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1、教材简析
《晏子使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的第3篇课文。这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派晏子出使楚国的事。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侮辱晏子,晏子针锋相对进行反驳,三次挫败楚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这三个回合的较量,充分表现了晏子聪明的才智、能言善辩的口才和爱国思想。
2、我对课文重点段落内容的理解。
我今天重点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课文的3、4、5三个自然段,以三个精彩有趣的小故事展开情节:第一回合,写楚王瞧不起晏子,抓住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缺陷,不开城门却开了个洞让他钻,进行人格侮辱;第二回合,楚王又说齐国没有人,讽刺齐国没有人才;第三回合,楚王越发变本加厉,和他的官员门群起而攻之,一起嘲讽齐国人没出息,做强盗。故事情节到了高潮阶段——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如此咄咄逼人、扣人心弦的场面,一般常人可能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陷入十分被动、难堪的窘境。而主人公晏子却能处惊不慌,冷静、机智、针锋相对地、甚至是谈笑风生地进行反驳、回击,将楚王驳斥得理缺词穷、哑口无言。楚王本想侮辱晏子,却一次次反遭侮辱。楚王从开始的瞧不起晏子,瞧不起齐国,为此而处心积虑地对晏子展开一次比一次更刻薄、更恶毒的侮辱和嘲讽。但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楚王不但再也不敢继续侮辱晏子,反而是“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180度的大转弯,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晏子实在太厉害了,是个出类拔萃、聪明绝顶、口才超群的人才,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因此,楚王已打心底里服了他,竟向晏子老老实实地和盘托出自己的初衷: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所以正如文中用了五个“只好”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楚王的无奈和失败,并且含蓄地赞扬了晏子挫败楚王、大获全胜的辉煌和卓越才华。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好教材,引领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必须把握住三个回合的较量这一精髓之处,引导学生读懂、理解内容、学会欣赏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感受晏子的才能和精神。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教材特点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知道晏子出使楚国,有力地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
2.通过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理解晏子说的话的含义,感悟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教学重点: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含义,及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理解“水土不同”的深刻含义,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三、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晏子和晏子出使的背景资料。
四、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课题
德国大诗人歌德和一位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的站着。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可见巧妙的语言能够化被动为主动。今天我们来深入的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看看晏子是如何机智巧妙地挫败楚王的。(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二)回顾检测、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本课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1、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同桌合作学习、交流:楚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呢?晏子出使的结果如何呢?
(三)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版块内容。
1、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用﹍﹍﹍划出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出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2、晏子是如何反击楚王的?用﹏﹏﹏划出晏子反击楚王的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出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3、在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中,哪些句子体现了楚王最后的反应。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出你的理解。
4、联系课文,想一想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四)展示交流、体会智慧
(五)拓展延伸、体验智慧
(六)课堂小结、总结智慧
(七)做导学案反馈检测
侮辱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侮辱 反击 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大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赔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