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数学教师家访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7 18:0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福罗倍尔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如果说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补充的话,那家庭教育就是基础了。
今年,我担任三年级数学工作,全班一共95人,男生55人,女生40人。这帮三年级是有史以来最特别的多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主要表现在,懒惰,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并且,农村的孩子,家长大多在工厂上班或出去打工,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的孩子是跟着老人长大的,家长也缺乏家庭教育的意识,想教育也不知从何处入手。针对这样一种情况,特制订家访计划,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首先在联系与沟通 方面: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学会与家长的沟通。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
其次是整体策化,实施方案:
开学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表现情况,自行申请教师家访,使自行申请与整体安排相结合,既体现了家访的灵活性,又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最后制定家访目标:
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家庭教育情况、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设。
4、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进的教育信息。
5 、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四、家访也要提前备课
    家访前也要提前“备课”,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家访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要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1、目的性和期望值
    每次家访前,学校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2、了解学生
    家访前,学校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4、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五、家校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我们要家校联手,共育新人,做到以下几点: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改变以往的随意请家长进校“训话”为主动走进家庭,将意见和建议送到家庭中。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变“谈话方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应加大与家长的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强教育的力度。
六、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总之,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真正做到家校沟通,把孩子教育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8: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