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灵活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科学素养培养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教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郝家桥学区回民一 小杨超



  一、教学内容

  “物体在水中沉还是浮”属于一节观察、实验课。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并不陌生,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活动的过程中试着用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着科学探究活动,从中也体味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小组间也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
“沉和浮”是学生在生活中亲眼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对于“沉和浮”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但对“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在水中,钢铁会下沉,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呢?”,“潜艇为什么既能潜入水下,又能浮在水面呢?”,“有的塑料片是浮的,有的塑料片却沉在水底……”关于沉和浮的问题,这里主要涉及物体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会试着做出一些解释或推测: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和物体是否空心有关……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适当的调整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通过推测→实验→讨论交流使他们认识到有些推测与实际观察结果是矛盾的,从而弄清物体的沉浮与轻重、大小是否有关系。

  三、教材分析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沉浮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物体沉和浮这种常见现象的开门课。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在观察研究活动中,扭转学生思维中的一种错误的感性认识——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通过实验的事实,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样一个简单的理性认识。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新的问题——物体的沉浮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以此问题为导向,引向本单元的后几节课的学习,引向初中,甚至高中的学习。这一课是保持学生长期探究沉浮现象的基础,也是关键。

  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一开始让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观察活动,引出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在学生讨论确定观察沉浮的方法和标准后,开始第二项活动: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情况。经历推测假想→实验验证,使学生对于“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这样的结论产生怀疑时,于是就有了第三项活动:相同大小与相同重要的两组物体实验、观察、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做的一系列观察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思考讨论,使他们认识到“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最终让学生感知到的是物体的沉浮与轻重、大小是有关系的。但是,经过认真钻研分析后,发现教材在编写上存在一些问题:第二项、第三项活动始终围绕着“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这一问题展开的。通过学生的实验、观察、讨论与交流,最终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的结论。如果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实事求是地去审视这一结论,我们都会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沉浮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液体的密度有关。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我们不要求得出多么准确、科学合理的结论,但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因此,对教材进行了改编。设计了两项活动:第一项活动:观察身边多种物体的沉浮,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并讨论交流“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重点讨论“物体的沉浮是否与轻重、大小有关”,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样一个科学的结论。第二项是拓展活动:改变物体的沉和浮 ,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同时又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能力,用科学方法观察、实验,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沉和浮的现象对学生是熟悉的,但对于影响沉和浮的因素学生是陌生的。在他们的思维意识中,总感觉到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重的沉,轻的浮;大的沉,小的浮……而且这种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印象已经很深了。要想扭转这种认识就有了一定的困难了。因此,使学生的从错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这一重难点的办法就是实验、观察,用事实来推翻学生思维中错误的感性认识,树立正确的理性认识。(比如:大铁钉和大头针,一个大,一个小;一个重,一个轻,但放入水中都是沉的,它们的沉浮和跟它们的轻重、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五、总设计意图

  本节课围绕着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展开教学的。首先教师用玻璃珠子和树叶放入水底发生的现象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接着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环节:呈现问题——提出设想——动手操作——分析讨论——记录结果。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猜想、实验,讨论交流,记录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最后让学生想办法改变所观察物体的沉和浮。使学生在玩中去做,在做中去学,动脑想办法与动手验证结合起来。通过改变物体沉浮这项活动,既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能力,用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同时,又把问题引向课外,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得出这样一个科学结论。
3.进一步实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初步感知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同时又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4.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了解物体的沉浮是否与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

  八、教具准备

  “木筏”、铁钉、大头针、玻璃瓶、潜艇、乒乓球、石块、泡沫塑料、铝块、针管、胡萝卜等。(每组备一份)

  【设计意图:科学课材料准备不充分,学生就无法亲历探究活动,科学课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这是我任科学课后的切身体会。充分的材料准备是上好一节课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师生、小组间合作准备材料,既可以提高师生、小组间的合作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以及搜集资源的能力。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发课程资源。教师在让学生准备材料的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好这些材料的使用效益,这些材料要在学生探究活动发挥最大的效益,使学生在操作材料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体验。比如:铁钉和大头针,它们的大小、轻重不同,但放入水中都是沉的,通过实验的验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没有关系。】

  九、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老师把玻璃珠子和一片叶子放入水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你观察到了什么?(玻璃珠子沉下去了,叶子浮在水面上)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就像玻璃珠子沉在水底,有许多物体就像叶子浮在水面上,你们对这些现象熟悉吗?今天,我们就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设计意图: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引发探究的欲望。在“做中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强调主题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存在于学生生活周围的问题。这样的主题会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大家回忆一下,平时科学课上我们常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观察、实验法)。下面,我们继续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但请同学们注意,在实验时必须把物体放入水底进行观察。(教师可演示一下)

  【设计意图:探究只有在明确方法的前提下,才会更有效。观察、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在这里点明有利于学生顺利展开后续的探究活动,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起导向的作用。】

  (二)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为了更好地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准备了许多材料,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呢?
  1.出示材料,进行推测,并做好记录。
  明确要求: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推测,把物体分成“可能浮的”(放在“浮”字的一边用“↑”记录下来)、“可能沉的”(放在“沉”字的一边,用“↓”记录下来)、“推测结果有争议的”(放在中间,把序号填写在备注里)三堆,并把推测结果记录下来。

