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经常说“有教无类”,你是怎么看这句话的?
“有教无类”指的是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裕都有取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提醒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凭个人好恶、孩子的个性以及家庭背景等给孩子贴标签,要以教师的大爱,平等的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它彰显的是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学校和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有教无类强调无论高低贵贱、种族出身,只要一心向学就可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性相近”强调人皆可成才的可能性,“习相远”突出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教师要正确面对每个个学生的个性特质,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促成每个孩子的完善发展。
当然,在坚持“有教无类”的同时,也应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花,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善待孩子的个性发展也是遵循人本理念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评价机制,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以所谓的“好学生”作为标准去要求每个孩子。要因势利导,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尊重并完善其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更加完善的人。
后半句是“以文化人”
轮到我的时候,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领我进入二楼正式的面试室,门口有凳子,坐下稳定情绪一分钟不到,就进入关键的考试室,一进门有一把椅子,一张桌子在前排正中,桌上一页考题,一张纸,一支笔,只报自己报考的岗位代码、序号。主考官口述规则,然后开始计时,六分钟内审题、思考、答题,最后一分钟面试官会喊停。大约十个考官坐在考试座位的对面。今年的考题有两道,第一道是公共类的综合分析题,
大致是:在教育方面,谈谈你对“有教无类,以文化人”的认识。
谈谈你对“有教无类,以文化人“的理解?
答:有教无类,这出自于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彰显的是一种在教育面前,不分种族、国籍,富贵,贫穷,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和全民教育的思想。
以文化人,出自于《易经》本意主要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等,以教化天下苍生。"以文化人”为教师教育学生提供了一种好的方法。即以“润物细无声”式的浸育和濡染,和以不断更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化人,以勇于创新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法激励人,以关注民生、兼济天下的涵养和胸怀造就人。
第二道题大致是:在我市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授课教师A的最后结束语是:“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讲完了。”授课教师B的最后结束语是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完了”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第二道题【参考答案】这两句话的主体不一样,新课程提倡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者,“讲”字表达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只是讲完了,学生有没有学完呢?“学”字表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真正学到了,教师才算完成了任务。
第一天按照比赛规则,每个学科按照录取比例,把符合1:3的入围老师留下。
第二天,9号,程序基本和第一天一样。但是,是专业方面的考试,提前一分钟进入考场楼层,等候,进入候考室,看到一本教材及几页稿纸,从看到备课只有10分钟,其中,到8分钟会示意你要前往面试室,只准带着备课纸,教材留下。就是说10分钟包括在你考前见到考题后的总时间。
我 匆忙写下流程,未记下要点,在面试中只说流程,没有内容、细节、亮点,板书就写了一个标题,导致得分很低。
去年的讲课可以带着教案今年的讲课却任何都不让带,有一个同事说,他过于紧张,题目都记错了,不知道四幅画都写了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