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的到来,自从国家规定法定假日后,端午节这一个在我国留传了很久的节日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家乡的端午节从儿时记忆最深的便是戴香囊、戴百绳、吃粽子,给门楣上放艾草。那个时候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意义,只知道在节日的前几天盼着吃粽子、戴香囊、戴百绳。百绳是妈妈用几种彩色丝线编来自做的,香囊是用各色好看的花布缝制的,不像现在的端午节可以去街上买来戴。至于找艾草拔来放在门楣上那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只管戴了香囊和百绳,在一起看谁的香囊和百绳漂亮。粽子在那时能吃到也是挺稀罕的事,因为包粽子要用芦苇的叶子来包;家乡种植芦苇很少,我们镇上到现在我只见过一户种芦苇的人家,那是相距我们村很近的一个村子。站在我们村的这边沟畔便可望到对面人家院畔下边的滩地里种植的那一小块芦苇。听大人说芦苇主要用来编席子用的。
记忆再深的一次端午节是妈妈请了村里的大奶奶来家里帮忙“拔丝,”记得是春天桑树刚发芽时养的蚕,等到了端午节时已结了好多的茧子,这时需要把茧子拔成丝,“拔丝”是一门绝活,拔出的丝须粗细均匀,在“拔丝”的过程中也不能断线。一般没技巧的妇女是拔不好丝的,不是粗细不匀,就是在拔的过程中断了。记得妈先在门前的梧桐树下支起一口铁锅烧水,等水烧开了开始均匀的下茧子,大奶奶拿起三角“拐子”娴熟的开始拔起丝来,我们小孩子只觉得是一件稀奇的事,便围在跟前看。请大奶奶来帮忙家里自然要多做些好吃的饭菜,加上又是端午节,饭桌上更加丰盛了些,在那个较贫困的年代能吃到一顿好饭菜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真是一件高兴的事,所以留在心中的记忆就很深了。
再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在小县城参加工作了,每到端午节的前几天,街道两旁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香囊、百绳,给小城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有好多香囊、百绳的做法也与儿时的不一样,有的点缀着一些小铃铛,有的点缀着沁人心脾的小香包,很是可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的挑选。粽子也不用包,可以买来吃,我不大喜欢吃粽子,所以也去买,除了与家人一起聚餐,饭桌上在亲人的劝说下才吃一个。在城里如果懒得去野外拔艾草也可以买来。
生活条件好了,现在城里过节什么都可以买得来,用不着动手去做,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老一辈人对待过节依然是那么的认真,一点也马虎不得,像今年的端午节婆婆专门买来五色线,用砣拧成百绳亲手戴给我们。当我看到婆婆用砣拧百绳的瞬间,不由心生一种敬仰,更让我感到的是对未来端午节的遐想,待到我们以后年龄大了,会用砣给我们的小辈拧百绳戴吗?还会拿起苇叶包粽子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