  我们小组认为物体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猜想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特点。学生常常用独特到,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结论,因此,通过猜想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分组实验,观察验证

  明确实验的要求:共有五点:①发挥小组长作用,可以按以往小组的分工(记录员、监督员、实验员、调控员),有秩序地实验、观察。②把推测正确的放在一边,把推测错误的放在另一边。③一边实验,一边及时地记录。④不能更改猜错地记录,要有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⑤思考、讨论推测正确失误的原因,想一想物体沉浮和什么有关?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按要求有序地进行实验、观察、思考、讨论。
 
  【设计意图:科学课的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在小组合作验证桌上的物体放入水底,哪些物体是沉的,哪些物体是浮的实验前。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思考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吗?然后明确活动的要求,并让学生重复要求,如果在学生没有说完整的情况下,教师可再一次重复强调,在游戏规则的规范内,学生的活动会更有序、有效。同时,实验记录是学生各自在探究活动中思维过程的印迹。鼓励学生做好真实的记录,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行为习惯。】

  3.汇报交流

  (1)实验结果有没有推测错的?根据推测、实验、讨论,物体的沉浮究竟和什么有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结合实验或生活经验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别人的观点,教师随机指导、点拨。)
  (2)小组汇报,学生各抒己见。(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和空气有关;和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对于表现精彩的同学及时的肯定、鼓励、表扬。)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现象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培养,故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汇报交流这一环节,通过汇报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规范学生的表述,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语言的组织能力上、口头表达上都还处于启蒙、培养阶段,加上年龄小的特点,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倾听同伴的意见,教师就要经常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且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通过认真倾听可以“取人之长”攫取别人发言精华,同时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质颖,逐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使他们逐步想清楚表达的真实想法,同时在不断地激励与提醒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这些都是学习科学课必备的素养。】

  4.问题的提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呢?让我们继续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去感知。

  (三)拓展延伸

  怎样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使浮起来的物体沉下去呢?
  1.教师演示,让沉在水底的塑料片浮起来。
  2.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认真思考,想办法,再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适当地指导点拨。
  你们小组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
  3.集体交流:你们组用什么方法改变了哪些物体的沉浮?(对表现优秀的同学或小组给予肯定的评价)

  【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把科学教学与“玩”结合起来,让他们在乐此及彼地“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玩出明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在这项活动中,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巧,想的办法妙,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浮起来的物体沉下去,动起手来认真地去想,尽情地去玩。给足时间,学生玩的尽兴,玩的高兴,玩时动脑,可能会玩出精彩多样、令人难以预料方法。(比如:把橡皮泥裹在乒乓球上,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把铁钉插在胡萝卜上,使浮在水面的胡萝卜沉下去;往乒乓球里注水,使浮在水面的乒乓球沉下去;把石块绑在泡沫塑料上,使沉在水底的石块浮起来……)。“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知识是“玩”的产物,是思索、观察、操作、分析的产物,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年龄特征,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生的“玩”中,既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

  (四)教师小结,把问题引向课外。

  物体的沉浮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这个问题我们到了初中就会弄明白。如果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下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给学生留下“悬念”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

  教学反思:

  1.精心地进行“前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教育思想作指导,系统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形成的教学设想。我备这节课的过程中,重点在把握本班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然后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收集、处理、加工获取的信息资料,运用系统方法,分析问题,确定教学“三维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评价其结果的过程。呈现如下:

  (1)丰富教师知识地储备量

  本人一贯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承担了语文兼带科学地任务,对于语文教学一向得心应手的我,对于科学科的教学就有点招架不住了,尤其是在科学知识储备上的缺乏,对于课堂中学生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候是束手无策,使自己处于一种难堪的境界,这使得我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句话的重要性。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前翻阅相关的杂志、报刊、初中的科学课本等,还上网查询阅读浏览相关文章,这是我每次上课前必做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并虚心请教相对应的专业教师,使自己把握每节课出现的相关知识点,为上好每节课打下基础。同样这节课也不例外,要让学生既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又要学到科学知识,这就对教师自身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挑战,我真切感受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流水。

  (2)筛选不同用途的材料

  对于材料的准备,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尽量挑选那些学生熟悉的,比较感兴趣,觉得好记的,但还要充分估计好这些材料的使用效益,真正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体验。比如:“乒乓球、玻璃瓶、潜艇”这一类材料既是学生熟悉、感兴趣,又考虑到这些材料使用的效益,在第一项活动中,使学生自主感知到物体沉浮与空心的有关,在拓展延伸的活动中,使学生往这些材料中注水,改变了它们的重量,使它们下沉,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导向——通过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在材料的准备上,环节的设计上都花了一定的时间,在细节上进行了反复推敲。对这节课设计的实验活动,课前自己先进行实验,对如何使实验成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有了具体活动安排。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2.大胆、灵活地使用教材

  发现教材在编写上存在一些问题:第二项、第三项活动始终围绕着“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这一问题展开的。通过学生的实验、观察、讨论与交流,最终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的结论。如果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实事求是地去审视这一结论,我们都会肯定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沉浮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液体的密度有关。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我们虽不要求得出多么准确、科学合理的结论,但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因此,对教材进行了改编。设计了三项活动:第一项活动→观察身边多种物体的沉浮,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第二项活动→讨论交流: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重点讨论是否与轻重、大小有关系,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样一个科学的结论。第三项→拓展活动:改变物体的沉和浮,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同时又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动手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意识,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大胆地结合学生和当地的实际,灵活地取舍教材内容,最终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

