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牟二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3:0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4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人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D.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2.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用针刺指尖,正确的判断是
A.能缩手,感觉疼痛        B.不能缩手,感觉疼痛
C.能缩手,无感觉         D.不能缩手,无感觉
3.下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当剪断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B.图示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都位于脊髓内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出现收缩活动,则该活动是反射活动
D.若在d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b处将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广

C.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是一致的

5.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离不开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释放递质

C.神经递质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

D.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一定引起后膜的兴奋
6.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在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

B.神经递质从产生到发挥作用需要经过组织液

C.有的细胞既能产生激素,也能接受神经递质传来的信号

D.产生神经递质的细胞一定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
7.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9.2008年奋战在汶川大地震抗灾第一线的英雄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D.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10.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         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

11.有一种生化毒气能强烈抑制人的乙酰胆碱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不能分解成乙酸和胆碱。使乙酰胆碱迅速分解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突触                 B.使突触后膜选择透过性丧失

C.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有利于神经元迅速合成新的乙酰胆碱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

12.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人体对自身脂肪的利用率明显升高

A.缺乏胰岛素    B.缺乏胰高血糖素    C.蛋白质供给不足    D.饥饿

13.冬天,正常人处在30℃的温室里与5℃的室外相比,人体细胞内酶的活性、皮肤血流量及排尿量的变化依次为

A.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

C.增加、增加、减少           D.不变、减少、增加

14.下列是“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的作用模式。错误的一项是

A.胰岛B细胞→胰岛素→全身组织细胞   B.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细胞

C.下丘脑→生长激素→全身组织细胞     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下丘脑细胞

15.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 渴觉中枢 肾小管、集合管
B.渴觉中枢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 肾小管、集合管 抗利尿激素

16.关于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是一种信号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激素的分泌可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

C.临床上常通过检测血液中激素含量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D.激素和酶相似,都是微量高效的物质,都能一次产生多次利用

17.体温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炎热时,人体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

B.人体持续39℃高烧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栗属于非条件反射

18.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19. 被切除某一内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食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

A.甲状腺         B.胰腺        C.肾上腺          D.脑垂体

20.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21. 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

22.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胰腺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是一个顽固的神经调节

23. 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B.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24.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25. 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因而能够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D.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说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26.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曲线,下列关于导致ab段和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饭后和饥饿时胰髙血糖素的含量变化
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
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

27.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 ,散热为b1 ;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 ,b1< b2

C.从30℃的环境中进入O℃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28. 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29. 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实验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B.乙组小白鼠耗氧量增加是因为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D.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30. 如图表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路,其中胰岛素影响的过程是








A.抑制①②③,促进④⑤⑥⑦      B.只促进⑤⑥⑦   
C.抑制②③,促进④⑤⑥⑦        D.只促进②③

31.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     

②生长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④给母牛喂食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其卵子的成熟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32.考场上,当你专心作答生物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②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3.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l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34. 肝脏可以将脂质吸收并转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如下图所示,这种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缺失

B.患者的消化道无法将脂质吸收到血液中,从而导致血脂浓度高

C.患者细胞内有脂质受体基因,不表达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该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几率相同,遗传特点是代代相传

35. 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是(  )

A.病人丙的甲状腺功能缺陷,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

B.病人甲的下丘脑功能缺陷,应直接注射TRH进行治疗

C.病人乙的垂体功能缺陷,该类病人体内的TRH浓度较高

D.TRH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

36. 下列有关突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突触小泡中只有一个神经递质分子

B.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小

C.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D.同一个体不同突触的突触后膜上递质受体种类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差异

37.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浓度不同的正常海水和低Na+ 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状态,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38.下图表示某条件发生变化后,机体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饲喂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C.气温降低——甲状腺激素

D.进食——胰岛素

39.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从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并且抑制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3:02:27 | 只看该作者

40.人体内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X

Y

A

外界温度

身体耗氧量

B

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分泌量

C

甲状腺激素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D

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40分)

41.图A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B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问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

(1)在图A中,兴奋在③处以     形式传导,在⑥处以      形式传递。

(2)若将药物放在⑤,刺激③,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⑥,刺激③,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有阻断作用。

(3)在图B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填字母),若在体内,此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       (填“单向”或“双向”)

(4)婴幼儿常会“尿床”,而成年人却能主动控制排尿,这一事实明          

(5)在寒冷环境中,除通过神经调节减少热量散失外,在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的作用下,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                     

(6)图示调节方式与激素调节相比,反应速度   ,作用时间     

42.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代谢产热,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甲、乙、丙表示内分泌器官,a、b表示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中甲器官为         ,b表示       激素,其分泌量的多少受       (填相关激素名称)的调控。

(2)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其与甲状腺激素特异性结合,体现了激素仅作用于 特点。         

(3)当人体摄食碘不足时,导致代谢异常,这时血液的A浓度       (填“>”、“<”或“=”)正常值,甲状腺激素对a、b的调节作用方式称为       调节。

(4)寒冷刺激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对     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经传人神经将兴奋传至         从而产生冷觉。

43.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1千克体重1克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每空1分,10分)

(1)两人血液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   

(2)下列甲—丁4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3)血糖浓度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 和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中的作用属于         作用,糖尿病病人中        激素水平低。

(3)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A细胞分泌的________和肾上腺分泌的_____,使血糖浓度升高。

(5)经研究发现:肥胖者体内过多的脂肪易造成机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表现为高血糖。

44.下图1为反射弧模式图,其中①-⑤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图2中为图1中甲处突触结构示意图,其中a-d表示相应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回答:(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图1中结构①为感受器,结构②的名称为    ;结构⑤表示效应器,一般由       构成。(2分)

(2)在正常体内,该反射是否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填“是”或“否”)

(3)图2中c的名称为       ,如果图2中b物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它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     ,此过程体现可细胞膜的        

(4)已知减毒能与图2中的物质c牢固结合,从而导致物质b不能和物质c发生作用。若先用减毒处理结构甲,再给结构①施加一个有效刺激,那么d处能否发生电位变化?      (填“能”或“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3:02:42 | 只看该作者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参考答案

1. DBDAA      6.DACDD     11.CABCC      16.DBACD

21.ADDDA     26.ABDDC     31.ADBBD      36.CCBBD

41(12分)(1)神经冲动(局部电流或电信号)  神经递质(化学信号)

(2)神经元间的(突触)传递  (2分)   (3)b  单向

(4)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但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2分)

(5)甲状腺 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或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产热量增加(2分)  (6)迅速  短暂

42.(10分)(1)下丘脑  促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糖蛋白  靶器官、靶细胞    (3)>  (负)反馈  

(4)钠  由正变负  大脑皮层

43.(10分)(1)B   (2)丙  
(3)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拮抗;胰岛素
(4)胰高血糖素 ; 肾上腺素  (5)摄取、利用和储存(2分)
44.(8分)(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分)

(2)是    (3)受体  胞吐(外排)  流动性   (4)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17: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