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听了一节数学课《小数与单位换算》。上课之初首先进行复习,一个是直接写得数,另外是进行单位换算,都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关。在探究新知环节,老师首先出示的图片,图中有4个孩子的身高数字,有的是用小数表示的,有的是用分数表示的,有的单位是米,有的是厘米,而题目要求是从高往低排列。学生看完信息,老师说:“我们把这4个人的身高从高往低的排列。”学生听完命令瞬间来劲儿,情绪高涨,准备行动。可突然老师又说:“停!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觉得这一组数据怎样?”学生说:“太乱了!”老师又说:“我们可以把它变成统一单位,比如80厘米可以等于多少米?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成的。”就这样,课堂一步一步的落入了俗套。看似有条不紊的进行,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在这样的拉锯战中丧失殆尽。听课习惯好的一直在听,而其他的孩子就开始各种跑神。
仔细分析,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本身排列这四个数字,难度不大,多数学生应该会排。二是,在漫长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已经失去了兴趣,没有探究的欲望。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和老师商定修改方案:上课的时候,首先大胆的让学生去排列。让学生先试试水,如果排对了,说明他已掌握,在全班展示时,她可以是小老师,还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做错了,他一定会特别想弄明白错误的原因,因此在老师讲解时,会听得格外认真。
在这样的建议下,又在另外一个班进行了试课,课后反馈,的确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效果也不错。我想:我们常常说把课堂还给学生,然而却基于对学生的不信任,又常常紧握学习的主动权不放。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听课的兴趣,也不会释疑问难,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有人说,教知识容易,教学生会学习不容易。的确,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更要具有前瞻性眼光。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所以,亲爱的老师,请无限的相信孩子的能力吧,请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哪怕是错误也不要怕,因为每一次错误就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在错误中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