  3.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1)用科学的方法去学科学、做科学。

  这节课科学方法始终贯穿于课堂。在刚开始创设情境的环节中,首先让学生明确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紧接着在观察实验中观察多种物体在水中的是沉还是浮的活动。实验首先强调、示范把物体逐一放在水底再进行观察,并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提醒指导,让学生在正确地方法指导下亲历活动,最后在拓展活动中,教师先演示通过加盐改变塑料片沉浮,以此方法为导向,让学生动手、动脑,想出更多的办法,改变其他物体的沉浮。学生肯定提出的方法很多,有些会让人出乎意料,比如:可能有把橡皮泥裹在乒乓球上,使沉着的橡皮泥浮起来,把铁钉插在胡萝卜上,使胡萝卜沉下去……落实了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动手、善于动脑的能力,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清活动要求,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之前,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活动要求,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去做,在这节课中就重视了这一点。比如在小组合作验证桌上的物体放入水底,哪些物体是沉的,哪些物体是浮的,实验前,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思考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吗?并让学生重复要求,在学生没有说完整的情况下,教师又一次重复强调,在要求的规范下使学生的活动有序、有效。

  (3)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课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和目标,让学生经历了“推测——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第一个环节中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活动,先让学生对桌上的材料进行大胆的猜测,把你认为浮的物体放在“浮”字的一边,你认为沉的放在“沉”字的一边,有争议的放在中间。然后,再亲历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猜测的结果,并讨论交流“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样一个科学准确的结论。

  (4)设计了记录表,让学生一边实验观察,一边记录,避免有价值的科学信息丢失,为学生交流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又养成了学生记录的良好习惯。

  4.激励性评价的使用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口头评价,而这种评价的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情真意切的、充满着激励的,它才能像催化剂一样,催学生奋进。在这节课中就注重适时地运用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们探究兴趣。比如:在进行推测活动时激励学生比一比,哪个小组推测的速度快,摆放的速度快,在这种的鼓励下,小组活动又快又好,还有在想办法改变物体的沉浮的活动前的一段激励性的语言:“下面咱们还是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想的办法巧,想的办法妙,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各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大胆地去想象、实验,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
教学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教学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实,为此,我会孜孜不倦的不断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深入的理解,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恰当的方法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的教学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科中心 刘柱石

  一、对教材的认识及基本教学思路

  1.教学的定位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是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二部分: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从内容上来看,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水》单元后,又研究了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后对水的继续研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有的前概念是:盐在水里能够溶解,但对一定容量的水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却是他们所没思考过的问题。这一课正是建立在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和怎样加快溶解这两课的基础上,是对前两课的延续和深化。从方法上来看,《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意在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讨论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通过对“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问题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感知和经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

  据以上思考,我对本课教学的定位是:本课的课题虽然是“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但它只是教学的载体,本课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实验这一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周密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并不在于得出食盐的溶解度的问题,而更在乎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达成。由此,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思考、讨论“探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活动上。在此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活动过程。

  2.教学思路

  问题的提出孩子们在前几课已经观察了食盐在水中溶解的现象,探究过食盐在水中怎样溶解得快等问题,因此,让学生提出“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问题并不难,而且很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若要回答“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别说小学生,就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是难题。因为这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好研究的问题!怎样把它转化为可以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呢?这正是本堂课所隐含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一个能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而这又是孩子们比较欠缺的。为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提出这一问题的情境:把一小勺盐倒入水中,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勺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不断加盐,“食盐在水里能无限地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制定计划提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制定出一个可以操作的研究计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一课的研究计划,相对于前一课的“怎样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计划,要求向前推进了,计划过程相对独立,思考层面也比较多。如,一杯水是多少?多少食盐用什么表达?怎么加盐?怎样表示食盐不能再溶解了?等等,这些细节问题都要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考虑到。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并没有打算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安排一个探究活动:探究各组桌上的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每个组实验用的杯子有大有小,水也有多有少,取盐的工具也不一样,有的是勺子,有的是瓶盖,且勺子或瓶盖大小不一。探究结束后让学生对各组不同结果分析原因,结果他们发现每组食盐溶解的数量都不一样,这就产生了要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首先就要确定一杯水是多少,即“水量”。这也就把前面所说的不能回答的问题变成了可以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了。并且
学生有了这次初步的探究,在讨论实验方案中,思路才会越来越清晰,考虑实验因素也会越来越全面、细致。

  实验探究有了周密可行的实验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动手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已不难。最后每组的实验结果肯定不完全相同,如何让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数据中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设想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组的实验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大多数组的数据是多少,各组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多少,它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归纳、概括出更贴近事实的科学结论。与此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发生在教学中的几件事

  1.关于“猜测”的教学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猜测是不是乱猜、瞎猜呢?肯定不是。能不能用说教的方式来达到呢?恐怕也不行,这样学生会不理解,看来只能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在本节课中我是这样实施的:学生提出“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后,我让学生猜测“你们组的这杯水里能溶解几勺或几瓶盖食盐?”,学生有的观察这杯水的多少、有的沉思,有的相互议论,有的很快就确定了数量。实验完了后,再让他们观察各组的数据,说说哪些组猜得准,并说出“猜得准的理由”。猜准的学生说:“我们是根据自己杯中的水量和勺子的大小来猜测的”还有的说:“我以前做过糖溶解的实验,是根据糖水实验的经验来猜测的”这时教师适时总结:像他们这样的猜测就属于科学的猜测,猜测是根据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科学判断。

