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骨干教师研修交流汇报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21:0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参加了XX省实验学校举行的教师岗位实践研修班,让我的一些困惑得到了答案,同时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很多问题。我感触最深的几点是:
一.教师引领的精细化。
就我听的两节中年级语文课来讲,老师首先从“破题”入手,逐步引领,让孩子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比如三年级的《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把“昆虫”加上了重点号,再读:“你了解了什么?”再把“装满”加上重点号,再读:“你又了解了什么?”一步步引领,让孩子产生疑问后再追问:“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孩子就会提出:“谁有这样的口袋?为什么口袋里装满昆虫?装满了什么昆虫?结果怎样?”然后把学生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最后试着根据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上的引领,会让学生关注的焦点更集中,学习目的更明确,事半功倍。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在做简单的点拨,进一步引领孩子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就是:语言力求简练,既要说出主要内容,又不能过于简单。这样感觉会很轻松。
还有批注的引领,我平常有时会把一个大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批注,实践证明,学生就会感觉漫无目的,无从下口,结果汇报时只有少数优秀的孩子在参与,其他的孩子可能从始至终都是一头雾水。但是如果我们批注的点缩小化,聚焦化,明朗化,就一个重点段落或者一段重要的话进行研究、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批注,交流,孩子不但会有所得,还会逐步掌握学习方法。重点问题解决了,再由此扩散开去,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第二,问题切入的巧妙化。
邢XX老师执教的《欲速则不达》一文,在学生总结完主要内容后,教师顺势利岛:景公几次嫌车太慢,最后竟然徒步跑开了,原因是什么?引领读第一段。生会回答:丞相晏婴病重。师:重到什么程度?然后集体关注“危在旦夕”这个词,理解词义。紧接着老师提出:晏婴的病重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重视呢?出示晏婴的资料课件,知道晏婴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教师再引领:所以景公太着急了!着急道什么程度?读 2—5段:你能不能用一个词、两个词或者三个词……画出景公着急态度的变化?至此,教师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正式切入重点研究的问题,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就能更好的体会景公的焦急心情。事实也正是如此,水到渠成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还有《普罗米修斯》,这篇文章在北师大版是五年级的课文,在我们人教版在我们现在真学的四年级下册,文章内容有所不同,但情节大同小异。教师处理时,切入点是他遭受磨难的一段,问题是:默读课文,想:文章哪里让你感到最震撼?开始就摄人心魄,抓住学生的心,然后进行引读,体会。再引入:他为什么这样做?引入重点研究的问题。这样巧妙又恰到好处的切入使课堂显得非常饱满,而且充满生机。
就这篇课文,我还要补充一点,我聆听了他们五年级的集体备课,很受启发的是:教师在备课时,都会做到心中有学生。他们会时刻关注学生认知能力,是啊!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就一篇文本的理解,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教师在预设时,他们就会充分考虑:如果学生找到的最震撼的地方不是这一段,怎么办?或是引领,或是忽略,都要事先预设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第三,评价语、点拨语的多元化,人文化。
在他们的课堂上,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和风细雨般的评价和点播,评价中都会包含着鼓励、赞赏和期望。而且评价内容是多元的:关于习惯的,学法的,行为的等等,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很少听到“你真棒!”“你读的真好!”这样简单敷衍的评价,如果有“你真棒!”也一定会有“你都敢这样大声地读课文了!”这样的话来告诉学生你真棒的理由。是啊!我棒,棒在哪?我读得好,好在哪?哦,原来是这样啊!孩子会有努力的目标。还有:“你都关注到了写法,你真了不起!”这时孩子的眼神都是自信的!还有:“写完的同学,用你的行动告诉我,真好,你已经和我心有灵犀一点通了!”是啊!谁不愿意和老师心有灵犀一点通呢?相比之下,我们的一句“写完的坐好!”是多么强势,威严啊!其实你就已经和孩子无形的拉开距离了。还有诸如邢志敏老师的:“夸夸你的后背,因为他那么精神,和你表现的一样棒,!”“和你的椅子说说话,让他站稳,不要再调皮。“真好!书声琅琅才是最美的境界!”这些评价与都是那样娓娓动听,让人乐于接受。除了口头语言评价以外,肢体语言也很重要。在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老师微笑着注视,眼神中充满着赞许;或者点着头竖起大拇指,都给了孩子极大的鼓励。
第四、读写结合点的合理化。
“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突出了运用语言的重要性。运用的途径是什么呢?就中年级来说,我的理解就是口语交际和练笔、写作。要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练,我们要想的问题就应该是:我们得什么?练什么?所以切入点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切入点的选择要紧扣文章中突出的写法,表达方法,结构等。邢志敏老师的《欲速则不达》的读写结合切入点是:结合文章中景公“焦急、十分焦急、心急如焚、索性”的态度变化,
写写你生活中发生的事。教师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的三个场景,指导用上关键词进行练笔。我在培训期间讲《扁鹊治病》,由于文中的对话比较突出,于是我设计了小练笔《穿越时空的对话》,以:“蔡桓公已经奄奄一息了,我来到他的床前为开头,”写一写“我”和蔡桓公的对话,这样就和文章的主要写法接轨了。例如学习《太阳》,就可以运用作比较、对比、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一下我们的操场;《乡下人家》就可以抓住文章语言清新质朴的特点,写一写冬季的景色等等。这不光是在学习用用语言文字,而且还落实了课标中“每天语文课上要有10分钟的写字练习”的要求。其实想一想,这些工作我们也在做,但就我自身来讲,存在的问题是:1. 切入点找的不够恰当。2.练习目的不是十分明确。  3.教师缺乏细致、有效的指导。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第五、归纳、练习的科学化。
    在这一方面,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思维导图”的利用。这就是教师和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我尤其喜欢的是单元思维导图的利用。大家可以看到,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一览无余。学生能自己找出问题,自己绘制,效果一定会强于教师一遍遍的总结重复。说到这里……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东尼·博赞。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中国应用思维导图大约有20多年时间。所以我就在想,我真的需要加强学习!因为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省实验的老师和同学那种内在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向学习型、研究型、专业性的方向努力,尽管我们还不能在一时之间有多大的改变,但是至少我们已经有了方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21: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