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农业、农村、农民》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农业、农村、农民》由张晓山老师主编,收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三农”的有关论述,编选自他们的著作、笔记和书信等。论述发表的时限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上半期。 其中很多创见,对当下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是关于小农的“三副面孔”问题。“三副面孔”是著名学者黄宗智提出来的理论,他认为小农呈现不同的特征,可能是经济理性人,也可能是被剥削者,也可能是维持生计的家庭生产者。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小农只有一副面孔,就是被剥削者,他们一般认为工人阶级是先锋,农民是追随者。而列宁对农民有过两重面孔的论述:农民作为劳动者,倾向于社会主义,作为粮食出售者,倾向于资产阶级,倾向于自由贸易(《向匈牙利工人致敬》)。此外,列宁号召贫苦农民即劳动农民入党,而不是号召投机农民入党。所谓投机农民,也就是富农。这种对农民层级和性质的划分,也是后来中国划分的依据。
二是关于耕地滑向私有化的问题。耕地由暂时私有到永久私有的现象,这对我们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启发。这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论述的: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在这里,恩格斯虽然讲的是原始社会的情况,但历史演进的逻辑可能是一样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三是关于农民的悲惨地位。农民在19世纪处于“悲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受到权力、资本的奴役。马克思在《论土地国有化》当中,对农民的地位、作用有过描述,认为农民是不利于国有化的,尤其是法国的农民所有制,比起英国的地主所有制,离国有化远的多。他们的状态也是可悲的:他被束缚在土地上,必须投入全部精力才能获得相当少的回报;他不得不把大部分产品以赋税的形式交给国家,以诉讼费的形式交给讼棍,以利息的形式交给高利贷者;除了他活动的那块小天地,他对社会运动一无所知;他一直痴情地迷恋着他那一小块土地,迷恋着他的纯粹名义上的占有权。于是法国农民就陷入同产业工人阶级对立的极可悲的境地。马克思认为,货币使得农民极端贫困。例如路易十四下的法国。土耳其帝国之所以得以维持,是因为农民用实物交税,而日本如果改用货币地租,农业就会崩溃。马克思又认为,受到资本奴役的小块土地所有制使法国一大半国民变成穴居人。1600万农民居住在洞穴中,大部分的洞穴只有一个洞口,有的只有两个小洞口,最好的也只有三个小洞口。恩格斯分析俄国社会的情况,在俄国欧洲部分,农民跟贵族所有的土地面积产不多,各位一亿俄亩。但贵族只有15000个,而且,他们交纳的土地税只要1300万,农民交纳19500万卢布。这就是农民极端贫困,不平等的现象。而且,俄国高利贷者比比皆是,无怪乎彼得一世就说过,一个俄罗斯人抵得过三个犹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