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论文 洗尽铅华现本色 ——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工具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4:5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标》开篇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其具体的范畴。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人文性”则点明了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取得的种种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实现的目标。这是《语文课标》传达给每一个语文教师的任务。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确是这样,一篇文章,一段话,乃至一个词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观点、倾向、感情。立足于文本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是“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而语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文章”,就有了意思,所以“语文”就具有了“人文性”。这个不说大家也明白。如果学习字典、词典能掌握母语,那就没有“文道”之争,也就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回事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如是说。

下面我就以《再见了,亲人》一课为例来谈谈我对其的解读。

上课伊始,我做好情感的铺垫:“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1950年10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1953年,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咱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1958年志愿军回国时,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动人情景。”

接着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课文,听得是那么的专注,他们被深深地打动了。

教师情深意切的范读有一种磁场效应,能最快捷地使学生进人课文的情感氛围。

“现在你们想读这篇文章吗?”我问。“想!”学生异口同声。“那好,请你们尽情读吧。”教室里响起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当学生投入地读完了课文后,我让学生细细地回味,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畅所欲言:

“我很受感动,朝鲜大娘为了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大娘冒着炮火,不怕牺牲,给志愿军送打糕。”

“小金花很刚强。”

“大嫂架着双拐,背着孩子,送志愿军送了几十里还要送,她不想和志愿军分离,她不想让志愿军走。”

“大娘和小金花都不想让志愿军走。”

“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再停留片刻!志愿军战士也不想离开朝鲜,不想离开朝鲜的亲人。”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中朝人民的友谊很深厚。”

……

第一遍读课文,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读得最投人。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的,必是课文最精彩的、他们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内容。我又抓住这一点,及时地鼓励学生敏锐地感受,并且请学生再来读一读,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能发现什么问题。

“谁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学生读书之后,我启发道。

“大娘把伤员看得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

“小金花和她的妈妈为了救侦察员老王,不怕牺牲。”

“大嫂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挖菜。”

课堂进行到这里,应当说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直接感悟。

“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我继续追问。

几位学生先后提问“雪中送炭”、“代价”、“噩耗”等词是什么意思。

“小金花既然是一个刚强的孩子,可她怎么哭了呢?她到底算不算一个刚强的孩子?”

“志愿军为什么管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叫亲人?我们管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才叫亲人。”

“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她们为什么对志愿军这么好?”

……

提出问题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梳理问题,确定重点问题:志愿军为什么称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亲人?朝鲜亲人为什么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并引导学生继续读书,说明可以朗读,可以小声读,也可默读,还可以和同学讨论。

通过读、议,学生明白了: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她们不是亲人,可是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另一方面,朝鲜亲人之所以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是因为志愿军战士同样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在保卫朝鲜人民,帮助他们赶走侵略者。

至此,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这个过程,是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智力劳动乐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课文是那么的接近,他们和文本进行着直接的对话;他们的阅读技能在阅读的实践中得到培养,心灵在阅读中得到熏陶,精神在阅读中得到净化。

朗读和背诵是语言的积累,也是情感体验的升华,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记忆和感悟。“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但比亲人还要亲。看着年迈的大娘、幼小的金花和架着双拐的大嫂送了一程又一程,看着大娘随风飘散的银发,看着小金花迷茫的泪眼,看着大嫂额头的汗水和背上熟睡的孩子,假如你就是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你有何感想,此时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教师深情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段练习朗读,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的情感渐渐与作者、与志愿军战士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共鸣。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能背诵了。

最后我让学生想一想:在这分别的一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些什么呢?写一段话或者说一说。

这是一项语言训练,也是一次换位的情感体验,由此学生对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会有一个更深刻、更真切的体会。

针对此次教学过程,我认为: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人是一棵芦苇,但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教育的着眼点不是知识,而应放在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体性、发现自我价值上。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实现多方面的沟通、汇聚和融合,从而达到“对话主体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建,完成新知识与理论的生产与创造”。通过阅读思考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强领悟,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课堂气氛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与见解,力求起到激发和促进作用;要善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去领会文本的意义,去探究文本的多维内涵,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思考探究问题并得出结论。在案例中,当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直接感悟以后,我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当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后,又给了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梳理问题,确定重点问题。更为可贵的是,我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继续读书,可以朗读,可以小声读,也可默读,还可以和同学讨论”。在充分的读读议议中学生逐渐完成了和文本的深刻对话,获得了富有个性又符合文本的感受和解读。

其次,语文教学必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语言文化是一种简洁而博大的民族文化——机妙深刻的寓言,意境幽远的诗词,机辩磅礴的策论,委婉曲折的小品,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关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明确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之美、语文之趣、语文之灵性、语文之厚重,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人性、关注健康、关注情感、关注文化、关注审美。语文课堂既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空间。语文的学习过程,要变成对人生的点化、升华过程。这样,语文课才成其为语文课,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案例中,学生通过特定的情境在情感上受到感动,在和文本的对话中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在诵读中获得精神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课文所蕴含的人文性,在教学中找到了和语言学习良好的结合点,在课堂中获得了生动的阐释。

第三,语文教学必须寓教于文。

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教学时,其着眼点是语文形式。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并不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只有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也才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案例中,学生通过充分的语言实践感悟和体验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在对课文的最初的朗读中学生获得了故事性的感受,完成了对课文的初步感悟,了解到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志愿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后续的对课文的深入阅读和讨论中,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另一方面,朝鲜亲人之所以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是因为志愿军战士同样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在保卫朝鲜人民,帮助他们赶走侵略者”;在而后的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中,学生从精神上认同了这种牺牲和付出,从情感上体验了这种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感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正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涵咏,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精神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

在《语文课标》的不断修订,语文教师的学习解读以及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文教学经历了简单化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及把它纯粹当作一种工具来训练的尴尬之后,终于铅华洗尽本色呈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了浓浓的语文味,这里有语言的品味,有心灵的沟通,有情感的熏陶,有思想的升华。我想,这大概就是《语文课标》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体现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4:51:23 | 只看该作者
出自 冯育敏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0 22: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