焦虑。

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儿童,而教育必然会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各个方面的影响。从学生和家长方面来讲,学生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提供服务的儿童,儿童自身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及自身的道德、人格的影响。正所谓“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家长自然希望老师不仅是孩子学识的教师,亦是孩子道德行为的模范,这在无形中对教师提出了学生与家长角度的师德要求,潜移默化中渗透进教师对师德的理解,一些专业素质不过关的老师就会出现极端的师德理念与实践,认为教师必须具有高于学生的道德水准才能成为道德之师;从学校角度来讲,考评制度的错位也使教师对师德重点的把握产生偏差,以业绩为前提评价教师师德品行,难免让教师形成错误的师德的实践形式与方法;从社会角度来讲,师德建设教育下,教师熟稔“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尊重家长”等抽象化、口号化的道德训令,师德榜样的情感教育内化方式中,教师处于由外而内的“被师德”状态。反映道德训令的先进师德典型报告或故事虽极具感染力,赢得教师的共鸣和认同,仅让教师对于师德的理解停留于抽象化的情感,对教师将师德内化为专业行为动机,主动体现于日常教育实践少有助益。教师在对师德的错误理解下,很难进行正确的教育实践,与时代对师德的要求产生冲突,教师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下便会觉得师德是对教师的苛求,产生不积极的心理压力。

但无论师德是否苛求,它都会带给教师一定的压力。

首先,从职业方面来讲,任何职业都是有压力的,没有压力的职业是不存在的。没有了职业的规范,慢慢地职业也就没有了发展。职业与道德是并存的,当一项工作发展成职业时,道德中发展出职业道德的分支也就伴随而生。教师也不例外,教师职责和劳动特点决定了老师要具备较高的师德,但享受轻松无压力工作的职业心理与师德的标准及理念的之间的矛盾正是师德带给教师压力的一个方面。

第二,从压力阶段含义来看,有研究者提出压力是对个体要求与个体的应付这些要求的能力不相符合的程度,JenniferNias将教师压力划分为五个阶段:良好压力阶段、动力短缺阶段、症状发展阶段、危险期阶段、崩溃阶段。而师德对于特定教师都有其特殊压力根源,教师师德压力阶段依据教师个人品格、价值观、能力等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而定。在我国,师德造成教师压力的根源与社会环境、学校组织管理及教师自身因素有着很大关系。

社会根源方面:教师承受着较高的社会道德期望,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传承并不断创新道德文化的重任;而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与其它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与信任程度并不很高,教师在师德实践中易受质疑,工作难度大,心理产生不平衡感。

学校组织管理方面:学校从师德角度对教师的任用、评价、培训、激励等教师管理方面存在的偏差是教师产生压力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学校中广泛进行的师德教育改革及试图对新的教育价值及教育观念的灌输也是形成教师压力的重要因素。

教师自身因素方面:教师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不能对自己的师德理念与实践有一个全面而充分地评级,造成自我判断上的不当,容易产生理想和现实间的矛盾,以至于面对挫折悲观失望,紧张焦虑;教师的个性品质也是压力产生的因素之一,性格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与同事间缺乏教育交流都容易使压力感加强。

在这些压力源的影响下,教师大多停留在动力短缺、症状发展阶段,个别严重的甚至发展至危险期和崩溃阶段,很少有教师处于良好压力阶段。严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和影响教师工作能力正常发挥,使其难以有效履行职责并导致教学质量降低,还会极大地削弱师生关系,不利于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最后,从师德实践来看,在社会文化发展多元化趋势下,教师不能放弃以身作则为学生示范社会核心道德价值、基础性道德价值。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是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实践者,底线师德与崇高师德二者不可偏废。教师应该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如果师德高尚性超过了教师所能承受的范围,教师就不得不付出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代价,甚至牺牲个人幸福,如投身工作而淡漠亲情、友情等。无论是把握师德底线,追求更高教育境界,还是长期处于超承受状态下,教师自然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师德不是对教师的苛求,但它确实会带给教师一定的压力。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把握好自己的心理调控,提高自己的职业信心,才能处于良好压力阶段。压力永远不会消失,有压力才有动力,当教师在师德规范的钢丝上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课堂时,才能享受自己的职业人生,职业幸福,甚至职业压力,才能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德理念与实践行为的好老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08:39:31 | 只看该作者
出自  张艺函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8: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