  2.关于“平勺”问题的引出

  在科学课上,我们总是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要有“结构的材料”,什么是有结构的材料呢?我认为就是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矛盾的材料,还要起教师无言指导的作用。在这一节课上,我为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里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有什么作用呢?本节课既不要量长度也不用画图,看似是多余的。学生第一次实验时,很多组不知尺子有什么作用,将其放置一旁,其中有个组用来把勺子上的盐刮平。看到这种情况,我故意让他们展示汇报怎么加盐的,并要求说出这样做的理由。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其他学生恍然大悟,一下就明白这是为了让每勺盐的量保持一致,使实验更准确的道理。这正是我期望的,由此就很巧妙、很自然地引出了“平勺”的问题,免除了教师的说教,增加了学生探究的思维容量。

  3.讨论中产生的火花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使用工具的技能有限,在实验技能方面,主要是以定性实验为主。本课研究的问题看似是定量实验,但我们设想仍把它模糊处理,用“勺”为计量单位,这样既保留了定量实验的含义,又降低学生操作的难度。可学生在讨论方案时,还是想到了更准确的方法:用“克”计量,方法是用秤称、用天平称,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还想到了简单、科学的方法,即先用秤称出每勺盐的重量,再把每勺的重量相加就是溶解的食盐量;先称出1勺盐的重量,再看溶解了几勺,最后把1勺盐的重量乘以勺数就是溶解的食盐量;先称出1包盐的重量,等溶解完后再称剩下的盐量,把二者相减就是溶解的食盐重量;等等,无一不显露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浅到精确的科学思维认识过程。

  4.评价中完善实验方案

  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思维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方法,在过程中领悟和体验,在学法中提高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情,巧妙地运用评价。在本节课中,我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活动与评价结合起来,采取“取法于众,集思广益,逐步完善”的策略,把评价贯穿于讨论交流的全过程。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计划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向全班展示和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你们认为这组的研究方案怎样?”“你还有什么好的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上来。对于好的方面,教师、学生能及时给予肯定;对于考虑还不周到的地方,学生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并引发出学生一连串的思考,使问题不断得以解决。老师适时的肯定和鼓励,更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和研究兴趣。在此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实验方案不断完善。

  5.由“水量”引出的思想教育内容

  通过对本组桌上这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探究后,学生发现要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就一定要确定“水量”。确定多少水量呢?有的组想用一杯200 ml的水来研究,有的组想用150 ml,有的打算用100 ml……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讨论时,第6小组的学生说:“用50 ml的水节约些,并且还能节约盐,节约时间,我们国家水资源不好,我们觉得用50 ml的水节约些”。我真的被学生感动了,他们能从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角度思考水量的问题真不容易,平时我们总是说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不正是好内容、好时机吗?于是,我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并总结:“是的,水少、盐少、用的时间也少,并且用50 ml的水来研究效果也比较明显。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我们就从节约出发用50 ml的水来研究。”

  三、教学反思

  1.教学细节的考虑

  “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我们教学中也很适应。一堂课是由很多细小环节构成的,每一环节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如果教师考虑不周就有可能导致教学的失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意教学细节的处理,如,帮助学生制定一个严密的研究计划、教学材料的准备,实验数据的统计、误差的处理等等。

  科学探究课中计划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有了严密的计划才能依计行事,运行自如,如果计划不周详,对于在实验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够,而学生还缺乏实验的经验,结果会导致实验混乱,出现的误差大,实验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等后果。因此,在本课中我非常注重教学的细节。对于一杯水的量的确定,我采取用大小不同、水深浅不一的杯子给学生作前期比较性实验,通过对各组实验数据的分析,最后确定一个统一的数据50毫升。这样既便于对全班的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又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定目标;对于食盐的计量单位,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因素,用克作单位虽然精确,但学生使用天平很困难,也不是低中年级学生所要求掌握的,所以改用“勺”(教师事先通过多次试验、比较,选用每勺大约0.9克的小勺子,这样实验时间不会很长,现象也比较明显,数据也基本能反映事实)。这样要研究的问题也更加明确:一杯5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几勺食盐。材料方面由关于讨论一勺盐可能会多一点或少一点的问题引出尺子,用尺子去弄一“平勺”盐,更体现了的实验的科学性;而针对本节课最可能出的问题:如何放盐及下一勺盐如何放,更是学生制定计划的重点,强调指出必须等上一次放的盐完全溶解后才放下一次的盐;对最后一勺盐溶解的量的计算更是引入目测、估算等方法,而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在实验器材准备上我也尽量做到细致,意想通过细节引起学生注意、挑起矛盾,达到指导学生的目的。

