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有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22:0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套2019新人教部编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单元、期中、期末总复习题试题免费下载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小学教育部审定新编教材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试卷内容预览:


期中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6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昂首(yánɡ)        横贯(ɡuàn)        步骤(zhòu)
B.手绢(juàn)        捐款(juān)        冰雹(báo)
C.曲折(qǔ)        慎重(shèn)        少女(shào)
D.惩罚(chěng)        倒塌(tà)        斯文(sī)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3.在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后打“√”,不对的请画出来并改正。(3分)
(1)提岸   滚动   鹅卵石(  )
(2)纪录   叶柄   楞住(  )
(3)日暮   吟唱   劈开(  )
4.按感情色彩将下列词语分类。(4分)
满意 欢快 阴谋 叫嚣 顽固 敏锐 卑鄙 坚强
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做题。(10分)
人(  )人(  )  (  )崩(  )裂  横(  )竖(  )
愤愤(  )(  )   随(  )而(  )   (  )(  )力竭
ABAC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C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数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人很疲劳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1)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3)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
(4)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7.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女娲心里难过极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使有骤雨,这隧道也立刻马上就会干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5分)
8.下午放学后,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有两个低年级的同学把垃圾倒在学校外面人行道旁的排水沟里。请你根据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10分)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在文中作者把爬山虎的细丝比作____________,把爬山虎的脚比作____________。
(2)蟋蟀的住宅的出口处总有一丛草掩着,这丛草蟋蟀是不会吃的,因为这丛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暑假,小明和爸爸去庐山游玩。爬上山顶时,小明不由得吟诵起《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检测台(24分)
(一)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________),没有(________)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_)。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0.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11.根据选文内容写出加点的“嫩”的意思。(4分)
嫩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嫩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大自然的一种现象——风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我们来说,风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它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它像个慈祥的母亲,用手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它又像个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22:13:44 | 只看该作者

期中检测卷.zip (31 KB, 下载次数: 5709)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22:13:57 | 只看该作者
期中检测卷
一、1.B
2.僵硬 逐渐 庄稼 卧室 葡萄 枯萎 血液 悲惨
3.(1)提 堤 (2)楞 愣 (3)√ 
4.满意 欢快 敏锐 坚强
阴谋 叫嚣 顽固 卑鄙
5.山 海 天 地 七 八 不 平 遇 安 精 疲 人山人海 愤愤不平 横七竖八 精疲力竭
6.(1)比喻 (2)排比 (3)拟人 (4)设问
7.(1)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女娲心里怎么能不难过呢?
(2)即使有骤雨,这隧道也立刻就会干的。
二、8.示例:小朋友,你们好!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垃圾倒在排水沟里,会导致排水沟堵塞,到时候这里就会堆积更多的垃圾,成为一个垃圾场。蚊虫多,细菌多,学校的环境也会遭受污染的。请你们让垃圾进入它们自己的家吧!
三、9.(1)叶圣陶 蜗牛的触角 蛟龙的爪子
(2)可以使蟋蟀的家变得隐蔽,不容易被发现
(3)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一)10.均匀 重叠 空隙
11.颜色浅 初生而柔弱
12.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长大了的叶子绿得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13.连续观察、仔细观察。
(二)14.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它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它像个慈祥的母亲,用手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它又像个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
15.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势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16.(5)√
17.示例:以后的风可以受人控制,能刮走雾霾,使天空变蓝;夏天能随时为人类解暑。
五、18.思路点拨:补充的对象没有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但是在文中一定要写出这个对象存在的价值。你可以写自己变成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写出他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如何为人类造福;也可以写自己变成某种动物,写出这种动物是怎样克服困难,勇敢生活的……注意构思新颖,中心突出。 例文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3: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