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学会求知;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这样,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意识。
例如: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想法和意见,积极参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不强求一致的标准,尽可能做到“一题多答”、“一题多思”,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中的一些错误意见不横加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或嘲笑,而应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最终获得成功;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将答案和盘托出,而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不迷信书本,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如高中地理对全球变暖问题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教材仅指出全球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而有的学生则提出:冰川融化不一定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就好比一杯水里泡了一块冰,冰全部融化后,杯中的水并未溢出;还有的学生提出:任何事物均是一分为二的,全球变暖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比如使温带范围向高纬方向扩展、恶劣的环境变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应当表扬大胆回答的学生,充分肯定其创新的思维方法,受到鼓励的学生也许就会从此不断地探索、创新,也许一个科学家就这样慢慢地诞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