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周因为教研室的下校检查,有机会进入区内几个学校听课学习,因为是历史专业的所以只听历史课,几天下来有些感悟,略记如下:
一、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学科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相关学术资料,领会、把握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老师在编写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时才知道哪些是必须训练和培养的?那些是可以放到次要位置的。
二、课堂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主阵地
在我们理解了本学科学生要实现的核心素养之后,就该考虑怎么落实了,有老师认为可以通过复习、课后习题、总结等来实现,这种做法恰恰把最关键的课堂忽视了。
我们的知识目标要在课堂上实现,同理能力目标也要在课堂上实现,但是听了几节课后发现很多老师都是更加关注知识的传授,没有把历史学科的能力训练贯穿在课堂上,主要问题是:1、没有把学科学习的方法贯穿在学习环节中,比如:让学生总结某个史实直接给学生展示了一个表格,而不是让学生设计一个表格。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老师主讲而不是引导学生设计年代尺、大事年表、思维导图....2、问题设计只关注史实,没有引入深层次思考,如: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其实可以变为“请在列举张骞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史实上论述其对汉朝和西域及欧洲的影响?”3、活动设计没有培养学科素养的意识。很多老师只是停留在问题的处理或知识的处理,站的高度偏低,没有把学科素养的培育纳入其中。
只有每一个学科、每一个教师真正把课堂当主阵地,切实把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相融合,学科素养才会真正落地生根。
偶有所得略记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