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因为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而精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06: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欣赏着关于新课程的一个个精彩案例,不禁对新课程产生了一种憧憬。当这种憧憬成为现实后,我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步入新课程的这片新天地,会有我想要的一份精彩、一份前所未有的全新感受吗?我期待着……

就让教学跟着学生走

在教学第一课“数一数”时,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深深吸引了这群刚走入课堂的孩子,他们兴致极高地数了生动活泼的主题图,又数了我们身边教室里的事物,应该说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到这里也该结束了,可是孩子们却还意犹未尽地举着手,还想说……看着一双双渴求的眼神,我怎么忍心将孩子们的思维就此刹住,怎么忍心将他们的积极性就此扼杀呢?在孩子们的激情持续之下,我灵机一动,决定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教学跟着学生走,将预设中的课外延伸部分提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在脑子里数数自己家里的事物,并介绍给同学听。由于对家里环境的熟悉,学生们略加思索就能数出家里的许多事物,并兴致勃勃地在小组内交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数学课成了热闹的“家庭事物发布会”。这不仅满足了孩子们思维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而且使刚认识两天的新同学之间一下子拉近了距离。真没想到在临近下课时还会有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高潮”,这无疑是给了期待精彩的我一份不小的惊喜。

【反思】在以往,课后有时难免会有这样的遗憾: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来不及完成,如果在那个环节稍微抓紧点时间,少叫几个学生回答,也许教学时间就正好了。但是像这样如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匆匆地“赶场”,则往往会换来学生的遗憾:哎,我还想说呢,老师就讲下一个问题了。到底是该尽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是该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和表达呢?新的课程理念让我明朗:新课程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牵着学生为学而学,而应该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让教学跟着学生走,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你们的想象出乎我的意料

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学生通过推一推、滚一滚、搭一搭的动手操作,对这四种立体图形的一些特征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我设计了几个情境练习加以巩固延伸,其中有一个:小白兔要盖房子,它想请小朋友帮忙出主意,该选择什么形状的材料呢?本以为学生肯定会建议选择长方体、正方体的材料,因为用作建筑比较牢固,没想到学生的想象力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建议小白兔选长方体的材料,造起房子来比较牢一点。”“那正方体的也很牢嘛,而且方方正正的一块一块很好看呀。”“我觉得在门前立两根圆柱体的柱子,肯定不会倒掉,圆圆的也很漂亮,我们学校门口就是这样的。”“我想房顶就用这样的形状吧(他顺手从抽屉里摸出一个△的积木),跟城堡的顶一模一样的。”“老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四个图形朋友,可别把球漏下了。如果用球搭房子是不好的,滚来滚去房子会倒掉。可是我想要是在门前的空地上造个喷水池,喷水池里喷出来的水可以把这个球托起来的,那是很好看的,上次我和爸爸到宁波去看见过。”……

【反思】孩子们真是一汪深不可测的泉水啊!望着那一张张因争抢着回答问题而兴奋得涨红的脸蛋,我真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而感到骄傲。孩子是最富创造性的,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思维受限制很少,探究的欲望、竞争的意识、自我表现的动机非常强,这些品质都应悉心保护,同时教师也正是这些品质得以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适时安排一些学生自由创作的活动,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表现的场所。

不同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在“高矮”一课中,我把探索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小组完成。各小组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讨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多种方法:有的用两个人背靠背站直的方法比出高矮;有的用靠墙做记号的方法比谁高;有的用尺来量一量谁高;还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是我高。因为我稍微蹲下一点,我俩的头顶一样高,可是他站直了,我却有点蹲着,那如果我站直,肯定比他高。”听,多么精彩的回答啊!学生的各种想法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的独特性与灵活性,表达着他们探索的乐趣。

【反思】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新课程所提倡和鼓励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他们获得了成功体验,感受到自我探索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起眼的你带动了大伙儿

