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性与文本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性与文本最直接的最亲密的接触。在本节课上张老师通过多中形势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阅读,如此“潜心会文”,学生才感知文本,质疑文本。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学生自信地、自主地、自觉地与文本对话,情在读中感,理在读中情,悟在语中明,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与作者相逢,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等,或认同,或质疑,或共鸣。

我认为就本节课而言,让学生与文本作者深入对话最有效的方法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感悟,思想是无局限的,每个孩子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语文老师不应简单的让学生“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吗?”这在三年级学生中已经不实用了。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张教师利用文本中留有的空白点,利用文本信息,凭借生活积累、通过让学生亲手做一做等形式,将语言文字转换成语言形象,再现课文中描述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地抓取这种感受,体验情感。读出个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6: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