  在细节处理方面一点遗憾的是,我在巡视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时,发现有组学生提出第一次放5勺的盐的方法,我没有采纳。我过于强调学生必须按一次放一勺盐的方法,过多的考虑到教学顺利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没有个性化“选择”的“自由”,完全按照我预先设计好的任务和方案。实际上,这小组的方法是相当科学高效的,能大大地节约实验时间,并且他们估算第一次放5勺盐能溶解也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前面的实验中溶解的食盐量远远大于5勺,而我担心其他小组的同学会第一次放5勺,下一次也会放5勺,所以,我就没有采纳他们小组的方法。其实,我完全可以沿着这种方法顺藤摸瓜,问学生:你们是根据什么而确定第一次就放5勺;再问:如果第一次5勺完全溶解了,第二次你也再放5勺吗?那万一溶解不了怎么计算呢(或者谨慎地一勺勺地放、或者目测后进行适当地减量)?这样,既能照顾到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能适应普遍的要求。

  2.误差的处理

  关于观察数据的整理和结论的得出要讲究科学,一次性的研究结论也许是个偶然。我们的实验结论要经得起反复验证的,哪怕是另外一组人按你的方法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这就是科学的结论。在课堂上,一组一个结果,九组有九个结果。从分析九个结果来看,结论会更趋于科学。对于根据全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的统计得出正确溶解勺数,我肯定了其中一个学生提出的全班“相同数最多的数是一杯水溶解的量”的说法,更肯定了一个学生提出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以此告诉学生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求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扩学生的思路。

  在这堂课中,面对学生的数据,其实有几组的误差也是比较大的,比如有一个小组在实验中桌子上有一些水迹,他们组只溶解了16勺,有个组加盐时手颤动,抖落了些盐,结果他们组溶解了23勺,可见其结果存在偏差,应特别注意误差大的小组,分析他们的数据,并应让他们说说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在过程中寻找原因,而我却忽视了这点,尽管分析全班的实验数据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但对于某个小组来说,他们没有得到纠正的机会。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各组的研究结果讨论的时间太少,分析不到位,不能让学生自己充分找出实验成功或者是失败的原因。

  学以致用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探究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应用,而不重在掌握知识的数量。能研究出一杯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盐,同样运用一定的算法就能得出100、2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盐。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推算未知的领域更是科学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深入的理解,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恰当的方法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的教学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科中心 刘柱石

  一、对教材的认识及基本教学思路

  1.教学的定位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是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二部分: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从内容上来看,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水》单元后,又研究了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后对水的继续研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有的前概念是:盐在水里能够溶解,但对一定容量的水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却是他们所没思考过的问题。这一课正是建立在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和怎样加快溶解这两课的基础上,是对前两课的延续和深化。从方法上来看,《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意在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讨论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通过对“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问题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感知和经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

  据以上思考,我对本课教学的定位是:本课的课题虽然是“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但它只是教学的载体,本课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实验这一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周密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并不在于得出食盐的溶解度的问题,而更在乎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达成。由此,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思考、讨论“探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活动上。在此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活动过程。

  2.教学思路

  问题的提出孩子们在前几课已经观察了食盐在水中溶解的现象,探究过食盐在水中怎样溶解得快等问题,因此,让学生提出“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问题并不难,而且很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若要回答“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别说小学生,就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是难题。因为这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好研究的问题!怎样把它转化为可以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呢?这正是本堂课所隐含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一个能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而这又是孩子们比较欠缺的。为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提出这一问题的情境:把一小勺盐倒入水中,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勺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不断加盐,“食盐在水里能无限地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制定计划提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制定出一个可以操作的研究计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一课的研究计划,相对于前一课的“怎样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计划,要求向前推进了,计划过程相对独立,思考层面也比较多。如,一杯水是多少?多少食盐用什么表达?怎么加盐?怎样表示食盐不能再溶解了?等等,这些细节问题都要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考虑到。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并没有打算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安排一个探究活动:探究各组桌上的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每个组实验用的杯子有大有小,水也有多有少,取盐的工具也不一样,有的是勺子,有的是瓶盖,且勺子或瓶盖大小不一。探究结束后让学生对各组不同结果分析原因,结果他们发现每组食盐溶解的数量都不一样,这就产生了要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首先就要确定一杯水是多少,即“水量”。这也就把前面所说的不能回答的问题变成了可以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了。并且
学生有了这次初步的探究,在讨论实验方案中,思路才会越来越清晰,考虑实验因素也会越来越全面、细致。

  实验探究有了周密可行的实验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动手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已不难。最后每组的实验结果肯定不完全相同,如何让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数据中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设想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组的实验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大多数组的数据是多少,各组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多少,它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归纳、概括出更贴近事实的科学结论。与此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发生在教学中的几件事

  1.关于“猜测”的教学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猜测是不是乱猜、瞎猜呢?肯定不是。能不能用说教的方式来达到呢?恐怕也不行,这样学生会不理解,看来只能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在本节课中我是这样实施的:学生提出“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后,我让学生猜测“你们组的这杯水里能溶解几勺或几瓶盖食盐?”,学生有的观察这杯水的多少、有的沉思,有的相互议论,有的很快就确定了数量。实验完了后,再让他们观察各组的数据,说说哪些组猜得准,并说出“猜得准的理由”。猜准的学生说:“我们是根据自己杯中的水量和勺子的大小来猜测的”还有的说:“我以前做过糖溶解的实验,是根据糖水实验的经验来猜测的”这时教师适时总结:像他们这样的猜测就属于科学的猜测,猜测是根据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科学判断。

