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2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上节课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为我批改作业,请我到家做客)
二、提出中心问题,围绕问题学习。
1、现在再看课题,谁冒出问题了?
(课文是写景状物,为什么要以爬山虎为题?)
是啊,这真是个好问题!黄老师在课题后面加上一个问号。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首先请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2、谁找出来了?找出来的请举手!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段话。
3、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爬山虎十分美丽,显眼……)
4、比较两处爬山虎的描写,你有什么发现?(找不同点)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时间光线不一样)
6、作者两次见到爬山虎,都有不同的描写,这些不同仅仅是光线造成的吗?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6——10自然段,把这两段话放进课文中,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好好体会当时的情形
三、细读课文第6-9自然段
1、(1)作者听说叶老先生要请他到家里做客时,有什么反应?
请读出课文里的句子作为回答。
(2)你为什么会感到意外?
(3)你能不能读出你的意外呢?
(4)谁还想意外一下?
指名读,齐读
2、(1)虽然意外,但我还是接受了叶老先生的邀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作者在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以前会有怎样的心情?
(2)是啊,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作者走进了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他就看见了——我们一起来读!
(3)孩子们,这可不是普通的爬山虎啊,还记得叶老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吗?那里面写的就是这院墙上绿绿的爬山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的片断。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爬山虎美吗?
作者也曾经读过《爬山虎的脚》,对爬山虎的美丽同样印象深刻,此时此刻,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会面而紧张、兴奋、不安,突然看到熟悉的爬山虎,大家想想,他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
带着这变化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一段话,谁能来给大家做个示范?
指名读,齐读
3、(1)爬山虎与作者的初次会面是美好的,那么作者与叶老先生的会面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请读出课文中的句子作为回答。
(2)看到这样的会面场景,你有什么感受?
你们的感受也正是作者的感受啊!大家可以翻到课文的第一部分看一看,作者在没有与叶老先生见面以前,就已经觉得他是那么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那么现在呢?作者觉得叶老先生更加——亲切,更加——温暖了!
(3)正如课文里写的叶老先生“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我已经全身心投入到这场融洽的交谈中,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这时候我看到了——一起读。
(4)比起刚进里院见到的爬山虎,这一次你对爬山虎又有了什么新的感觉?
是啊,爬山虎更美了,更绿了,更虎虎有生气了。这是因为——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的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所以
两处爬山虎的不同,还是因为作者心情的改变
(5)带着新的感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自己练,指名读,齐读。
4、(1)这时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深深印刻进作者的心底,不仅仅是这样,更有价值的是,15岁的我还模模糊糊懂得了一个道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聪明的孩子们,15岁的作者模模糊糊懂得的道理,你们清清楚楚地懂得了吗?
(2)叶老先生用自己认真的写作态度、高尚的人格获得了作者的尊敬,他的认真、亲切、质朴、期待激励着作者不断成长,二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15岁少年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但他永远也忘不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起读——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为什么爬山虎总是绿着?
(3)是的,叶老先生“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已经包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叶老先生就是我心中的爬山虎,看道爬山虎就会想起叶老先生,想起叶老先生也就会想起爬山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
5、多么令人难忘的一次会面,带着对叶老先生的无限怀念和无比尊重,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现在谁能够来擦去这个问号了?
四、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拿出纸笔来写一写,可以对叶老先生说,可以对作者说,也可以读自己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