在教学“5以内的加法”一课时,我出示了小鸟吃食的情境图: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跟同桌说一说好吗?于是在同桌交流后,一学生回答:“本来有4只小鸟在吃米粒,后来又飞来了1只。”在叙述图意时,学生往往喜欢以“本来……”的套式来述说,图意倒的确是说得很清楚,可是一贯的套式总让我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是什么呢?这时,角落里一只不太容易注意到的小手举起来了。“哎,你还想说,你来试试吧。”他比较害羞,轻轻地讲述着:“今天天气真晴朗,四只小鸟愉快地在树林里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它们发现地上有一些米粒,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后来另外一只小鸟肚子也饿了,它闻到了喷香的味道,也飞过来一起来吃了。”我心里一亮,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可是,这么美妙的故事怎么会出自他──一个平时似乎被同学们(包括我)所忽略的孩子之口?我脑子里突然闪过本班语文老师曾经对我说的话:该生特别喜欢上说话课,虽然其他方面并不出色,可他的说话成绩总是“优”……也许是他美丽的童话故事带动了大伙儿,也许是我由衷的赞叹感染了大家,于是,一个个美妙的童话接踵而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接下去算法的探讨也在学生们兴致勃勃的高涨情绪中完成得相当成功。

【反思】这是一节效果十分不错的数学课,可在品尝着成功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领略到了“失败”的滋味。常常提醒自己要关注、热爱每一个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已悄然写下败笔。真该对他说声“对不起”,这个因为“不起眼”而差点被我忽略的学生。“不起眼”的他竟然能做出如此精彩的回答,而他的童话故事又带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堂课走向成功。的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因此教师要尊重、热爱学生,善于用欣赏、肯定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精彩的辩论赛

教学第31页的小猴图,让我领略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课上,我先用电脑画面出示一只小猴,在他面前摆了三个桃子,然后又用动画效果演示另一只小猴从篮子里拿出三个桃子,同时给第二只猴子配上画外音:“我肯定比你多。”马上,一个学生就站起来反对小猴的话:“明明是三个桃子和三个桃子同样多嘛,怎么说‘我肯定比你多’呢?”部分学生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认为小猴说错了!这时,另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认为小猴说得对。这么大的一个篮子总不会只装了三个桃子吧,里面最起码还有一个呢!那当然是‘我肯定比你多’啦!”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了,不过他不是对着我说,而是转身对刚才发言的两位同学说的:“我想你们也不能这么肯定吧,篮子里到底还有没有,那我们又不知道,所以我想把小猴的话改一改:‘我有可能比你多’。”他的话似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啊,篮子里有没有桃子也不一定呀。”“是啊是啊,那小猴也不能说得那么肯定嘛。”“小猴应该说‘我不一定比你多’。”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抢说着,再看前面发言的两个学生,他们此时也被说服了似的在暗暗点头……我在一旁默不作声地欣赏着他们的“战况”,整个过程我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做过一次评论,而可爱的孩子们在争论的过程中已将问题解决了,当时,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欣喜。

【反思】最喜欢碰上诸如此类的“辩论赛”,虽然“争吵”使课堂气氛显得有点乱哄哄,可这又有何妨!如果说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是那“鹬”和“蚌”,我便是最快乐的最得利的“渔翁”了。在过去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比较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便是权威,优生即是榜样,学生常常是无疑可问甚至是有疑不敢问,导致学生的个性被压抑、质疑能力得不到发展。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逐步增强,教学活动成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学生在和谐、安全的心理氛围中畅所欲言,敢于质疑、敢于辩驳,充分发展了自己的才华。这种智力的对抗和思维的撞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这也是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质疑的兴致和动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不妨给学生创造一些“鹬蚌相争”的机会,其实,“鹬蚌”和“渔翁”都能得利!

精彩的一幕幕,不禁让我惊叹:如今的孩子可真不简单呐!而新课程也正赋予了他们释放自己、展现自我的辽阔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愿我们的孩子能在新课程这个多姿多彩的舞台上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4: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