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共青团工作实施办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09:1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我校共青团将继续在校党委领导下,在上级团委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团中央和团省委部署要求,围绕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深入推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服务两大任务,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坚定不移推进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1、深化共青团改革工作。紧紧围绕共青团政治定位,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团十八大精神为契机,根据共青团改革的要求,结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推进我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完善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开展“智慧共青团”建设,完善团干部培养培训制度,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二、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增强思想引领实效性

  2、扎实推进“青春领航”示范工程。结合国庆、“一二·九”等主题背景,在全校团支部开展“学习团的十八大精神”“青年大学习”“与信仰对话”等系列主题团日活动、读书会和微论坛等,做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引领青年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将宣传引导教育和自主学习行动充分结合,增强团员意识,强化组织意识和组织纪律,更好地听党话、跟党走。积极选树基层团员青年典型和基层团支部典型,发挥辐射作用,传递青春正能量。

  3、发挥青马工程“青帮青”功能。持续深入开展以“青年马克思培养工程”为龙头,以网络评论引导为常态的思想引领工作,大力推动校级“青马班”和院区级“青马班”建设,切实加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课”的融合引领作用。结对团支部,设计系列成长朋辈辅导清单,定期开展“青帮青”活动,健全我校卓培计划体系。做好第十期青马班培养工作以及“师&友计划”的招募、培养工作,发挥青年智库功能。

  4、抓好区域化共青团联席会议调研协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探讨学区学院团工作,同时推进“网上+网下”开放互联的组团式引导服务体系。加强队伍协同、工作内容统合、方式方法融合,形成理论阐释与实践感知、课堂教学与网络引导相互支撑的线下线上互动互促的学生日常思想引领体系,着力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

  三、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实效性

  5、做好课外学术科技的制度化建设。做好2018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2019“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筹备工作;做好2017年省新苗课题立项结题等相关工作;完成科创训练营相关工作。做好以上各类科技赛事的制度规范工作。积极鼓励科技成果对接社会有效转化,扩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影响力。

  6、加强对省校两级课题项目的指导与管理。特别是省新苗计划的申报、管理、指导工作。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努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7、“第二课堂成绩单”2.0上线将于10月份上线。进一步完善原素质拓展系统、志愿汇等系统数据,实现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模块划分、信息发布、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真正将“第二课堂成绩单”打造成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8、健全青年权益维护渠道。营造“团帮青、师帮青、青帮青、社帮青”的校园文化。打造好青年之声益·青春服务品牌继续做好校长午餐会、教博论坛、明心茶会、权益服务月等维权平台建设。

五、推进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发挥育人功能

  9、整合校内优质导师(艺术类)资源。以教师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瓯江学院等为重点,全面开展优质导师的选拔与培训,整合导师资源,强化导师激励,为导师创作与指导提供便利支撑,在全校范围内挖掘艺术作品和作品创意。

  10、积极对接xx本土艺术文化资源。深入挖掘xx本土文化精髓,加强xx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对接xx本地艺术专家,大力开展交流合作,着力部署调研与走访工作,在宣传本土文化的同时加强作品的原创特色,提高作品吸引力与独立性。

  11、申请设立大学生艺术实践类专项校友基金。为鼓励师生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的积极性,提升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和高层次,加强学校与校友间的互动交流,申请设立专项校友基金,用于先进个人和优秀作品的奖励及艺术团到优秀校友企业的演出交流等,不断提高大学生艺术团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美誉度。拟引进优质校友资本专项对接艺术团建设。以校友来为艺术团冠名,增强艺术团人文情怀,加强与校友的互动交流,传播学校艺术文化。

  12、推进大学生艺术文化共享功能。利用省“青年之声”试点契机打造以学生会为龙头的青年互动、社交以及权益维护平台,用真心、真爱凝聚和团结全校同学,丰富全校学子课余文化生活。健全青年权益维护渠道。深化学生社团改革,结合学校学区制育人模式,多维度扶持学生社团发展。做好八个二级艺术分团建设。普及艺术文化素养教育,高水平竞赛获奖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艺术团的社会美誉度。

  13、突破社团“发声”“蜕变”“创新”。社团常规活动要注重凝练和提升,要将社团内部交流活动、培训活动提升过渡到中型、大型、重点活动中来。如:“社团文化节”、“社团巡礼节”、“舞林大会”,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他人、爱自己”主题教育活动等,扩大社团及社团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六、加强“网上共青团”建设,网上网下共联动

  14、建设好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工作室。我校是全国首批30家工作试点单位,要进一步深化“一个中心七大平台”融媒体宣传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如“微团课”、“萌青上学记”等新媒体文化网络产品。同时利用中青网校园记者站的平台做好有效舆情引导、信息调研和外宣工作。加强“网上共青团”建设,开展线上思政工作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更有效地服务和凝聚大学生。

  15、打造正能量校园“网络红人”。推出“我的青春故事汇”“青年学生读报活动”等栏目。联合团省委培养一批代表青年正能量,青春、活泼、有吸引力、感召力的团属网络“红人”(科技红人、艺术红人等),在大学生当中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继续打造“团团学习之”系列微团课,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七、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16、打造接地气的实践育人成果。做好2018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及总结工作,实现暑期社会实践与“新青年下乡”活动相结合,继续探索“新青年下乡”常态化服务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特点的品牌化服务项目。

  17、深入志愿服务社会化建设。以志愿汇建设契机,创新志愿者服务内容,结合专业专长,提升和遴选精品项目,实现分类管理。以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志愿者服务为契机,推进我校志愿者服务国际化。继续推动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坚持以大学生公益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为平台,深化和地方政府协作,孵化出更多公益创业团队;拓展公益创业思路,开展校内公益项目创投。做好2018年西部志愿者和省内欠发达地区志愿者新春座谈会工作。

  八、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团

  18、深化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实施“班团一体化”制度,提升团支部运行活力,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提升团支部工作的活力,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继续扎实推进全团“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善于和普通青年交真心朋友,把青年的需求作为思考和谋划工作的逻辑起点,把青年的获得感作为工作成效的评判标准。

  19、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继续推进“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团员先进性建设,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规范发展团员和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确保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和先进性,深化团员入党推优工作。

  20、严管治团凸显组织育人功能。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办好xx大学团校第十九期学生干部培训班,强化对各级团学组织的培育,发挥“三自”功能,完善健全工作评价机制,加强青年教工团建工作。在新时代,自觉向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高标准看齐,以全面从严治团的实效推动团的组织力、战斗力的根本性提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4 10: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