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B 解析:镁带燃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并且容器是密封的,不与外界相通,所以容器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2.C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故A选项错误;10 g氢气和10 g氧气混合后点燃,两种气体反应质量并不相等,氢气不能完全参加反应,所以产物不是20 g,B选项错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相等,所以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3.D 解析:当反应物有气体时,气体生成物化学式后面不标注“↑”,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没有配平,错误;C选项没有填写反应条件,氢气后面也没有标注“↑”,错误。
4.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得参加反应的y2质量是6 g,则x、y相对原子质量比=∶=31∶1。
5. D 解析:图中反应前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但不是都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6. 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
7. C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氧气质量减少了48 g,水的质量增加了27 g,W的质量减少了23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二氧化碳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44 g,所以X质量为50。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求出W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8. B 解析:本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数目相等求出X的化学式为C2H6S。
9. 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甲减少16 g,丁减少4 g,丙增加20 g,所以是甲和丁化合反应生成了丙。而乙的质量肯定不变,但是不一定为催化剂。
10. C 解析:由题意知道A、B、C三种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物质D。第一次反应完成,A、B、C三种物质中至少一种完全反应,再增加C后完全反应;则A和C恰好消耗完毕,则两次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如下:
A + B + C D
第一次:9 g 6 g 15 g 30 g
第二次:6 g 10 g
最终得出反应中A、B的质量比为3∶2,故C选项正确。
11. 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 解析: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温度很高,直接落到瓶底会炸裂瓶底。
12. (c+d) g (b+c+d-a) g
解析: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质量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
13. 碳 氧气 二氧化碳 3∶8∶11 点燃
14. N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15. (1)2H2+O22H2O,3Fe+2O2Fe3O4
(2)2H2O2H2↑+O2↑,2KMnO4K2MnO4+MnO2+ O2↑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记住各种物质反应生成什么,然后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步骤去完成所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和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的标注。
16. ①O-A ② A ③A-B 解析:锌和过量的H2SO4反应,生成的H2的量与锌的质量成正比,应该是在O-A处;过量的锌和H2SO4反应,生成H2的量由H2SO4的质量决定,继续加锌生成的H2的量不再增加;锌与适量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说明两种物质均无剩余,反应在图中的A处。
17. 2C21H30O2+55O230H2O+42CO2
解析: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除了要全面掌握反应物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要会正确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二要会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三要会配平化学方程式;四要会正确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本题主要考查后三条。具体步骤如下:以标点的原子作为配平的第一对象,即
C21H30O2+O215H2O+21CO2
配平顺序 ③ ① ②
去掉化学式前分数的字母,即为2C21H30O2+55O230H2O+42CO2
18. (1)大 (2)是 (3)2HgO2Hg+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