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与反思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1. 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泻、鳞”等6个生字,“泻、潜”等7个会写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3.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难点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
系。
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在读中悟,悟后促读。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和人物的品质。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2.在教学中采用朗读、联系上下文、引入资料、抓重点词语等教学方法突破重点,采用朗读、想象等教学方法解决难点。
3.排比、设喻,连珠喷发。如文章的第2自然段,在描述少年中国时,就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和比喻句。像这样集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表现手法于一体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像这样大面积连珠喷发的语言气势,可以说是梁启超“新文体”的一个十分耀眼的特点。
4.激情滚滚,一气呵成。梁启超的文章,得力于气势,而气势则得力于激情,激情则得力于感愤之深重。有了真实、激烈的情感,文章才有了逼人之盛气,作者才能“纵笔所至不检束”,“情”“气”所至自成妙文。
1.预习提纲
(1)激情导入,简介作者。
(2)疏通文义,质疑问难。
(3)细读课文,品悟感情。
(4)再读课文,学习写法。
(5)探究异同,励志豪情。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资料;教师准备本课的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泻、鳞、惶、胎、履、哉”6个生字,会写“泻、潜、试、胎、皇、履、疆”7个生字,熟练认读、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理解题目意思,了解时代背景。
3.读通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少年英雄》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
2. 在100多年前,20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中国就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个人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节选)》。
(板书课题)。
3. 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师:这么理解也不错,如果把认识再推进一步,你们会发现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课件出示时代背景)
20世纪末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大清帝国处在崩溃的边缘,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政治改良的方法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作“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他听到日本人谈到中国的时候,都说中国是“老大帝国”。
师:(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老大”的意思就是年纪大了。跟“老大帝国”意思相反的是“少年中国”。日本人之所以这样说中国,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地走向“衰亡”。“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4.看到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这个“少年中国”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个未来的中国。
师:说得好极了!“少年中国”是未来的中国。那“说”又指什么呢?“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说”是用于议论的,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议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