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24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三)追索还原
追索还原是文本语言形式领悟又一重要方式。如果我们老师没有能够关注文本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细读并还原出语言的本貌,往往就不能体味到当下语言现象的精妙所在。有语文专家说:假如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能够把作者所有的草稿、修改之处进行还原,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他省略了什么?为什么要省略?他修改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诸如此类。由此来刺激学生产生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和警觉,不让一些有价值的语言表达从学生的眼前悄无声息地滑过。
笔者在《松鼠》一课教学中,抓住了句子“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进行追索还原。
师:同学们,布封对松鼠那么喜欢,为什么在描写时只写到松鼠的面孔和尾巴,应该也写写什么样的四肢,什么样的嘴巴之类的呀!
生:我想是因为松鼠的面孔和尾巴给作者的印象最深。
生: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们所有人一看见松鼠,最惹人注目的肯定是面孔和尾巴。
生:我认为松鼠的面孔可爱、尾巴很大,应该是松鼠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部分,老师不是说写人物、动物要找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写一写吗?
师:你们体会得真妙啊!在这里,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最具有代表性、最引人注目的两个身体部分来写,而且硕大的尾巴在后边一衬托,玲珑的小面孔就更可爱了,这又给你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生:描写人物、动物外貌的时候只要抓住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写就可以了,这样才能写得更加活灵活现。
这里,我就抓住这个典型的描写动物外貌的语言现象进行有的放矢地追索还原,一还原,就发现缺少了写四肢、写嘴巴等等,然后进行追索,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对松鼠的形象有了深刻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语言表达上的一种智慧。如何巧妙抓住代表性的部位描写外貌,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过程也在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的警醒,强烈地渗透着一种语文意识,使他们学会关注任何一种语言现象,在感悟语言内容的同时也能自动自发地感悟语言的形式。如同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说到的:以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可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经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以为让学生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能够自觉地形成留心“语文”的意识,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就是成功高效的。所以,追索还原是广化、深化语感图式的重要方式,是对语言的开掘和重建,是一种棒喝式的、充分挖掘学生语言感知潜力的语文学习方式。
(四)诵读体味。
从我国语言的基本特点来看,讲求气韵生动,语势流转。因此,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均是以诵读为本,以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直到如今,诵读体味依然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之一,而且在语言形式的学习和把握上它也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教材中大量的古诗文和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有意义。
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大赛中,浙江的王春燕老师教学《猴王出世》,牢牢铆定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体味上,她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诵读体味。
师:看看,写石猴的遣词造句上有很多秘密。(出示)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生: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动词。
师:如果把句子读出来,应该是什么节奏呢?(生展示朗读)
生:很活跃,要读得有激情。(生再读表现)
师:没听到石猴的奔腾跳跃,我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齐读)
……
师:往下读,更有意思了,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生读)
师:夜对──
生:朝
师:宿对──
生:游
师:谁能读出这样的感觉?
(学生读得朗朗上口,全场掌声。)
如此典型的语言形式自然是不需要再采用比较、还原等手段的,但也不能因为它的典型而直接进行分析讲解。说实话,学生的语文意识还很脆弱,需要老师采用简单直观而又有效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和发现语言本身的规律。这样的语言现象,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体味,无需赘言,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自然能感知到语言形式上的排比、对仗,也自然能感受到语言本身的简洁凝练,从而进一步体味到语言的组合规律,享受到语言的节奏美感。假如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长此以往地默默栽种,潜移默化地细细润泽,如此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经验,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那又何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快呢?
(五)联系揣摩
联系是在不破坏文本固有语言表达的前提下,将有特色的语言表达进行前后拈连、置换对比或者仿写延续,使学生获得对这一语言现象表达顺序和内在规律的领悟。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够领会到语言表达运用的方式,从而以科学、智慧的眼光审视语言、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经验。
笔者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中,就尝试引领学生进行了联系揣摩的语言形式学习,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这句话在文中并不起眼,但正是作者颇具匠心之处!最为值得玩味的是“想…就…”的句式与“拎”字所构成的表达效果,把村民们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请你联系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力,也来这样地说一说。
生:“谁家想做门,谁家想做窗,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生:“谁家想造书桌,谁家想打柜子,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生“谁家想做木马,谁家想做木头手枪,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再比如,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同学们,你们想啊!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减少一寸,
生:裸露的土地就扩大一寸;
师:树木减少一片,
生:裸露的土地紧跟着也扩大一片;
师:树木越减越少,
生:裸露的土地就越扩越大!……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模仿,而是由文本语言本身的联系揣摩生发出来的文本内容的丰厚和文本语言形式的仿写运用,这个过程还将文本的价值取向──村民的肆无忌惮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此,真正达成了语言意图、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和谐相容地被学生直观悦纳的效果。
许多时候,语言的规律、表达方式不是简单的给予,更不依赖于系统的语言学理论,而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和汲取。这样的语言规律,只要教师有意识地采取比较揣摩的方式凸显出这种规律,并引导学生进行延续仿写去直观地领悟,,学生自然会有效地获取。当然,巩固这样的规律和表达方式,还有赖于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和运用。而且,规律的感知和获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阅读文本时对饶有兴味、颇为典型的语言现象具备敏感,并精心设计、及时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关于阅读教学中语言形式学习的一些基本策略。当然,囿于自我的学术能力以及思考实践的程度,在论述上,肯定还有许许多多不够周延甚至力有不逮的地方,直待进一步地去实践和探索。总之,笔者以为,我们的语文课堂立足语言形式教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回归,而是朝着更为本真,更为智慧,更为语文的方向发展的。我们当继续以语言的形式教学为立足点,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纵情驰骋我们的阅读教学,使语文继续科学稳健地朝着高效、本真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