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反思
教学效率是新课堂教学的生命,探究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更注重的是关注是教师是否能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出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绝某大夫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成功之处:
本课通过课堂实践验证,总结以下成功之处:
一、自主学习,感知剧本特点。
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十分陌生。因此我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在上课时,让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交流,汇报剧本这一文体与以往我们所学的课文之间的差异,以扫清阅读障碍,为后面的阅读、排演剧本做好铺垫。
二、读演结合,感悟人物形象。
在教学时,我充分考虑剧本的特点,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让学生演,让学生在读与演中感受剧本的魅力,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教学“(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这一片段时,我不仅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主人公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而且引导学生注意小括号中的舞台说明“回味似的”。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此时公仪休在回味什么?他会如何回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也仿佛与公仪休一同津津有味地品鱼、回味鱼的鲜美,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公仪休“回味”时的动作、表情、神态,让学生真切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剧本的魅力。
三、抓住关联词语来感悟公仪休的清正廉洁
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学生读出,我出示这段话,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中检查预习阶段所用时间较多,影响了后边的时间分配,导致两课时完成教学内容稍显紧张。
2.在评价方面,语言不够丰富,对于学生分角色表演,没有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建议:
1.我认为教学中应以情感为线索,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展开平等的对话,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到公仪休的清正廉洁。
2.充分发挥剧本的例子作用,学习如何采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在叙事的过程中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让人物栩栩如生,亲切感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