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化学之父 “ 波义耳 ” 的悲剧爱情
在化学史上,有一位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怀疑派化学家》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起源。他,就是被奉为“化学之父”的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然而,这位“化学之父”自己却终身未婚。究其原因,可以用一句古诗来概括:曾经沧海难为水。按如今的标准,波义耳称得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爱尔兰最有权力,占有广大封地的李察大公爵。优裕的家境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勤奋好学的波义耳却并不留恋大都市纸醉金迷的生活,为了安静地钻研科学,他隐居到了乡下的庄园。在那里,他邂逅了此生的挚爱——一位乡间医生的女儿爱丽丝。
一次,两人在散步时,看到有农夫将泥土放进嘴里。波义耳不明就里,爱丽丝解释道:“土壤的酸碱性和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密切,这些农夫是在用尝的方法来辨别土壤的酸碱性。但很多人也正因如此被感染上了疾病。亲爱的,请用你的才华来拯救那些可怜的农夫吧。”
爱丽丝的善良与博爱深深打动了波义耳,从此他刻苦钻研,希望能检测出土壤的酸碱性,但却始终没有突破。不久,爱丽丝因患肺结核撒手人寰。爱侣的心愿竟化作了遗愿,这使波义耳痛彻心扉、抱憾终身。
爱丽丝去世后,波义耳一直把女友最喜爱的紫罗兰花带在身边。一次紧张的实验中,放在实验室内的紫罗兰,被溅上了浓盐酸,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不一会儿,深紫色的紫罗兰竟变成了红色。这一意外现象促使波义耳再接再厉,用各种植物进行酸碱相互作用实验,最终发现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用石蕊浸液把纸浸透,然后烤干,这就是我们今天化学实验中仍在使用的石蕊试纸。
此后,波义耳终身未娶,将对爱侣的无尽怀念化作对科学的不懈追求。每当爱丽丝生日,他总要在她墓前献上一束鲜艳的紫罗兰…
二、莫瓦桑和人造金刚石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金刚石就是钻石。19世纪末,科学家已经认识到钻石就是由碳元素组成的,而且结合陨石中的微小钻石等证据,大家猜测可能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制成钻石。
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但科学家对于“高压”到底应该高到什么程度是没有概念的。莫瓦桑提出了一种实验方案,他将石墨与融化的铁水混在一起,借助凝固的铁对石墨进行加压。于是莫瓦桑和助手烧了一炉又一炉,一炉又一炉,却只能得到一些淤泥状的石墨,没法得到亮闪闪的钻石。
莫瓦桑同志坚信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于是让助手一直烧下去。终于在1903年,莫瓦桑得到了一小块(0.7mm左右)的钻石。莫瓦桑欣喜若狂,马上把这个成就上报了法国科学院。科学院也欣喜若狂,马上把这个成就通报给了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点石成金”啊,全世界为之沸腾,于是莫瓦桑名声大噪,成为了那个时代科学界耀眼的明星。
1906年,诺贝尔奖以5票对4票、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将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莫瓦桑。当然了,诺贝尔奖一般都是奖励已经经历几十年沉淀的成果,所以委员会宣称的获奖原因是莫瓦桑在氟单质方面的贡献(这项工作确实非常重要),不过从投票结果来看,很难说“人造钻石”这个成就对评委会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事实上,在颁奖典礼的演讲中,就连莫瓦桑本人也一直在讨论金刚石的事情。
一年后,也就是1907年,莫瓦桑在一生的荣光和世人的敬仰中与世长辞。
直到这时,事情都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莫瓦桑去世后,形势急转直下。科学家逐渐认识到,铁水凝固能够提供的压力其实远不足以让石墨结晶成为钻石,那么莫瓦桑的“人造钻石”是哪里来的呢?
通过对莫瓦桑遗孀的访问,逐渐解开了这个迷题。原来莫瓦桑的助手当年一炉一炉烧铁水实在是烧烦了,但又无法让老板改变心意。于是他偷偷扔了一小块钻石进去,假装是石墨结晶出来的。
所以啊,这个助手本来只是对工作心生不满,想骗骗老板,结果到头来骗了全世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帮老板骗到了诺贝尔奖(虽然凭借氟单质的成就,莫瓦桑获奖应该也是迟早的事,但没有金刚石这回事,很可能莫瓦桑就没机会获奖了,毕竟他获奖后第二年就去世了)。
这个骗局还有一个副产品……1906年评审诺贝尔奖时,5:4中的那4票是投给的门捷列夫,而门捷列夫也在第二年(1907年)离世。以目前的眼光来看,门捷列夫是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在一些人看来甚至没有之一),诺贝尔奖没能授予门捷列夫,是门捷列夫的遗憾,更是诺贝尔奖的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