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5-3 01:33:4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的收获
前不久,读了一本专业书籍,郑毓信教授写的《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这是一本有关小学数学教育的专业书籍。以前,经常看的专业知识多数是一些杂志,文章是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而这本书则 是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各个方面,比如:老师、学生、教材、课堂、学校等等的教育现状以及问题进行了剖析,觉得真是一本不错的书籍,对老师的教学有指导作用。正好上了一节数学课,这种感觉更加 深刻。
前几天,教学《平均分》时,第一节课感觉上得不好,在下一个班立刻改变了思路,觉得好多了。现在想一想,结合郑教授的书籍,我知道了第一节课的缺陷在哪里。第一,没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 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平均分,其中“每份”和“份数”这两个词对学生来说太陌生,由学生分小棒直接引出“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太突然,以致后面的教学中学生总是把“每份”和“份数”弄 错了,例如: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应是1111 1111,有的学生则分成了11 11 11 11。因此,在第二个班上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过渡:当课件展示完每只兔子分得4个萝卜时,指着课件说:“ 刚才我们把8个萝卜分给了两只小兔子,每只兔子4个萝卜,就是把8个萝卜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萝卜。”学生看着课件再说一遍。由此,抽象出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样 ,学生对“每份”和“份数”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第二,没有将数学活动内化为知识。第一节课的时候,因为学生总是把“每份”和“份数”弄错,我就让学生多练了几次分 小棒,想这样试图改变这一缺陷,但效果不好。第二节课教学时,每进行一次操做,我就让学生说一说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学生会看着分的小棒说出:“把什么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学生不仅会 操作,而且还会把说的结果分出来,也很少出现错误。这就是书中提到的“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所谓适量,就是不要动辄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适度就是党学生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 及时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我第一节课,想到的就是多多操作就能改变错误,因而也没有来得及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忽略了学生思维的转化过程。当为自己的教学找到理论依据的时候, 非常欣喜。我想应该得益于看了这样的一本很好的专业书籍。
记得我在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时,总是有一点,那就是: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多读专业性书籍。当时,自己只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真正静静坐下来看一本专业书籍的时间还是很少。以后,应该挤 出时间来看点书了,一本好书确实能为教学起到指导作用,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