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4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2: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书上恐龙图(恐龙能行走,并配叫声)。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其中,……崭新的生活天地”),小黑板。
  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2.质疑1.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2.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说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出示课件,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④过渡: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
三、学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五自然段。
  二、阅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一)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你对题目的要求怎么理解?(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要认真阅读弄清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
  (二)弄清共几句
  ①先读书,四、五自然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②抽说,出错教师点拨。(这自然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一共8句。)
  (三)阅读、理解
  1.根据时间的推移,我们来看看恐龙是怎么样飞向蓝天的。
  2、先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教师板书。
   3、根据板书学生练习用一段话说说恐龙是怎么样飞上蓝天的?
  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样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身体轻盈,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拍打,体表长出了羽毛,没有鳞片或甲。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孔龙奔跑,也学会了飞翔。所以一支恐龙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
  6.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a、引读;
  b、齐读。
  三、感悟
  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讨论、抽说)
  科学技术发展。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
  四、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
  1.自读理解,并小声说说;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温长的演化”很准确。)
  4.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学习准确确地运用词语。
  5.找找本文还有这样的句子,读读、想想、说说。
  五、拓展
  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
  六、回家搜集动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下节课交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2:41: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让学生了解恐龙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知道恐龙是怎么样飞向蓝天的?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在熟悉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这个漫长的过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的,所以一定要关注课文中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根据这个线索来理解。当学生迅速地找到四个关键的时间词语之后,让学生再来找到这四个阶段的恐龙的特点或是变化。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理解演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板书来复述演化过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内化语言,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为读懂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不足就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品读科普文章体会它的用词准确做得还不够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2:41:00 | 只看该作者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恐龙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课一开始,学生就能说出十几种恐龙的名称来,并能够一一做介绍。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我马上提出质疑:这么大的恐龙能够飞向蓝天吗?它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呢?学生也带着这许多的疑问,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

    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们纷纷能据课文谈出恐龙的演变,整个的交流活动中,学生的积极特别高涨。于是结合同学们的交流,我又问:“有一部分恐龙变成了今天的鸟类,那结合上周末你到科技馆看到的爬行类动物,是不是有部分恐龙变成了今天的爬行动物?如:晰蜴、鳄鱼?”一石击起千堆浪”学生们的兴趣再次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结合自己看到,积极探求起恐龙的另和中演变,个个俨然小小科学家似的。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弄清课文的内容,老师一遍一遍的提问,学生来回答,课堂显得零散,而缺乏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有些课堂老师又放得太大,学生阅读时无从着手,显得空而散。怎样做才恰到好处呢?其实这也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理解,教师的引导地位不容忽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往哪方面进行思考。在这节课上,我利用两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课文,又从课文走出,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而且整个课堂让人感觉浑然一体,生趣盎然。这也是我急切想要努力到的、想要看到的,我愿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4 20:0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21: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