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九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检测试卷质量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九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检测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概况
全卷共七大题,总分96分。具有以下特点:
本次考试命题是按照《2010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中双向细目表的要求设置考点。
1、知识点覆盖比较全面,各类题型均有涉及,还涵盖了常用短语,习语等语言点,考查内容不超标,没有生、偏词句。
2、基础题为主,难、易题过渡自然,有较好的区分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
3、在一定的语境中考查学生语法知识、习惯用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能力。不再是单一的语法检测,而是侧重语境的设置,如单项填空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整个句子的基础上,判断所给选项是否合适,在一定的语境中检测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
4、强化语言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突出语篇。试卷把英语知识放在整体篇章或连贯的语境之中,让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如:完型填空题讲述的是神奇的玩具店的故事。阅读理解所选的语篇材料内容丰富,包括书籍目录检索、东西方文化差异知识、食品营养的正确和错误认识、温室效应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等。全卷选取了不同题材的语篇,充分考虑了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水平,七篇文章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时尚性。既突出了语境考查,又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各项数据(抽样)
项目 单选
(15分) 完形
(10分) 阅读
(20分) 语言基础知识(16分) 阅读与填空(10分) 阅读与填空(10分) 书面表达(15分)
均分 9.17 6.33 14.46 9.67 3.97 3.47 7.96
得分率 0.61 0.63 0.72 0.6 0.4 0.35 0.53
各大题得分率

各校均分(与09年对比)
学校 2010均分  2009均分  增减
实验学校 77.9  74.18 +3.7
高淳外校 74.7  80.82 -6.1
第一中学 68.4  80.39 -12.0
第三中学 62.4  66.04 -4.0
第二中学 61.4  62.29 -0.9
漆桥中学 49.2  52.18 -3.0
固城中学 47.2  62.01 -4.9
砖墙中学 44.3  53.45 -9.1
沧溪中学 43.2  54.92 -11.7
东坝中学 40.6  48.94 -8.3
桠溪中学 37.4  54.96 -17.6
全县 57.4  63.08 -5.6
听力口语 19.7(模拟)  17.7(模拟) +2.0
中考听力口语 ? 20.0(中考)  
中考分数 ? 75.5  
2010期中检测相关数据
学校 均分 及格率 前15%优分率 达满分80%优分率 低于满分40%低分率 后10%低分率
全县 57.4 53.77 16.52 29.06 24.51 8.17
第一中学 68.4 74.11 26.79 45.54 9.82 1.34
第二中学 61.4 62.28 16.91 32.08 16.62 5.2
第三中学 62.4 65.1 17.99 33.73 16.17 5.25
砖墙中学 44.3 28 2 7.5 42.5 14.5
高淳外校 74.7 85.22 34.71 57.73 4.81 0.34
东坝中学 40.6 22.64 2.01 6.88 48.42 20.34
桠溪中学 37.4 19.75 1.65 2.88 55.97 20.58
沧溪中学 43.2 26.54 1.75 5.48 42.32 10.96
实验学校 77.9 88.93 47.69 68.81 3.62 1.61
固城中学 47.2 34.12 4.15 13.35 35.91 13.65
漆桥中学 49.2 36.07 7.38 13.52 29.1 9.02

二、答卷中的典型错误及分析
1、单项填空(学生不能认真通读全句,词汇与基础语法结构基础不牢)
第3题:没有掌握感叹句的结构和用法。weather词性不明。
第4题:现在完成时中瞬间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用法与区别不明。
第8题:宾语从句语序错误。
第9题:sound作为系动词后面接什么词性的词不清楚。
第14题:used to do / be used to doing结构混淆。
第15题:被动语态结构不明。
2、完形填空(学生没有通篇理解,词类辨析能力差)
    第16题:只关注句子意思,动词的辨析混淆。
第18题:介词的理解与运用没有掌握。
第23题:形容词、副词辨析错误
第24题:不能联系上下文,表示时间顺序的副词运用错误。
3、阅读理解(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差)
第35、40、42题:学生对文本理解不够,不能理解作者意图,判断、推理能力差。
4、语言基础知识(学生没有通读全句,不能在语境中准确运用所学词汇)
第46题:没有认真审题。不能掌握表示“也”的either、also和too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
第50题:“奇怪的”strange没掌握,和serious、amazing混为一谈。
第55题:感叹句中用形容词还是副词没掌握。
第56题: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没掌握。
5、阅读与填空
A、学生缺少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再归纳大意的能力。
第62题:place和address名词辨析错误。
第69题:介词后面的动词不知道加-ing。
第68题:because和because of用法混淆。
第70题:没有联系上下文。offer不加-ing。
B、首字母填空(得分率最低的一题)。学生缺少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单词的正确运用。
第72题:until和unless意思、用法和拼写混淆不清。
第73题:大部分学生未能写出early。缺少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第74题:opening写成openning。词尾双写规则不清楚。
第78题:受rabbit影响,将habit写成habbit。
第81题:将got so angry that中的angry写成angrily。连系动词用法不明。(错误同第九题)
6、书面表达(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能力弱)
(1)词类用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句子结构混乱。
(2)基础知识不扎实。
(3)干脆不写或抄写前面的文章。
(4)书写潦草。
题目 得0分 得0分 得0分 得0分
语言基础知识16 9 / / 4
阅读与填空A10 18 / 9
阅读与填空B10 28 12  
书面表达15 18   

三、成因分析
本学期各初校初三英语学科大多数从第五周开始进入第一轮复习。个别学校第七周开始。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迎接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时间紧,任务重。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轮教学质量督查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初三新课教学或复习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层次性、条理性不够。复习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不够。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落实不到位。学生解题技巧不熟练。基础知识的教学,如词汇、语法,仅仅停留在机械记忆和规则死记硬背层面。英语基础语言教学有一句共识,叫做“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而大多数教师复习过程只是英语词汇、语法和知识点的罗列与堆砌。如听写单词、词组英汉互译、词义配对等等,没有设置应有的语境,很少使用大量的例句让学生通过语境来理解、记忆和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教师板书使用很少,课件课也是这样)。造成学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生没有整句的概念。一节课45分钟教学效率不高,教师的讲解时间过多。学生活动设计过少。对学生答题的检查大多是通过口头核对,没有落实到笔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因为现在的学生往往是讲起来头头是道,写出来错误百出。这样的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在语篇能力考查中无法应对。
四、今后的复习教学建议
1、各校初三英语备课组教师要认真研究评价机制和中考命题思路,制定合理、高效、具体的复习计划,充分利用《2010年南京市中考英语指导书》进行下阶段的复习。
集体备课要定复习主题,解决复习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
2、研究本校本次考试中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讲学稿内容。在复习教学中认真实施,查漏补缺。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3、打好词汇基础。加强单词(词性、拼写、词义辨析)、句子结构、基本时态、语态构成等英语基础知识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复习。避免单词和语法结构的简单罗列,一定要通过有语境的句子或短文来让学生巩固、掌握。练习一定要有笔头检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只有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谈到能力的培养。
4、复习教学中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理清基本概念,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5、培养学生学会抓住文章主题句的能力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判断推理文章大意和作者意图的能力。平时的复习与测试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视野。
6、下一阶段对其它地区的模拟试卷要在筛选、整合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使用,分析要到位,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效果。
7、平时复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答题、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3: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