  2.关于“平勺”问题的引出

  在科学课上,我们总是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要有“结构的材料”,什么是有结构的材料呢?我认为就是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矛盾的材料,还要起教师无言指导的作用。在这一节课上,我为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里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有什么作用呢?本节课既不要量长度也不用画图,看似是多余的。学生第一次实验时,很多组不知尺子有什么作用,将其放置一旁,其中有个组用来把勺子上的盐刮平。看到这种情况,我故意让他们展示汇报怎么加盐的,并要求说出这样做的理由。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其他学生恍然大悟,一下就明白这是为了让每勺盐的量保持一致,使实验更准确的道理。这正是我期望的,由此就很巧妙、很自然地引出了“平勺”的问题,免除了教师的说教,增加了学生探究的思维容量。

  3.讨论中产生的火花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使用工具的技能有限,在实验技能方面,主要是以定性实验为主。本课研究的问题看似是定量实验,但我们设想仍把它模糊处理,用“勺”为计量单位,这样既保留了定量实验的含义,又降低学生操作的难度。可学生在讨论方案时,还是想到了更准确的方法:用“克”计量,方法是用秤称、用天平称,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还想到了简单、科学的方法,即先用秤称出每勺盐的重量,再把每勺的重量相加就是溶解的食盐量;先称出1勺盐的重量,再看溶解了几勺,最后把1勺盐的重量乘以勺数就是溶解的食盐量;先称出1包盐的重量,等溶解完后再称剩下的盐量,把二者相减就是溶解的食盐重量;等等,无一不显露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浅到精确的科学思维认识过程。

  4.评价中完善实验方案

  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思维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方法,在过程中领悟和体验,在学法中提高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情,巧妙地运用评价。在本节课中,我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活动与评价结合起来,采取“取法于众,集思广益,逐步完善”的策略,把评价贯穿于讨论交流的全过程。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计划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向全班展示和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你们认为这组的研究方案怎样?”“你还有什么好的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上来。对于好的方面,教师、学生能及时给予肯定;对于考虑还不周到的地方,学生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并引发出学生一连串的思考,使问题不断得以解决。老师适时的肯定和鼓励,更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和研究兴趣。在此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实验方案不断完善。

  5.由“水量”引出的思想教育内容

  通过对本组桌上这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探究后,学生发现要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就一定要确定“水量”。确定多少水量呢?有的组想用一杯200 ml的水来研究,有的组想用150 ml,有的打算用100 ml……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讨论时,第6小组的学生说:“用50 ml的水节约些,并且还能节约盐,节约时间,我们国家水资源不好,我们觉得用50 ml的水节约些”。我真的被学生感动了,他们能从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角度思考水量的问题真不容易,平时我们总是说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不正是好内容、好时机吗?于是,我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并总结:“是的,水少、盐少、用的时间也少,并且用50 ml的水来研究效果也比较明显。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我们就从节约出发用50 ml的水来研究。”

  三、教学反思

  1.教学细节的考虑

  “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我们教学中也很适应。一堂课是由很多细小环节构成的,每一环节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如果教师考虑不周就有可能导致教学的失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意教学细节的处理,如,帮助学生制定一个严密的研究计划、教学材料的准备,实验数据的统计、误差的处理等等。

  科学探究课中计划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有了严密的计划才能依计行事,运行自如,如果计划不周详,对于在实验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够,而学生还缺乏实验的经验,结果会导致实验混乱,出现的误差大,实验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等后果。因此,在本课中我非常注重教学的细节。对于一杯水的量的确定,我采取用大小不同、水深浅不一的杯子给学生作前期比较性实验,通过对各组实验数据的分析,最后确定一个统一的数据50毫升。这样既便于对全班的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又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定目标;对于食盐的计量单位,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因素,用克作单位虽然精确,但学生使用天平很困难,也不是低中年级学生所要求掌握的,所以改用“勺”(教师事先通过多次试验、比较,选用每勺大约0.9克的小勺子,这样实验时间不会很长,现象也比较明显,数据也基本能反映事实)。这样要研究的问题也更加明确:一杯5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几勺食盐。材料方面由关于讨论一勺盐可能会多一点或少一点的问题引出尺子,用尺子去弄一“平勺”盐,更体现了的实验的科学性;而针对本节课最可能出的问题:如何放盐及下一勺盐如何放,更是学生制定计划的重点,强调指出必须等上一次放的盐完全溶解后才放下一次的盐;对最后一勺盐溶解的量的计算更是引入目测、估算等方法,而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在实验器材准备上我也尽量做到细致,意想通过细节引起学生注意、挑起矛盾,达到指导学生的目的。

  在细节处理方面一点遗憾的是,我在巡视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时,发现有组学生提出第一次放5勺的盐的方法,我没有采纳。我过于强调学生必须按一次放一勺盐的方法,过多的考虑到教学顺利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没有个性化“选择”的“自由”,完全按照我预先设计好的任务和方案。实际上,这小组的方法是相当科学高效的,能大大地节约实验时间,并且他们估算第一次放5勺盐能溶解也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前面的实验中溶解的食盐量远远大于5勺,而我担心其他小组的同学会第一次放5勺,下一次也会放5勺,所以,我就没有采纳他们小组的方法。其实,我完全可以沿着这种方法顺藤摸瓜,问学生:你们是根据什么而确定第一次就放5勺;再问:如果第一次5勺完全溶解了,第二次你也再放5勺吗?那万一溶解不了怎么计算呢(或者谨慎地一勺勺地放、或者目测后进行适当地减量)?这样,既能照顾到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能适应普遍的要求。

