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铜陵市实验小学 李燕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学不再是老师单纯地教学知识。而应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的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主体进取精神呢?当然有许多方面可以做,例如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变化等都是体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面。但是在这些方法、手段之上,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观念应先转变。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的。如何学,也只有教师可以控制和影响。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须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相信学生挖掘学习的潜力
大纲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应时时把自己摆在一个非主体的引导者位置上,不要什么知识都自己包办,要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去化解知识。在具体知识更新讲解时,应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说。例:在教学“名数”这一节内容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看完书后,问学生:“从这一段文字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合起书自由举手回答。有学生抢答:“单位名称。”马上就有人反驳他:“是名数。”我马上问:“谁知道它们间有什么关系?”又有学生举手:“名数是数带单位名称。”又有人说:“有一个,也有两个的,还有三个的。”接着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大家互相补充,我根据他们的说的加以选择板书,一个由学生自己找出的知识网络图就呈现在黑板上。这个概念教师一直没有讲,但学生通过自己看、说、讨论,就掌握了它。而且由于是他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的,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学、概括的能力,培养了理解、表达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二、平等相待引导学生的辩论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以严谨的教学秩序为治学之标准。学生被遏制住兴奋,压抑着学习的冲动和发现。他们只被老师需要时,才一吐为快。老师不点名,不准开口。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生也能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但是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只能是机械地学习。对他以后的学习造成制约。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世界原本是无序的”,孩子们在这无序中能了解世界,学会许多,是因为他的思维不受约束。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图,给学生简单扼要地讲了年月日的由来。我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得不详细,你没讲为什么一年平均365天多一点。”然后这位学生就竟直帮我说了。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这谁不知道,我也看过书的,现在又不是地理课。”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着听,这时才插言“有多少同学知道这个知识,请举手。”班上只有十几个人知道。我便说:“嗯,这位同学说的虽然多了点,但是我们毕竟知道了一些东西,还是很有收获。而且这位同学表达力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位学生听了后,那一段时间学习兴趣都非常浓,而其他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当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争相发言,还经常会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进行“是”、“不是”,“对”、“不对”来个拉锯战。这时教师就不能作旁观者任由他们发展下去,而应对他们进行引导、点拔。适时把他们拉回到主题上,导入关键处。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时要充分发挥起来。引导好了,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流于嬉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