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老师学习笔记 不要轻易做评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09:0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会批改作文吗?你会批改学生的造句吗?这两个问题抛给语文学科的老师,让他们回答,老师的回答肯定是“会”。我也不否认,但是读了《问道彳亍,如是我教》这本书,我反思自己以前的语文教学、作文批改,我开始犹豫了。
这本书中罗列了许许多多课堂教学中的典型例子,诸如“被笑话的到底应该是谁?”深刻地剖析了小学生造句引出的话题:小学生用“难过”一词造出了“我家门前有条水沟很难过”,老师进行了评判,评判学生造句错误,评判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看了“被笑话的应该是‘教师教的糊涂’”;“被笑话的应该是‘教师判的愚蠢’”;“被笑话的还应该是‘看客看得无聊’”,这种剖析让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批改学生的作文,有时会出现一些表达有问题的句子、段落,如果我们仅仅简简单单地进行否定,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说似乎做到了老师应尽的职责,——批了,指出了错误,剩下的问题就是让学生纠正。但是现在仔细想来,学生为什么那么写呢?难道没有原因吗?这恐怕才是老师在批阅、评价学生作文时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也许我们引导学生纠正的就不仅仅是这一处语病了,而是学生思维意识的纠错,学生思想上的一种端正。要做到这一点,老师的思维应该有深度,其实也更考察老师的语文素养。看起来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能够理性分析所谓的错误。
    《问道彳亍  如是我教——一个语文教师的行动研究》的内容是浅显的,但是对于一位语文教师的帮助却是许许多多的,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转变;对语文课堂教学认识的转变;对学生认识的转变。教师不应固步自封,我们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这也正是实施道德课堂教学的前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4 11: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