  2.误差的处理

  关于观察数据的整理和结论的得出要讲究科学,一次性的研究结论也许是个偶然。我们的实验结论要经得起反复验证的,哪怕是另外一组人按你的方法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这就是科学的结论。在课堂上,一组一个结果,九组有九个结果。从分析九个结果来看,结论会更趋于科学。对于根据全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的统计得出正确溶解勺数,我肯定了其中一个学生提出的全班“相同数最多的数是一杯水溶解的量”的说法,更肯定了一个学生提出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以此告诉学生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求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扩学生的思路。

  在这堂课中,面对学生的数据,其实有几组的误差也是比较大的,比如有一个小组在实验中桌子上有一些水迹,他们组只溶解了16勺,有个组加盐时手颤动,抖落了些盐,结果他们组溶解了23勺,可见其结果存在偏差,应特别注意误差大的小组,分析他们的数据,并应让他们说说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在过程中寻找原因,而我却忽视了这点,尽管分析全班的实验数据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但对于某个小组来说,他们没有得到纠正的机会。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各组的研究结果讨论的时间太少,分析不到位,不能让学生自己充分找出实验成功或者是失败的原因。

  学以致用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探究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应用,而不重在掌握知识的数量。能研究出一杯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盐,同样运用一定的算法就能得出100、2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盐。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推算未知的领域更是科学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模拟实验”理解天文知识

──《你怎么知道地球在运动》一课的教学

河南省邓州市西城中心学校 郑云平



  实施前的设想

  有关地球自转的知识,由于信息渠道和来源很广,学生已有相当的知识储备,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自编了这节教材,想从学生已了解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模拟实验来真正理解地球的自转这一天文学知识的入门课。


  实施过程(课堂实录)

师: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
生:地球的半径有六千多千米,体积约有5?1亿立方米。
生:地球不会发光。
生:地球上有海洋,还有高山和平地。
生:地球里面有岩浆。
……
生:地球会转,它转一圈儿就是我们的一天。
生: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师有一个问题,××同学说地球会转,转一圈就是我们的一天,你们知道吗?
生:知道。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地球在转动的呢?
生:书上看的。
生:电视上有节目说的。
师:可我怎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呢?你们现在能感觉到吗?
生:不能。
师:那怎么能说地球在转动呢?
生:科学家说的。
师:那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现象说地球在转动呢?
(生答不出)
师: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现象和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相似?比如说,你坐火车、坐船时有什么现象?
生:知道了!我坐在跑得很快的火车上,觉得自己没动,但看到窗外的东西都在飞快地向后倒。
生:我坐过大轮船。船开的时候很稳当,如果你不看码头上的房子,你就不知道船开了没有。
(师鼓掌,学生也随着鼓掌)
师:××和××同学可真棒,不仅观察的很仔细,而且表达的非常清楚明白。当我们和火车、轮船一起运动时,我们就感觉不到自己在运动,只有看火车、轮船以外的物体才能知道火车、轮船是否在运动。其他同学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坐公共汽车也一样。
生:有。
师:如果你坐在车中,看到车窗外的树木、房屋在飞快地向西运动,那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实际上是车在飞快地向东运动。
师:如果树木、房屋在向北跑呢?
生:说明车在向南跑。
师:很好!那么这种现象和我们理解地球的运动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说我们看地球上的物体能不能判断地球是否在运动?
生:不能。
师:那么地球以外有哪些天体呢?
生:太阳、月亮、星星。
师:非常好!那么,每天太阳、月亮、星星是怎样运动的呢?
生: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生:星星每天晚上都是从东向西跑的。
生:不对,北极星是不会动的,要不然它就不能在夜间指方向了。
生:月亮会变,有时圆、有时弯,而且它升起的地方不一样。
师:不管月亮在什么位置出现,它升起后是怎样运动的?想一想,农历十五的月亮在东方升起后,是向什么方向运动?
生:向西运动。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细心,发现的有趣现象也很多。北极星为什么总在同一个位置不动呢?我们一会儿再讨论这个问题。月亮为什么会有时圆有时缺,而且每天出现的时间、位置不一样呢?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的课中要专门研究。现在请同学们接着思考刚才的问题:每天太阳、星星(除了北极星),月亮(不管它在什么地方出现后)总是自东向西运动,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生:它们在绕着地球转。
生:不对,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生:错了,月亮在绕着地球转。
师:想一想,我们坐火车、轮船的体验,还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我知道了,是地球在自己转。
师:也就是说,我们每天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可能是三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太阳、月亮、星星每天绕地球自东向西转一周,二是地球每天自西向东绕太阳、月亮、星星转一周,三是地球自己绕着自己自西向东转一周。那我们分小组讨论,哪一种可能性大?
(生分组讨论)
生:第一种肯定不对,第二种也不对,因为地球绕太阳转一周要一年,而且地球它不绕月亮转,因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绕着地球转才对。那只有第三种才可能是对的。
师:你们认为呢?
生:(齐答)第三种对。
师:明明看起来是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为什么却说是地球在运动呢?
(生没人回答)
师:那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同桌两个人,一个当“太阳”,一个人当“地球”,“太阳”不动,“地球”自西向东,注意:自西向东应该怎样转?
生:倒着转。
师:是沿逆时针方向转,右手是西方,左手是东方。现在,“地球”从你的左手方向看到了“太阳”,这就是太阳从东方升起了。继续转,看到什么现象?
生:“太阳”在自东向西运动。
师:非常好!现在,从右手方向看不到太阳了,这说明太阳从西边落下了。再转一周,看是不是这样。
(生一边转,一边说,两生相互交换位置转,非常兴奋)
师:“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了吗?
生:“看”到了。
师:那太阳的东升西落是怎么形成的?
生:是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师:确实,地球就像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以每秒约400多米的速度载着我们在宇宙中航行。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很多科学奥秘。现在,老师想问一下: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生:一天。
生:24小时。
生:23小时56分。
师: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
生:根据两次看到太阳升起时相隔的时间就知道了。
师:很好!但实际上科学家是根据太阳两次经过空中最高点即正午时相隔的时间差确定的,地球自转一周是大约24小时。现在,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从地球上看来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都在自东向西转动,但为什么北极星却总是在同一个位置不动呢?
(生思考,但没人回答。)
师:现在,看老师这儿,假如我就是地球,你们就是宇宙中的日月星辰,我看到你们都在自东向西绕我转动,那么,哪个位置在我看来是不动的?
生:(抢着答)头顶和脚下。
师:是的!现在你们明白北极星在哪个位置了吗?
生:北极星就在你头顶上。
(生大笑)
师:对,应该是这样。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北极星并不在我们的正头顶方向,这说明地球是竖直着转动的吗?
生:不是。
师:对。(出示地球仪),地球总是侧着身子转动的,我们就假想穿过地球的南北极有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叫地轴。地球就是这样斜着身子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着,而北极星就在地轴北极的正上方,所以从地球上看来,北极星总在同一个位置不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同学们接着思考一下: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生:那是因为太阳照的缘故。被太阳照着的一面是白天,照不着的一面就是黑夜。
师:那同一个地方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呢?
生:因为地球在自转!
师:是这样吗?下面请同学们用准备的手电筒光当做“太阳光”,小地球仪当做“地球”,“地球”上贴一个小纸人,模拟一下看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生分组实验)
师:看到昼夜不停地交替出现了吗?
生:看到了。
师:谁来说一说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生: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了。
师:非常好!现在你们知道地球确实在不停地自转了吗?
生:(齐答)知道了。
师:而且,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给我们带来了昼夜交替变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生:我知道了地球自转一周是大约24小时。
生:我知道了北极星为什么总是在同一个地方不动。
生:我知道了看到现象了,要想一想才能知道是为什么?
师:你的意思是……?
生:就是说看起来是太阳东升西落,实际上是地球在自转。
师:非常好!确实,有时眼见并不一定为实,可能另有原因。所以我们必须反复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实验,才能发现它背后藏着的秘密。在今后的天文学知识单元的学习中,你们会体验的更深刻。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这也是我们自然科学课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天的课后作业是:把你知道的有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知识和想了解的问题整理一下,下节课我们接着来研究,好吗?
生:好。
师:下课。

