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讲《燕子专列》,思路还算清晰,我没有拿教参,完全摆脱了教参,我甚至还会和学生一起时不时地融入到课堂、融入到文本里,那种感觉真好。
有两点我觉得做的比较好: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如让学生划出瑞士人们的做法,并抓住“纷纷、冒着、踏着、顶着、四处”等词语体会人们不顾严寒、不辞辛苦救护燕子的博大爱心。
还有评价语也比较得体比较有引导性,如让学生划出燕子面临险境的句子,谈感受,并让学生读出那天寒地冻的感觉,让学生读时,刚开始读得很平淡,我说:“这只是飘了一点儿小雪花,谁能读的冷一些?”朗读水平较好的张琪萱举起了手,她读的好多了,但还可以再好一些:“有点冷了,谁能读得再冷一些?”这次有好几个同学都举起了手,其中还有张琪萱,我又点了她,说:“我们看看张琪萱这次能不能超越自己”,她又读了一遍,果然好多了,我提议给她掌声,我说张琪萱这次为什么能读得更好了?同学们说是因为有些词语她重读 了,嗯,对了,让我们一起像张琪萱一样读出燕子面临的险境,同学们的齐读读得好极了,只不过在读到最后的时候,听到有个拖音的,这个时候,其实我可以再进一步的要求,再齐读一遍,效果一定会更好。
一些情景的设置也比较好,在聊完人们的做法后,我用极具感染力的声音说:“在千千万万救护燕子的人们中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教贝蒂的小姑娘身上”,这个小姑娘又做了什么呢?我让女生齐读描写小姑娘的句子,其中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儿也不在乎”,我动情地设疑说:“这个小姑娘不在乎的是什么,在乎的又是什么?”这次,举起了很多热情的小手,我点了两个基础不太好的孩子,回答得都是那么动情,朱慧娟眼圈有点泛红地说:“她不在乎的是自己的寒冷和饥饿,在乎的是小燕子的温暖”郭核新,一个原本很顽劣的孩子,此刻却站得笔直笔直的认真地说:“她不在乎的是自己的辛苦和劳累,在乎的是燕子的健康和温暖”,第一次,我发现原来郭核新也可以把话说得这么流畅。其实,这个时候,我可以让孩子带着这份感动再读,谈感受之后,一定要让孩子带着感受再读。另外,还可以让孩子想象一下,贝蒂可能还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再让学生读那句话,说:“原来这短短的文字背后有这么多沉甸甸的东西”.
这节课学生表现得很踊跃,很入境,所以很多时候上课时我们说学生面无表情、目光呆滞,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调动起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
加油,慢慢地去探索、去发现语文教学的实质,这个过程很有趣、很有成就感。 |
|