  教学反思:

  有关天文学知识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非常地感兴趣,但问题也非常多而杂乱,而且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小学生却很难真正弄清楚。地球的自转知识又是学生认识其他天文现象的基础,所以,让学生主动探究弄明白地球在自转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通过这节课,我试图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有时候并不是眼见为实,有些现象后面另有真正的原因。这节课,通过在三个班的试教,我体会最深刻的有以下三点:

  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的问题不可以太大太笼统,如上一课我提的问题是:“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结果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答什么的都有,造成引导到中心研究的问题“地球的自转”非常困难。幸亏有个同学说到这个,要不然就尽在这儿浪费时间了。这就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提问题尽可能紧扣主要研究问题发散,不然太发散反而效果很差。这个地方应直接问:“你知道地球会运动吗”然后相机引入“你怎么知道地球在运动”这一中心问题会更好。
  
  2.学生对相对运动的问题理解起来有困难。在一个班试教时,为了让学生弄明白人坐在车、船上时是和车、船同时在运动,具有和车、船相同的速度,我举了好多例子,但大部分学生仍固执地认为:“是车、船在动,人没动。”我只好说:“如果你认为车在动,你没动,那你在原地跳一下,能不能落在原地?”结果又是大部分学生居然认为落不到原地,一定落在后面的位置。这样问又牵扯到了惯性的问题,所以是越讨论越糊涂。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有意识地避开讨论“人和车、船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这个小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只是重点强调人在车、船上坐着,感觉不到车、船的运动,必须看车、船以外的物体才能判断出车船是否在运动,从而引入对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心问题的讨论,效果较好。

  3.模拟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天文知识的好方法。尤其在本课中,通过让学生模拟地球自西向东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老师模拟地球自转让学生明白北极星为什么总是在同一位置,学生用电筒,小地球仪模拟昼夜成因,既生动又直观,学生非常感兴趣又易于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10-22 15:05:10 | 只看该作者
下载试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10-22 15:07:26 | 只看该作者
网站工作室 发表于 2010-10-14 08:42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的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19: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